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國躍 浙江金華恒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金華 321000
市政橋梁下部結構的施工技術探討
文/胡國躍 浙江金華恒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金華 321000
橋梁作為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結構的特殊性,一直都是施工管理的要點。基于橋梁工程所處施工環境的特點,要重點分析下部結構施工要求,總結以往經驗,確定技術要點,提前編制合理性與科學性管理方案,保證每個環節實施的規范性。避免因施工環境的特殊性,而降低施工質量,埋下質量隱患。本文結合市政橋梁下部結構特點,對其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簡要分析。
市政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技術
現在市政橋梁工程數量不斷增多,雖然近年來整體施工水平有所提升,但是面對橋梁下部結構的施工,因為所處環境的特殊性,想要保證施工綜合效果,還需要結合結構特點,提前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確定施工技術要點,遵循專業施工原則和標準,保證每個節點實施的有效性,充分發揮橋梁工程具有的功能性。
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使得交通運輸量也在不斷增加,為滿足實際發展要求,需要建設更多市政橋梁工程,來降低城市交通壓力,豐富城市交通運輸方式。對于市政橋梁工程,下部結構一直都是施工管理要點,其施工質量在根本上決定了整個橋梁工程建設綜合效果,決定了工程穩定性與可靠性。橋梁工程下部結構主要包括橋基、橋墩、橋臺,其中橋基位于最下端位置,承載著整個工程重量,要保證其施工效果可以滿足車輛運輸荷載以及橋梁自身結構荷載要求。橋臺位于橋墩上部,具有承上啟下作用,需要承受大部分橋面的荷載,同時還要具有抵抗自然力侵蝕的能力,對安全性要求十分嚴格。要重視下部結構對整個橋梁工程的影響,在施工階段做好分析管理,降低各項因素的影響,從整體上來提高橋梁施工綜合效果[1]。
2.1 編制施工方案
市政橋梁工程施工受外部因素影響比較大,為保證各環節作業實施的有效性,必須要提前編制好可操作性高的方案,作為整個施工活動開展的依據。應結合工程施工現場特點,對比施工圖紙、設計文件等確定施工技術和措施,保證所選技術具有較高可執行性。同時,編制的施工方案還需要達到專業標準,符合安全生產管理、施工技術規范以及質量檢驗評定等多方面要求。并且,在完成施工方案編制后,還需要組織施工、監理以及管理等各單位人員進行方案會審和學習,對比實際情況對不合理內容進行調整,并確定施工技術要點,掌握工程建設要求與目的。施工方案為工程施工活動順利展開的關鍵性依據,要嚴禁其存在問題,除了要保證施工技術和方式的合理性外,還需要提前編制管理方案,預防各類施工問題的發生,從根本上來保證施工效果,減少質量隱患的存在[2]。
2.2 施工現場布置
市政橋梁工程施工環境具有一定特殊性,各項影響因素相互聯系,施工與管理難度較高。面對施工環境的復雜性,需要提前做好現場布置,消除所存各類影響,為施工活動的有效展開提供保障。市政橋梁下部結構施工現場布置與常規公路橋梁施工現場布置存在一定差異性,需要重點分析已存管線、建筑工程等因素,在保證不會對其他專業項目產生影響的前提下,對現場各元素進行合理規劃,最大程度上消除各類因素的影響。布置現場時包括測量放樣、施工安全防護、施工水電準備等,結合施工方案和設計圖紙來精確控制測量放樣,并要對水準點和中線樁進行多次測量核對,保證其準確性。另外,施工水電方面準備工作,應從周圍電力系統和供水系統有效接出,為滿足市政橋梁下部結構施工要求,還需要配備專業發電機,以及根據實際情況提前設置蓄水池,避免因水電問題而影響施工質量。
3.1 基礎結構施工技術
3.1.1 測量放線
對施工現場進行平整處理后,對橋梁軸線和水基準點進行測量和確定,且在確定后還要進行復核。同時,還應通過十字樁來確定橋墩橫軸與縱軸是否合理,將結果交給專業測繪師和工程師確認簽字后才可進行下一步作業。另外,要保證橋墩縱向線與橋墩切線方向的一致性,橫向線則應位于法線上。一般要將橫向兩個橋墩間距控制在30m以上,縱向兩個橋墩間距要控制在100m以上[3]。并對已經確定位置的橋墩進行涂色標識,作為后期養護檢查的依據。
3.1.2 基坑開挖
應提前結合地質勘察報告確定開挖地點地質狀態,重點分析易滲水、積水特殊地質施工要求,設計有針對性的排水管、集水坑以及排水管網,提高基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要盡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提前結合現場特點擬用機械開挖,并配合人工開挖處理特殊部位,檢查不存在任何問題后進行基礎澆筑。
3.2 鋼筋籠制作安裝
對進場的鋼筋材料進行質量驗收,并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加工綁扎。一般主鋼選擇用雙面焊接方法,焊接長度為鋼筋直徑10倍左右,并對焊接面進行清潔處理。在將樁頭鑿出后,將樁頭鋼筋設計成喇叭狀,并進行綁扎,對墊層進行徹底清掃,彈出控制線。對比施工圖對鋼筋進行標記,按照順序進行作業,且要嚴格檢查鋼筋數量、規格、標高以及保護層等,避免外部因素對施工效果產生影響,造成鋼筋骨架變形。其中,鋼筋保護層可選擇用高強度水泥墊塊,通過鋼絲將其綁扎于鋼筋骨架外側,避免其他因素影響。
3.3 橋臺橋墩混凝土澆筑
橋臺多選擇用鋼模裝模,對于模板處理難度較高的斜面與轉彎部位,則選擇用竹膠板配合裝模方式,因此澆筑時應采取用分層處理方法,每層在30cm以內。澆筑時混凝土送入模后,利用振搗棒將其震動密實,確保不存在蜂窩、麻面等情況。另外,在對橋墩進行澆筑時,需要提前將基礎與墩柱結構鑿毛,且有效連接基礎預留出的連接鋼筋與墩柱鋼筋籠,同樣按照分層模式處理,且每層在30cm以內,入模后用振搗棒震動密實。完成澆筑后還要對結構表面進行養護,待強度達到0.2MPa~0.5MPa后,脫側模并利用塑料薄膜保水養護。
市政橋梁工程下部結構施工技術的管理,對提高工程整體建設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基于實際情況提前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遵循專業原則,保證每個環節作業實施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從根本上來消除存在的質量隱患,達到實際運行要求。
[1]孫秀蘭.市政橋梁工程下部結構施工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16,04:183+186.
[2]常洪光.市政橋梁下部結構的施工質量與控制措施[J].科技展望,2015,01:16.
[3]豆永慶.市政橋梁下部結構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科技展望,2015,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