文/蔣繼儒 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0004
當前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文/蔣繼儒 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0004
隨著國家建筑事業的發展,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受到廣泛重視,然而,當前在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經常出現影響其建設質量的管理問題,無法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效率與質量,難以增強建設效果,這就需要相關建設企業可以根據保障性住房建設問題的分析,并且應用完善的解決措施解決問題,保證可以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質量,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在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健全管理機制,優化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體系,保證可以提高其管理效率,增強保障性住房建設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
當前,在對保障性住房進行建設與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較多不足之處,難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質量與管理效率,具體問題表現為以下幾點:
1.1 缺乏健全的退出機制
在保障性住房進入退出機制的過程中,相關審批部門與管理部門還存在較多工作問題,導致保障性住房的應用效果降低,出現影響社會公平性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政府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初衷。例如:一些被稱作“收入低”的家庭被列入了保障范圍之內,而一些真正貧困家庭的住房卻得不到保證,導致出現影響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效率的現象[1]。
1.2 保障性住房建設過于集中
當前,我國多數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都很集中,雖然可以有效改善一些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效率。主要因為部分政府部門在土地價格與成本控制過程中,不能根據保障性住房建設需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無法合理的對其進行控制,例如:保障性住房建設企業將建設地點選在城市邊緣地區,使得低收入家庭在交通、醫療與子女就學方面存在劣勢,難以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效率與質量,引發各類社會矛盾。
1.3 缺乏健全的建設政策
在當前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期間,政府部門并沒有建設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政策,不能根據保障性住房運營與管理機構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導致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受到阻礙,無法達到良好的建設與管理效果[2]。
1.4 保障性住房物業管理問題
當前,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期間,物業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較多不足之處,無法達到良好的建設效果,主要因為保障性住房與商品房建設在一個小區中,由一個物業公司管理,在收取費用過程中,不能根據低收入住戶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收費標準,導致在物業管理過程中,出現較多影響保障性住房建設問題[3]。
1.5 缺乏專門的管理機構
目前,我國在建設保障性住房的過程中,還沒有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只能依靠縣級房管局對其進行管理,同時,保障性住房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甚至會出現管理人員缺失現象,無法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效率[4]。
在全面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問題之后,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2.1 建設專門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機構
在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建設專門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機構,保證可以更好的對其進行管理。首先,要根據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工作要求建設專業管理機構,以便于對其進行管理。其次,要聘用專業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要求其負責保障性住房申請、受理登記與審核等工作,此時,要注重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素養,避免其因為自身利益做出影響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的問題。最后,要求縣級或是街道住房保障辦公室負責區域內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管理相關工作,保證可以提高保障性住房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5]。
2.2 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
在對保障性住房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政府部門必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保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首先,各個區域的政府部門要對低收入家庭進行考察,全面了解其對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并且制定出合理的建設規劃。其次,要吸引各類房地產開發商的投資,在雙方達成一定協議的基礎上,共同建設保障性住房,無論是成本的投入還是管理工作的完善,都要予以合理的支持。最后,要回購一些在市場經營過程中,運作混亂的保障性住房,保證可以對保障性住房市場進行有效的協調,并且增強政府部門對保障性住房的控制力度。
2.3 制定完善的退出機制
各級政府部門在建設保障性住房的過程中,必須要制定完善的退出機制,保證可以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建設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信息網絡系統,并且將保障性住房的各類信息融入到網絡系統中,例如:保障性住房房源、監督管理制度信息等,并且定期發布新的信息,使得保障性住房需求者可以快速尋找到房源。另一方面,要嚴格懲罰違規人員,避免出現違反保障性住房管理規定的現象。
2.4 重點關注保障性住房質量
在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保障性住房質量控制工作,保證可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質量,避免出現影響低收入家庭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首先,相關管理部門要全過程的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進行監督,保證可以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質量,并且及時發現影響其建設質量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其次,要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設質量管理法律法規,在約束建設企業施工行為的基礎上,為執法人員與管理人員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據,以便于對保障性住房質量進行管理。
在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期間,相關建設部門與管理部門必須要重視相關制度的完善,逐漸創新管理方案,保證可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與管理效率,同時,還要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為其后續發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1]董夏燕.淺析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J].商情,2013(35):222.
[2]李國強.試析當前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筑,2014(8):300-300.
[3]范群.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房地產導刊,2014(22):21-21.
[4]廖禮平.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2016,29(3):103-105.
[5]李龍.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