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普怡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4000
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分析
文/普怡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4000
在橋梁與公路間的過渡段上常常會出現沉降段,即使在過渡段橋臺以及公路堤出現的差異沉降非常小,但是也極易會造成橋頭發生跳車的現象。這種情況不但會影響到行車的安全,同時還要會嚴重影響到公路的運輸效益以及使用性能,而且還會影響到車輛的使用壽命,情況嚴重者還可能會誘發交通事故。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公路橋梁沉降路基段沉降原理,探討了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
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量大幅度提高,對道路橋梁的荷載壓力不斷增加,因此,一定程度上對道路橋梁的承載能力提出了挑戰。我國目前道路橋梁施工中存在地基沉降以及路面不平等問題,為交通運輸的舒適度以及通行安全情況帶來影響。為此,提高道路橋梁施工中關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將會大幅度提高道路橋梁的承載能力以及運輸質量,促進交通行業的發展,為我國建筑工程優化結構設計提出有利支持。
1.1 臺背地基出現形變的基本機理
溝壑地段通常為橋涵結構的地基發生變形的多發區域,溝壑地段的地基土壤孔隙比相對較大,含水量較高、壓縮性較大。地基強度相對也比較低,因而路基在填筑完成后極其容易出現較大程度的變形。與普通路段相比,橋頭段路堤的填筑高度一般都會比其高出大約5-10cm,高出的部分往往會對基地產生一定值的附加應力,從而導致地基沉降的出現。若填土容重未有差異,那么隨著填土高度的不斷增加,地基變形沉降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1.2 路堤出現變形的基本機理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條件與現場地形的差異,臺背土方壓實難度相當大,含水量也難以保持在最佳狀態,因而埋下了沉降變形的隱患。在工程完工投人使用后,路基密實性會因路堤自重和車輛垂直荷載因素逐漸提升,此時土體的彈塑性與混凝土結構的橋臺相比,具有較大的剛性差異,在外力重壓下,不同塑性累積變形就會在不同材質的橋臺間分別出現。
1.3 橋頭搭板設置導致的沉降
路基上的橋頭搭板通常會有彈性支撐,牛腿位置為其支撐點,而路基部分靠近橋臺處的土體則會承受較小的應力,進而出現受力不均勻現象。此時由子不斷運動的汽車荷載,兩個路基應力的不同峰值隨之出現,分別處于搭板支撐的路基段和汽車荷載作用位置。當汽車行至搭板末端時,搭板末端路基則會承受最大的縱向應力,塑性形變程度相應也最大,因而在搭板末端會出現沉降過量現象。
公路橋梁一般由路面、路堤以及路基三部分組成,而橋梁過渡段路面出現的沉降問題便是經常會遇到的橋梁病害問題之一,不僅會影響到橋梁的質量,縮短其使用期限,還會給整個交通安全帶來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施工技術進行施工。
2.1 臺后填筑施工
在公路橋梁使用過程中,路堤沉降問題主要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橋梁地基發生沉降,一種是道路路基和路面發生變形,其中后一種路面變形對道公路橋梁路堤發生沉降的影響較小,因而一般來說路堤沉降形式多是地基沉降,并且可分為固結沉降、瞬時沉降和次同結沉降,其中瞬時沉降的發生概率較小,因而路堤沉降多表現為其他兩種,而其他兩種沉降發生的原因多是橋臺填筑材料出現問題。因而在對沉降段進行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太厚填筑施工的重視,對填筑材料性質和質量進行嚴格把握。
2.2 地基處理
在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技術施工中還應注意處理地基技術。處理好地基問題可以有效避免橋頭跳車現象的發生。首先對于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有換土、排水固結或者是降低應力等方法。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軟土地基處理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地基承載力、改善軟土地基性能還可以有效降低沉降,減少沉降變形幅度。一般在厚度比較大的軟土地基層上修筑公路,會發生非正常位移現象;因此對此類地基進行填充材料時,應該注意回填材料的填充量以及結合地基強度來填充適量材料。在溝壑路段,由于其土壤孔隙比較大、含水量大等,這樣可以采用換圖方式來處理地基,可以和具有粘性土層換土;換土厚度應該根據軟土層厚度來定。
2.3 搭板設置
2.3.1 設置搭板的辦法
1)路基表面的形態往往會受車輛負載的影響,比如厚度、剛度、平整度等都會受到影響,從而使得施工的難度增強,但是我們放置搭板的目的是讓它與路基面頂面能平衡,因此我們通常會使橋面層底的高度與搭板頂面高相同。
2)要想使得搭板的頂面標高與橋面面層的底標高一致,我們可以讓搭板和面層的頂面處于平衡狀態,從而使得路基與橋梁之間的問題能夠很好的解決。通常我們讓搭板跟橋臺連接位置的標高一樣,但是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為了有預留反向坡,往往會設置的標高比原來的高點。但是坡度的大小我們嚴格按照公路橋梁沉降差來判定,同時要保證路線的垂直斷面要平順,這樣才能在一定的路基沉降差下預留出反向坡度。
2.3.2 連接橋臺和搭板
1)錨栓。搭板的近臺端應該設置在橋臺上面,另外還需采用水平拉桿及豎直錨栓布設在搭板及臺背之間,以免搭板沿著縱向滑移,進而促使橋頭產生凹陷。施工人員常會采用材質為22號的鋼筋來施工,每根鋼筋之間的距離需要控制在75~80cm。通常錨栓在豎直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給搭板或墩柱造成破壞,施工人員倘若能使得限制位移跟水平拉桿在方向上保持一致性,便可以取得極佳的施工效果。
2)支座。施工人員要采用厚度為1~2cm的油氈墊層鋪設在搭板近臺端的下面;而支座需要選用板式橡膠進行施工,其間距需要保持在80cm左右,一般板式橡膠規格應該為150mm×150mm×(21~38)mm。
3)倒角。為了避免搭板轉動給公路橋梁造成損傷并影響到路面結構,施工人員可以把牛腿的上邊緣與近臺端的上邊緣制成倒角形式。
道路橋梁建設是一項關系到國家發展大計以及國計民生的大事,加強道路橋梁施工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道橋施工質量,保證通行質量,降低路基沉降幅度,提高行車舒適度以及安全度,為我國交通運輸提供平穩的運輸條件以及安全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此,相關技術人員應在不斷的科學研究中推進對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研究,以更好的保障施工質量。
[1]畢文芬.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淺談[J].建材與裝飾,2013(8):297~298.
[2]栗月琴.淺談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14(11):29.
[3]趙興華.試論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中國科技博覽,2015(2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