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們熟知的葉甫納有很多代號,也有很多令人眼前不止一亮的作品。鬼馬也冷靜,混搭也精致,未來對于葉甫納來講,介于矛盾的是與非之間,是現實的另一種反響。人常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幸運的是,她在這次展覽中找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巴掌。
葉甫納,
影像作品《一間有想法的房間》:在工作室中拍攝,各路好友友情出演,隱私的暴露欲和窺看欲在這里釋放,強大的后期制作讓她的工作室變成了又如潘多拉的盒子一般奇妙多彩。
指甲計劃:由藝術家在2014年9月份發起,發動并倡導人們在指甲的空間上提出展覽方案,迄今為止已有115人參與。在這里,展覽和作品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有攜帶者傳播到任何人可以到達的地方,以及任何可能看到的人群。而藝術家本身不對“方案”進行任何判斷,并對方案提出幫助、實施和推廣展示。
我理解的未來,其實就是還沒發生,就是我們不能確定,但可以幻想的真空階段,比如我們對蘋果產品的猜測,大家都在猜下一代IPONE長個什么樣,可誰也說不準。這種有據可循卻模糊不清的狀態其實很好玩,令人惴惴不安又興奮不已—惴惴不安因為擔心未來比你想象中脫軌得離譜,興奮不已因為渴望未來迸發出新的驚喜。
大家都說期待未來,但我更傾向于實在的,踏實的朝著自己心中的方向去做,就像這次的未來館。我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虛擬空間的概念是幾年前,直到高鵬找到我,我才發現,這個和我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我一直在做“指甲藝術計劃”,指甲是具象事物中很小的體量了,所以我那時就覺得作為盛放藝術的空間,理應不受局限,無限小下去,無限大起來。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這么想,后來發現了有一群人這么想,匯聚起來就像另一個巴掌。
未來館與傳統美術館相比,有人說是2.0升級版,但我覺得這完全不是一個比較的事件,而是一個合二為一的體系,一次對實體物質功能性的反思。說到底未來館是一個要邁出步子的概念,而概念的玄機在于給你種種若隱若現的暗示與方向,放縱你沿著各自主觀方向,虛構另一維度的真實。未來真的是一種趨勢,這種堅信也反映在我的作品上—我的概念是未來的美術館可以實現在指甲上,這是一種自由的想法,很適合用增強現實來表達。用手機自拍的方式,將作品放在指甲上,乍看像一個指甲版美圖秀秀。對于我的作品來說,虛擬現實的部分才是我最感興趣的,特意為了虛擬展示定做的實體展品,實體部分最后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而且我與團隊的改進一直維持到展覽結束,但這種展覽后的改進,溝通與延伸,反而讓我覺得未來館更近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