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該知道這些規定
【案 例】 2015年7月1日,李某、劉某等4名大學同學通過貸款、尋求資助等多種途徑,各自籌資25萬元,回鄉開辦了一家公司,并由李某擔任法定代表人,劉某出任業務經理,月工資4 000元。2015年底,劉某以公司沒有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為由,要求公司支付5個月的雙倍工資。李某則代表公司表示:你是公司原始股東和聯合創始人,且持25%的股份,公司根本無須與你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點 評】 李某的觀點是錯誤的。《公司法》第三條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而股東是指通過向公司出資或其他合法途徑獲得公司股權,對公司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也就是說,公司與股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彼此不能替代。與之對應的,一方面,劉某是公司的股東之一,對公司負有權利和義務;另一方面,公司又是劉某的用人單位,也即劉某是公司的職工。正因為劉某是以公司職工的身份出現并領取工資,決定了其與公司存在勞動關系。而《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八十二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
【案 例】 2015年7月10日,郭某等3名同村大學生選擇回鄉創辦公司,招聘了李某等6名員工。雖然合同約定實行計件工資,但因貨物供不應求,公司在大家完成計件任務后,也不時要求延長工作時間。年底,面對李某等索要加班工資,郭某答復說:你們加班屬實,但已領取了更多的計件工資,自然無權再要加班工資。
【點 評】 郭某的觀點是錯誤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的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因為李某等在完成計件任務之后,仍被公司要求延時工作,所以公司應支付加班工資。
【案 例】 2015年12月底,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周某,突然接到已被其解聘的員工李某的起訴狀,說是要求其支付所拖欠的半年工資。“我不是每月5日前都已如數付給你上月工資了嗎?”法庭上,周某滿腹疑問。“你說付了應該靠證據說話,有什么證據?”李某反問。“我都是當面給你的,還需要證據嗎?”周某忍不住提高了聲音。然而,法院最終卻判決支持了李某的訴訟請求。
【點 評】 法院的判決并無不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六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指出:“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2年以上備查。”正因為周某違反工資支付流程,導致負有舉證責任卻不能提供相關證據,也就只能“承擔不利后果”。
顏梅生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 3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