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流沙
風雨同行
——普洱市總工會職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紀實
文 流沙
普洱市總工會在為職工群眾服務的過程中,以職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為基礎,按照“應援盡援”的目標,逐步向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社區(qū)延伸,為多名農(nóng)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
普洱市總工會的法律援助工作由工會單一模式逐步向社會化、職業(yè)化領域邁進,有效地拓寬了工會維權工作平臺,在職工面臨困難時能真正做到為職工“遮風擋雨”。

“感謝普洱市總工會的幫助,為我討回了公道。”普洱市職工服務中心的門剛打開,張燦就帶著一面錦旗跨了進來,由于不清楚具體職工服務中心的上班時間,張燦還提前來了半個小時。
是什么原因讓張燦如此激動呢?事情還得從去年說起。
去年11月,張燦下班回家,正好一個親戚要買車,于是找到張燦,邀約張燦一起去看車型。
張燦陪伴親戚到何某經(jīng)營的航宇汽車城時,剛到店面附近就被何某飼養(yǎng)的狗咬傷,張燦立即到思茅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治療,由于狂犬疫苗是分期注射,何某僅于當天支付了第一針狂犬疫苗接種費,以后幾次注射何某都沒到場。
張燦獨自到醫(yī)院注射剩余狂犬病疫苗,在疫苗費、交通費、伙食費上張燦共花費3300元。
原本這是一筆不算高的費用,但張燦的情況比較特殊,張燦是一名白血病患者,需定期化療維持生命,家境比較貧寒,因此,這樣的一筆費用對張燦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注射完疫苗之后,張燦要求何某對其治療、交通、伙食補助費等損失進行賠償。
剛開始,何某采取各種借口推脫,到后來何某干脆對張燦的要求不予理會,在經(jīng)歷了2個月的折騰后,張燦來到了普洱市總工會申請法律援助。
實際上,張燦之所以在遇到困難時能到工會尋求幫助,這一切都得益于普洱市總工會的職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工傷、欠薪等勞資糾紛也不斷增多。
而且,工會面臨的事務也不斷增加,如果僅僅靠工會的力量,很難對職工面臨的法律問題提供專業(yè)有效的服務,為了方便職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普洱市總工會與云南勇律律師事務所共同設立了云南省貧困職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普洱工作站,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為貧困農(nóng)民工維權。
普洱市總工會律師事務所攜手,共同成立的云南省貧困職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普洱工作站,為廣大職工維權開啟了方便之門。
“職工有困難,找工會”。在普洱市總工會,這句承諾正在不斷兌現(xiàn)。
接到張燦的法律援助請求后,普洱市總工會立即把案情轉到貧困農(nóng)民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
云南勇律律師事務所指派郭后雨律師作為本案的代理人,郭后雨聽取了張燦的陳述后,經(jīng)過多次分析、研究,進一步確定了維權的代理思路,他認為如果能夠通過協(xié)調(diào)解決此案,這是最快捷的方法。
因此,郭后雨多次同何某協(xié)商賠償事宜,同時也積極為張燦準備啟動訴訟程序的相關材料。
在郭后雨的協(xié)調(diào)過程中,何某對他養(yǎng)的狗咬傷張燦的事實予以承認,但在賠償數(shù)額上雙方分歧較大。
何某與張燦始終未達成賠償意見,今年1月,郭后雨向思茅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于材料準備充分,思茅區(qū)人民法院于當日受理本案。
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郭后雨積極與承辦法官溝通交流,由于本案所有的證據(jù)當事雙方都無異議,何某也具備充分的賠償能力,也表示愿意賠償,只不過雙方在數(shù)額上未能達成一致,為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淼拿袷掳讣笥晟暾埛ㄔ鹤鳛橹虚g人,協(xié)助調(diào)解。
郭后雨同時將受害人張燦實際情況如實向承辦法官反映,在承辦法官的主持下,張燦與何某達成和解協(xié)議,何某愿意一次性賠償張某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剩余狂犬病疫苗費用及交通費、伙食補助費等3300元整,張某收到賠償款項后向思茅區(qū)人民法院提出撤訴申請。
案件得到順利解決,郭后雨又向法院申請免去張燦500元的訴訟費,經(jīng)法院審查后,認為張燦家庭貧困,批準免去張燦500元的訴訟費用。
案件結束后,于是出現(xiàn)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郭后雨說,在他接手的援助案子中,很多農(nóng)民工遇到此類問題,不知道用法律手段維權,實際上,只要是普洱市總工會推薦過來的職工,職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都會提供法律援助。”
今年62歲的老李,去年隨兒子進城,在小區(qū)附近一家超市找了一份值夜班的保安工作。工資不高,每月只有800元,可就這800元工資,一直拖著沒發(fā)。
老李看到附近有一家食品廠也在招保安,工資比現(xiàn)在崗位上的高,并且每個月月底支付,他決定辭去超市的工作,到食品廠去上班。
辭去工作后,他就去新崗位上班了,過了一段時間后,他去討要超市拖欠的工資,超市認為他違約了,不但不發(fā)給他工資,還要讓老李繳納“違約金”。
理論無果,老李只好找到市總工會。市總工會同樣把案子轉給職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
代理律師接手老李的案件后,立即找到超市進行溝通,超市還想以“違約”的說辭進行辯解。
代理律師立即指出了超市的錯誤,律師認為,超市拖著職工的工資不發(fā),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
面對代理律師的專業(yè)水平,超市方知道糊弄是行不通了,因此,超市收回了“違約金”一說,一次付清了拖欠的老李的工資。
勞動關系日趨契約化、合同化、多元化,使職工維護自身權益意識得到加強,但許多職工、特別是低收入職工,因受制于文化、收入等因素,難以用法律方式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郭后雨認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勞動關系、勞動合同、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jīng)濟補償?shù)葼幾h時,當事人可以向所在單位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組織或本單位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工會、街道工會等調(diào)解組織申請調(diào)解。也可在當事人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nèi)向當?shù)貏趧訝幾h仲裁委申請仲裁。
普洱市總工會在為職工群眾服務的過程中,以職工公益法律服務中心為基礎,按照“應援盡援”的目標,逐步向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社區(qū)延伸,為多名農(nóng)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
普洱市總工會的法律援助工作由工會單一模式逐步向社會化、職業(yè)化領域邁進,有效地拓寬了工會維權工作平臺,在職工面臨困難時能真正做到為職工“遮風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