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珩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瑞光小學)
試談對小學生美術創新意識的培養
◆竇 珩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瑞光小學)
美術教學可以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審美感,能夠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的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作為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地研究和探討美術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在教學中發展他們的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的發展。
小學美術 創新意識 方法
美術學科是一門具有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通過美術教學,可以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審美感,從中能夠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的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我們作為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地研究和探討美術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在教學中發展他們的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的發展。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作為小學的美術教學,應該把創新教育和提高學生素質納入到首要位置。從小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才能打好學生的創新基礎。小學生具有思想天真無邪,在他們的空白紙上能夠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而初中生和高中生,乃至大學生,他們的思想已經走向成熟化、定勢化,想扭轉他們固有的思維是很難的,也就是創新培養最理想的人生階段是小學生。因此,我們要把握好小學這個思維靈性和流暢的重要時期,能夠使他們在最大的潛能下發揮出最佳的創新培養效果。使他們的想象能力和聯想能力得到充分地展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研究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通過創新能力轉化成成果。我們如何能夠使學生達到創新的效果,就要靠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使他們能夠有創新的意識。首先就是要營造一種創新的教學情境,使他們在情境中迸發出創新的情趣。教師就是要完成這一過程是引導者重任,使他們能夠走向創新的道路,找到的門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比如,我在執教《撕紙添畫》一課的教學時候,我就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我把一張提前撕好的圖形紙作為引導學生的想象力教具,以此來過渡到讓學生們自己去動手來模仿進行。我讓他們從各個方位角度來看看撕下的紙片具有什么形狀特征,根據這個特點來進行合理地添畫。這樣學生就積極主動地去思考,進而去發現一些問題,最后到達了創新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手腦結合,非常符合小學生們的思維特征,極大地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藝術來源于生活”,任何的美都來源于生活,只有生活才能體現出美。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美,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學生們在生活中能夠使美更加的完美,更能充分體現著美的內涵。藝術的美不單單是指課堂教學中的內容,而是體現在更加廣闊的生活之中,我們要引領學生邁進社會生活中去,離開書本的束縛,去享受更加高層的美。因此,我們作為美術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走進生活進行學習體驗和感悟,從而激起創新的欲望。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生活去仔細觀察和思考,能夠在生活現實中得到創新的刺激,就會增加想象能力,把來源于生活而有高于生活的創造展現出來。比如,在執教《小動物蓋房子》一課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去體驗生活,將所觀察到的和思想情感以及創新融為一體,采用故事的引導形式和一定的懸念手法去讓孩子們動手解疑。這樣就把生活中的最能常見的一些,譬如正小房子、各種各樣的水果、各種蔬菜等等遷移到美術之中,形成作品,由此就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更能陶冶學生的審美觀點。我們作為美術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生活的觀察指導,讓他們能夠到處發現美的存在,我們要極其巧妙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愉悅的學習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探索精神的培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創新能力水平的提高。一旦學生能夠具有探索精神,他們就會步入了創新之路了。我感覺,作為小學美術教學要不能受課堂教學模式的約束,要讓學生放開手腳勇于探究,大膽地想象,極力限制那些唯一的標準答案,提倡發散思維的培養,使學生的思維活起來。也就是讓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調動和刺激,使他們的潛意識得到激發。我,使潛意識能產生出來一種探索欲望,他們會渴望繼續用自己的思維去探索這塊與眾不同的領域。在更新的制高點上去開拓視野,獨立思考。比如,我執教《畫夜景》時,我用那美麗的夜晚美色導引課題,然后讓孩子們去觀察現實,回憶那些美好的景色,找出那些特征,由此,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和造型表現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最后讓學生用簡單的圖形和深淺對比的色塊效果來表現夜色,并通過觀看有關錄像或圖片引起他們美好的回憶,激發起學生對夜色的喜愛之情。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
總之,我們正處在國家騰飛發展的時期,我們在這個民族振興,實現中國夢的打好形勢下,要勇于激越,積極步入教育改革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倡導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搜集和處理信息,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取新知識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