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志強 山東兗州建設總公司 山東濟寧 272000
信繪繪 山東寧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寧 272000
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要點
文/孫志強 山東兗州建設總公司 山東濟寧 272000
信繪繪 山東寧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寧 272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發展,城市用地極為緊張,正是高層建筑的出現很好的緩解了城市用地緊張問題,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推動了現代建筑行業的城市化建設進程。在高層建筑轉換層施工中,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只有在科學計算的基礎上,才能為建筑物整體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對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要點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技術要點
近幾年來,我國高層建筑逐漸的發展,對于整個高層建筑結構的主要內容是結構轉換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連接作用,不僅是建筑上部結構的基礎,也是建筑下部結構的頂板。通常在實際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結構轉換層因為跨度非常大,所以承受很大的豎向承重載荷,這就影響了施工的進度。因此,結構轉換層施工一直都是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研究的重點內容。
1.1 概念
結構轉換層實際上就是指不同結構形式的建筑物在關聯處所采用的聯結方法,在施工方面,對于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很高,在整個建筑物的結構當中起到了一種必不可少的紐帶作用,是目前高層建筑中用來實現垂直轉換的最常用的方法。
1.2 結構轉換層的特征
轉換結構的構件跨度一般都是上部樓層結構跨度的數倍。因此轉換結構的構件其撓度,成為了進行控制嚴格的目標;因為進行了轉換層的設置,使得沿著建筑物高度走向的剛度勻稱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要將轉換層的結構設計分析與常規結構區別開來。
1.3 類型
高層建筑上下層的結構轉換類型,大多數出現于剪力墻結構與框架—剪力墻結構。他把上部剪力墻通常轉變為下部的框架,這樣就可以創造出一個非常大的內部自由空間。高層上下層柱網、軸線的改變,對于轉換層不能改變上下層結構形式,僅柱網、軸線有所變化,通常用筒體結構建筑中。同時轉換結構形式及結構軸線布置,形成上下結構不對齊的布置。通常用上下層功能有非常大的變化或較復雜的建筑物。
2.1 模板支撐選擇要點
在施工中,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進行模板支撐的選擇。高層建筑的結構轉換層的結構極為復雜,鋼筋分布密集,自重和施工載荷都較大,因此要想實現結構轉換層的施工就必須要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確定模板支撐系統,以保障支撐系統的承載能力和自身的穩定性能。一般的,需要在實際的施工中根據施工要求合理選擇技術,從而從最大程度上發揮出模板支撐對高層建筑轉換層施工的作用。
2.2 過渡和防震要點
結構轉換層在建筑中起到上下連接的作用,通常情況下結構轉換層的受力是非常復雜因為它承擔著整座樓房的重量,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充足的施工技術水平,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不科學不合理,這樣就會存在安全隱患,抗震能力非常弱。因為結構轉換層的跨度比較大,截面也比較大,如何在這種狀況下實現轉換層的合理過渡和有效利用就成為轉換層施工的技術難點。對于梁式通常應用在非常大的空間的剪力墻結構中,受力明確,但是適用性非常差,對于地震的反應非常的大;對于箱形通常運用在縱橫同時轉換的結構中,體現的優點是上下層樓板和單向或雙向托梁組合,體現的缺點是組合結構有一定的困難;對于板式通常在上下柱網軸線嚴重錯開,不可以直接用梁承重的結構體系中,體現的優點是可以靈活布置上下結構柱網,體現的缺點是耗材非常多,自重比較大。
2.3 結構轉換層鋼筋施工技術要點
通常在結構轉換層的鋼筋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對鋼筋的排列次序實行合理安排。通常鋼筋在梁柱節點部位是非常密集,主筋比較長且含鋼量非常高,使用了有很多的采用了工字鋼或是大直徑鋼筋在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中,所以,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鋼筋次序的合理安排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實行鋼筋翻樣時,應該科學合理制定綁扎的次序、制作尺寸以及安裝次序,對于鋼筋之間的避讓、穿插關系進行全面考慮。當結構轉換梁高度比較大或是轉換板厚度比較大的時候,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穩定鋼筋骨架,以確保結構轉換層鋼筋施工的質量。
2.4 施工結構轉換層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在進行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混凝土施工時,應該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實行混凝土的配置試驗,并且在實際的施工中一定要適當合理的配比調整,應該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當混凝土材料全部投入后,應該對整個攪拌時間進行控制。如果遇到大雨大雪天氣,應該重新的對混凝土含水量實行測定,調整混凝土的配比主要通過加水、加料的方式,使其能夠滿足施工設計的要求。
在對混凝土大面積施工中,應該考慮施工地區的天氣條件,對溫度適當控制,當溫度過高的時候,應該及時采取降溫措施,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在處理大面積混凝土表面的時候,應該針對表面實行找平處理,可以消除水裂縫,在最大程度上來消除混凝土沉落出現的裂縫,加強土體的抗拉強度及粘結力,降低內部裂縫的出現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工作。依據施工現場溫度的應力,對混凝土的養護進行控制時間,通常情況下,養護的時間不少于十五天。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束后,應采用澆水的方式對混凝土結構進行濕潤養護,這種保護方式能夠有效地控制溫差,能夠提高
混凝土的拉伸值,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和強度。
3.1 對于截面尺寸很大的轉換構件應該按照大體積混凝土組織施工。在實行轉換結構截面承載力計算與撓度驗算的時候,還應該考慮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化熱問題及轉換結構混凝土徐變、收縮的影響。
3.2 轉換結構的自重和施工荷載比較大,一定對其模板支撐方案實行設計以確保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與穩定性。搭設支撐的時候,要求上、下層支撐在同一位置,可以確保荷載能夠正確傳遞。
3.3 當轉換結構下層空間有較大高度,當設置腳手架支撐有難度的時候,應該采取下列措施:轉換結構運用內埋型鋼或鋼結構的方式,型鋼或鋼結構能夠來支承澆搗混凝土的時候所需的模板及腳手架,可以保證模板與腳手架不致走動。運用疊合梁原理將轉換梁(板)混凝土進行兩次分別澆筑,可以完善大梁(厚板)的施工荷載的傳遞問題。
3.4 因為轉換結構承托的豎向荷載非常大,預應力鋼筋的用量較多,要采取措施防止張拉階段預拉區開裂或反拱過大,可采取擇期張拉技術或分階段張拉技術。必須加強轉換結構下的支撐采用擇期張拉的預應力技術在張拉之前。
3.5 設置模板和支撐系統后,當轉換結構施工過程的受力狀態與使用過程是有區別的,針對轉換梁及其下部樓層的樓板實行施工過程的承載力進行驗算。工作人員對結構設計時,應該首先考慮轉換結構的施工支模的設計方案,建立科學合理并且符合實際的力學分析的模式,能夠達到設計和施工的統一。
總而言之,現代化進程會推動著高層建筑向更高、更復雜、功能更齊全、結構的方向發展,能夠滿足未來的發展趨勢,就一定要提高結構轉換層的施工技術水平,轉換層的轉換形式非常復雜,多樣的施工技術,對于高層建筑施工的轉換層施工是重點,為了確保高層建筑的建造質量,應該要了解轉換層的施工技術要點,并且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采用施工技術,來提高高層建筑施工的迅速發展。
[1]劉高平.探討高層建筑板式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
[2]湯迅.淺談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要點[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2.
[3]羅國露.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
[4]陳溪文.對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要點的探討[J].門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