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浩安 武昌理工學院 湖北武漢 430223
?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探討
文/潘浩安 武昌理工學院 湖北武漢 430223
【摘要】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態環境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影響,致使人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完善建筑的消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假日購物廣場建筑設計為例,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必要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綠色建筑;環保節能;設計理念
(一)綠色建筑設計中的節能設計要點
當前建筑事業快速發展,節能建筑的喜愛程度更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使得建筑商重新考慮綠色建筑消費設計,在節能建筑標準下,對綠色建筑采取節能措施進行建筑設計。
(二)綠色建筑設計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要點
在綠色建筑標準設計下,綠色建筑就是要對開發有一個合理的控制,在選擇場地上,要減少場地周圍環境的影響,對場地進行合理的控制,對場地交通進行合理的組織,對于場地的出入口要設置在離公交站五百米以內的地方,對地下的空間合理規劃。
(三)綠色建筑設計節材材料的使用要點
建筑施工就是在建筑設計下來建設的,因此這就要求建筑在設計階段,需要對建筑材料的可回收和重復利用以及是否再生等問題進行考慮,比如就是對廢棄物的合理使用,是否可以再利用,是否能夠加固道路墊層和加固基地等。
本方案是一座中型商場的建筑設計,在設計中將“自然融入都市,讓藝術感動生活,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作為設計的主題,體現了“以人為本、和諧共處”的設計觀念。主要以造型、色彩、材質等等幾個方面為設計原理,設計了一座中型商場。其營業規模為三層,占地面積14800m2,建筑面積1500m2,交通便利,地勢開闊。設計過程中力求使建筑的美觀與適用完美相結合,充分展現現代建筑的品質。
(一)建筑造型
本方案鳥瞰圖中,商場是由正圓形,正方形和不同長寬比例的長方形組合而成,給人以整體感和韻律感。商場的廣場基本形狀是橢圓形,位于環形道路的中心,由道路圍合形成開敞的空間,使商場看起來像矗立于浩瀚海面上的神話城堡,把視覺焦點都收攏在了商場之中。而用大自然的樹枝形狀抽象出的造型來設計的商場建筑外觀。突出大自然給人的愉快心情,給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帶來一絲新意,讓消費者們感受到眼前一亮的心理。從而可以達到商場與消費者們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環。
(二)門窗設計
本設計作為商場建筑,要能夠充分利用好坐南朝北的方向,這樣在冬天開啟時候就不會再有冷氣進入了,減少室內的熱量損失。門窗不同的朝向面積也是不同的,朝南開窗是更有利于冬季陽光照射的,朝北開窗是更有利于采光,如果東西開窗就是不利于遮住陽光了,在采光中,高窗的設計是能夠使室內的光線更加分布均勻,再加上頂棚淺色的強光反射,就會減弱眩光。
(三)材質
1.玻璃
隨著現代玻璃生產制造技術的發展,玻璃的功能不僅僅滿足采光要求,更具有調節光線,保溫隔熱,安全(防彈、防盜、防輻射、防電磁波干擾等等),藝術裝飾等特性。玻璃幾乎已經成為繼水泥和鋼材之后的第三大建筑材料。從空間設計上,它隔斷人們的交通流線,卻無阻人的視線,不會破壞整體的空間。玻璃作為建筑外墻,不必進入室內,在室外就可以看清楚室內的情形。同時,能將四周建筑物及景物影像在色彩玻璃墻上,使建筑體現光和影的藝術魅力。
2.鋁合板
本方案中,建筑立面墻上的4m以上的樹枝造型就是用鋁合板切割形成的,這種材質光澤優美又不易被灰塵污跡,還給人較大的視覺沖擊。所采用的重復的形態出現,形式統一,能強調突出主題,能給人們留下印象深刻,形象的表達了設計理念。在屋頂上邊還加以紅顏色屋檐作為點綴,起到相互襯托的作用。
(四)屋頂設計
屋頂是冬天熱量流失最多而夏天熱量吸收最多的地方。本設計中采用的是屋頂綠化,對于屋頂綠化設計是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了,它作為一種不占地的綠化形式,屋頂綠化不但是能夠為城市增添綠色的功能,還可以降低建筑材料的屋頂輻射,只要可以對屋頂綠化設計多加利用,就可以實現城市綠化,是有很重要作用的。
(五)裝飾設計
在對建筑設計方面就是要做到實用功能和造型相結合,并實現一定的美觀作用,還有商場的櫥窗以及外墻的裝飾都很閃亮,讓人感受到眼前一亮,并且建筑中選取的白色涂料粉刷外墻,建筑物在受到陽光直射時,還可以反射出很多的太陽輻射,降低能耗。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我國已經得到了發展,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不斷的完善設計環節。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是一種必然趨勢,因此,我們要不斷完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不斷的學習和更新,更好地適應綠色建筑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嬙.綠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學專業知識體系框架整合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4.
[2]高巍.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北方高校學生公寓設計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3.
[3]劉年臣.淺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與應用[J].江西建材,2015,16:7+6.
[4]趙錦.綠色建筑工程技術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