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菊菊


摘要:中職汽車專業因為汽車行業迅速發展,人才需求旺盛,成為眾多學生求學的首選,然而因為學生、教學內容、教師、教學設備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問題,使教學難以取得良好效果。針對上述問題,作者認為,在汽車專業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學生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中職;汽車專業;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1-0098-02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汽車行業以及汽車相關行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得到迅速發展,與此相適應,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也開始急劇增加。職業院校的汽車專業成為熱門專業,得到學生和家長的青睞。但通過筆者數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專業理論知識涉及面廣、實踐性強的汽車專業對中職生來說,存在著喜歡汽車專業卻學不好汽車專業課程的現象。這給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帶來了相當大的困惑,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尋找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的解決策略進行思考。
一、中職汽車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學生學不好汽車專業課程的原因不是唯一的,存在于學生、教學內容、教師、教學設備等諸多方面,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表現如下表。
對于上述汽車專業教學中存在的每一個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解決這些教學中的問題需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各方面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解決。
二、中職汽車專業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分析與定位
(一)中職汽車專業學生特點的分析與定位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也是未來工作崗位的勞動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熟知學生的特點以及用人單位、企業的需求才能培養出滿足未來工作崗位需要的人才。
現在相當多的中職學生文化水平程度偏低,未達到義務教育的要求,另外很多中職學生對傳統教學方法存在抵觸情緒,學習興趣不高,再加上在校學習時學校的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不合理,造成很多中職學生畢業時并沒有具備行業需要的職業能力。但學生就業時對企業、薪金、工作環境等方面的要求卻很高,中職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定位存在嚴重偏差。而企業對中職畢業生在技能、職業道德、社會能力、基本素質等方面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就造成學生的期望與企業的期待錯位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需要糾正學生對自身的認知與定位,培養學生對企業需求的了解,有效的途徑是改變傳統的教學培養模式:一是在教學中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同時帶領學生參觀企業工作過程,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比賽,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企業及自身有充分的了解,對于將來就業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高傲自大;二是在教學中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的興趣點和擅長的事出發培養學生,不能只考慮知識本身的“可接受性”和“應接受性”,應考慮學生的“樂于接受”和“能夠接受性”,以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對職業的認知度及職業能力。
(二)中職汽車專業教學內容的分析與定位
中職汽車專業由于學校設備、師資力量、學生人數等原因,在實際教學中會存在很多問題:一是一體化教學因為設備、場地少、學生人數多造成教學流于形式,學生的有效操作時間減少,教學組織比較困難;二是教學目標不明確,在教學中以“拆”為主,學生不清楚拆裝的目的和意義,造成在工作中無法排除汽車故障,甚至因為誤拆零件而造成車輛更大的損傷;三是教學脫離實際,空談理論,缺少實際情景,實際的操作較少,造成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不足。
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內容的確定需要進行多方面考慮:一是考慮學校的設備、場地、師資力量的情況。教學內容的設置應以教師可以勝任教學,場地、設備可以施展教學為前提,同時,教學內容一定要符合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二是教學內容的設置要考慮學生將來要面向的工作崗位以及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細化為技能點、能力點、知識點并轉化為可實施的教學內容,使教學有明確的目標性。(見下圖)
圖中職汽車專業職業能力結構圖
三是教學內容要考慮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目前中職學生中,很多人在學習書面知識、吃苦耐勞、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等關鍵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對學習知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自己的專業學習目標不明確。因此,在教學內容設置方面一定考慮學生的這些不足,將這些職業需要的關鍵能力貫穿在教學過程中,同時教學內容的設置也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適合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努力可以掌握,具有教學的可操縱性。
(三)專業教師的分析與定位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引導者、組織者和知識的傳授者,但大多數從傳統教育模式中直接走向工作崗位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停留在傳統教學中的“好”與“差”的模式,不能充分了解中職學生的特點,從而使教學面臨兩難境地。另外,教師缺少必要的培訓,對職業技能、職業標準了解欠缺,從而造成教學中以書本為主,嚴重脫離實際。為了適應教學的發展,需要教師加強自身的培訓、強化教學反思,了解行業新技術、新知識,了解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職業能力發展趨勢等內容,使自身向“雙師”型教師進行轉變。
(四)教學設備的定位
教學設備的數量、先進程度對于實踐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的汽車專業的教學實施比較重要,否則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以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教與學的質量大打折扣。因此,只有足夠的教學設備、教學場地,才能支撐教學的順利實施。今后教學設備的添置,不能只局限于學校的申購,還要從校企合作、共同研制適應教學的設備等方面考慮。
三、結束語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不匹配的問題確確實實擺在了企業與學校的面前,所以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學改革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摸索、完善。一線教師應多考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更多有用的實踐經驗用于教學改革,結合企業需要將更多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使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具有自己的特點,使中職學生具備應有的職業能力以適應企業、社會的需要,更好地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黃靜.淺談中職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2).
[2]張啟森.中職汽車專業課程教學面臨問題與對策思考[J].當代職業教育,2012(2).
[3]來君.電控發動機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幾個關鍵問題分析[J].輕工科技,2013(6).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