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文

我已經有三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我決定回去,大年二十六,我發短信給家里說了要回去過年。
想想畢業這幾年,我孤身一人,漂泊異鄉,當過保安,做過泥瓦匠,賣過保險,做過推銷員……當初發誓不混出個人樣決不回家,而今轉眼三年過去,除了買了兩部手機,一部給父親,一部自己用,以方便和家里聯系,我幾乎一無所有。而那部手機在我手里也沒有完全發揮作用,除了發發短信,我很少給家里打電話,原因很簡單,一個長途電話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奢侈的消費。我不得不為自己的無能愧疚萬分。看看身邊的同學有的當了老板,有的嫁入豪門,人家父母春風滿面,而我的父母卻是日漸佝僂的身軀和斑白的頭發。
早上起床,我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和老板告了假,拖著拉桿箱朝車站走去。
北方的冬天干冷干冷的,大多數商鋪還沒有開門。飯店門前擺著整齊的垃圾箱,垃圾箱下面結了厚厚的冰,讓我想起小時候在村邊可以溜冰的水塘。幾只早起覓食的流浪狗在垃圾箱旁邊游蕩著,不時因為發現一塊骨頭或者什么別的食物相互撕咬一陣……
長途客車終于來了,我跺了跺凍僵的腳,上了車。車里很溫暖,反復播放著陳紅的那首《常回家看看》,讓我感覺到這次回家還是值得的,盡管我依舊一無所有,盡管我還是孤身一人。
長途客車很快出了城,眼前變得開闊起來。幾天前的一場大雪給廣袤的田野披上了白紗,一望無垠。
幾個小時后,正當我昏昏欲睡時,乘務員喊:“小榆樹車站到了。”我忙提了行李下車,父母早已等在馬路邊。他們看到我,趕緊迎過來接我手里的東西,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農村的所謂車站,不過是在路邊釘個木牌,寫上站名而已,光禿禿的沒個避風的地方。我問母親冷不冷,她興奮地搖頭:“你回來了就不冷了!”
一家三口沿著鄉間小路往家走,不時有老鄉跟父母打招呼:“兒子回來了,高興了吧?”母親不住地應著:“高興,高興!”
到家后,父母便忙著生火做飯,母親忙活鍋上,父親燒火。偶爾有秸稈的煙冒出來,母親便不住地咳嗽。
我閑著沒事,翻看父親的手機,奇怪的是我發現我昨晚上發的信息居然顯示未讀。我忙問父親這是怎么回事?
“他根本不會用!”母親搶著說。
“那往年呢?”我焦急地問。
“還不都一樣。”母親嘮叨著。
我的淚水流了下來……
(發稿編輯/蘇 朝 ?插圖/盧仲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