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雪羽 成都理工大學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淺析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運用
文/牟雪羽 成都理工大學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 四川成都 610000
隨著計算機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許多傳統行業都開始進行高新技術應用的革新,建筑行業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更需要從工程管理上采用新的方式來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目前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運用還處于積極探索的階段,也出現了一些待解決的問題,文章為了推進信息技術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進程,對新形勢下的市場環境和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為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提供理論基礎。
信息技術;建筑;工程管理
經濟體制的改革在改變我國傳統行業框架的同時,也為行業之間的競爭增加了動力和壓力。計劃體制經濟下的生產資源多是有政府事先計劃再調控,但是其對社會的福利性質會扼殺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改革開放和行業之間的競爭。二十一世紀企業間的競爭關鍵則是技術上的高低,建筑企業中的工程管理是一項很重要的戰略部署,信息化工程管理對于市場競爭和經濟全球化都有積極的作用,對企業資產和實力也具備積極的影響。建筑工程管理不僅僅是一次就能成型的活動,應當和企業的文化共同保存發展,并且成為企業管理體系加以幫持的經驗智囊。
建筑行業的工程管理通常都是一個漫長過程,需要經歷施工前的設計、施工中的監督、施工后的驗收等等,其中涉及的領域和人員也比較多,因此建筑工程管理處理的數據和信息也很繁雜。建筑企業的人員流動性很大,因此每日人事管理上的表格也需要實時打印,對公司資源浪費的同時也不利于管理人員對其具體情況的掌握。建筑工程的管理還需要協調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購置施工作業的材料或者工程部分的監督,但是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往往會讓管理人員分身乏術,影響指令的傳達和項目決策。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有效減少采集部門信息和工作進度的時間,而且電子化表格的利用也能綜合各個人員和部門的資料,避免了打印形成的資源浪費。對于市場部購置材料的型號尺寸等數據也可以直接通過研討得出最佳結論,對會計數據和資本流通的過程都能清晰可辨,有效降低了整個工程綜合信息的繁瑣,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保障了管理決策的準確性。
2.1 管理人員專業性不足
計算機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應用能為企業做出貢獻的前提是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軟件或是系統的使用進行指導。因此讓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起來必然要配備專業的人員來操作,同時要結合計算機技術和建筑管理知識形成雙職能型的人才。但就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員成分來看,具備這樣能力的人還是少數,而且計算機和建筑專業并不相通,雙修兩門學科的人很少,因此企業很少能直接招聘到這樣的人才,就形成了建筑工程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足的情況。具備專業建筑知識的人員在信息化的系統面前也會不知所措,因此企業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導致工程管理上不能進行信息化的原因之一。
2.2 使用過程過于形式化
很多建筑企業為了響應國家使用高新技術的號召或者是地方政府的要求,才在工地上放了一臺計算機,這樣過于形式化的信息化應用方式不僅對工程管理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會對影響國家對于信息化進程推廣的意識誤區。信息化軟件應當是有專業建筑部門研發,并應用于建筑企業管理上的職能系統。單單是計算機的具備只能幫助建筑工程數據進行保存,沒有專業軟件的配合也不能讓各部門的數據信息進行交換,整個企業的資源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循環。因此形式化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是對企業發展的不負責任,也是降低了信息化在全國行業中的發展速度。
3.1 計劃管理上的運用
信息化技術可以使用在建筑工程的計劃管理上,運用計算機建立對應的工程進度網絡,根據每日的計劃完成度的署名來確定工程管理程度。建筑工程計劃的制定是整個施工過程規劃的基礎,只有管理部門將每一個作業步驟和施工風險都列舉出來,才能保障企業的投入資金預算和人員人身安全。通過將企業資源的統一規劃來實現工期內所有環節的部署,包括勘測、設計、采購、施工、驗收等等模塊的總結來實現工程進度模型的構建和管理,在環節結束后與計劃網絡進行對比,根據數據出入反思并反饋,因此信息技術在工程計劃上運用為建筑工程的跟進做出保障。
3.2 質量保障上的運用
建筑工程使用材料和步驟的偷工減料一直是建筑物壽命縮短的原因之一,也是影響建筑企業形象和工程質量的主要問題。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可以對購置的材料和施工質量管理規范做出基本的規劃和限制,根據對應部門的配合構建智能化的資源利用和質量保障系統,再加上實時監控系統對整個材料使用情況和施工過程全程掌控,不在任何一個安全內容上出現漏洞,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上的質量保障。信息技術在工程保障體系中的應用,既為工程質量做出了保障,也幫助建筑企業在銷售后的資金回流貢獻價值。
綜上所述,目前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運用還屬于初級階段,而強化該技術在施工過程和企業管理上的作用已經是新時代下迫在眉睫的社會課題。信息技術對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提升企業形象口碑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應用過程中還是會受到人才稀缺和裝備不足的情況,因此建筑企業應當加到高新技術在該行業的滲透程度,為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而努力,也是為我國的建筑行業的發展以及綜合國力的提升做出貢獻。
[1]余輝平.提高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成效的途徑與措施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10,08:178-180.
[2]齊張華.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31:71-73.
[3]曾慶梅.淺析信息技術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4:196.
牟雪羽,1995年5月20日,籍貫:成都,所在院校:成都理工大學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