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保國(許昌縣桂村鄉農業服務中心,河南 許昌 61100)
?
夏播花生的播種技術
呂保國
(許昌縣桂村鄉農業服務中心,河南許昌61100)
[摘要]花生作為河南省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對高產、穩產、優質的要求更為迫切。要獲得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的花生,花生的選地、整地、播種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介紹夏播花生的選地、整地、播種技術,以期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夏播花生;種子準備;播種技術
適宜花生栽培種植土壤的土表色澤淺,全土層深厚,耕作層為沙質壤土,心土層壤土或黏壤土的土質和土體。對于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塊,需整修成水平梯田、深耕,加深活土層,耕作深度以25~30 cm為宜,對于土壤瘠薄、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費能力差的地塊,增施有機肥,或使用河泥等。黏土地摻沙。
2.1精細整地
總體要求是土壤疏松、細碎、不板結,含水量適中,排灌方便,使花生的生長發育一直處于適宜的土壤環境中。
2.2使用鈣肥
花生是喜鈣作物,種子萌發時需要鈣素。花生缺鈣時,根系細弱,莖葉發黃,葉片背面產生斑點,種子胚芽變黑,莢果發育減退,空秕果及單仁果增多。
花生生產上施用的鈣肥主要是石膏,可做基肥,50.0~100.0 kg/667 m2;也可做追肥,花生初花期開溝施入結果處,使用量20.0~30.0 kg/667 m2。據各地試驗,使用鈣肥的花生一般增產5%~20%,高者超30%。
2.3種子準備
2.3.1選種。選擇莢果飽滿色澤純正的雙仁果。
2.3.2播前曬果。剝殼前要對留作種用的花生帶殼曬種,可選晴天9:00—15:00,在干燥的地方,把花生平鋪在席子上,厚10 cm左右,每隔1~2 h翻動一次,連曬2~3 d。剝殼時間以播種前10~15 d為好。
2.3.3分級粒選。剝殼過程中,選擇種仁大且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無霉變,無病蟲害,無有機械損傷的大粒果仁做種子,淘汰小粒、秕粒、霉粒、病粒。
2.3.4藥劑拌種或包衣。在花生播種前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0.5%拌種,可有效防止爛根死苗。目前市場上的種衣劑種類很多,科采用21%復方適樂時種衣劑,藥種量為1∶350,使用種衣劑包衣時,最好在播種的前一天包衣,或上午包衣下午播種,以便晾干種子表面。
3.1適時播種
總體要求是:在適宜的播期內,應“趁墑不等時,時到不等墑”。普通畦田麥壟套種花生的適宜播期在麥收前15~20 d,在河南省范圍內一般在5月15—20日播種,墑情好時也可提前5 d播種,夏播花生應在麥收后搶時播種,力爭在6月10日前播種結束,越早越好。
3.2播種密度
根據品種特性,確定播種密度。總原則是大花生宜稀,小花生宜密。遠雜9102等小果型品種的播種密度是1.0萬~1.2萬穴/667 m2,豫花9327、9331、9502等中間型和大果型花生品種的播種密度應掌握在0.8萬~1.0萬穴/667m2,每穴均播2粒花生種。壟作時壟距50 cm,穴距13~17 cm,667 m2可種0.8萬~1.0萬穴;地膜覆蓋畦作的花生田,在一畦兩行,行距40 cm,穴距13~17 cm的情況下,667 m2可種0.8萬~1.0萬穴。
3.3播種深度
一般花生的播種深度為5 cm左右,要掌握“地干不種深,地濕不種淺,適宜播深一寸半”,土質黏的種得淺,沙土或沙性大的種的深得原則。
3.4播后鎮壓
播后鎮壓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墑情較差時,應隨播種、隨覆土、隨鎮壓;土壤含水量較多時,可以上午播種,下午鎮壓,也可以第一天播種,第二天鎮壓;土壤過于黏濕時,播后不能隨即鎮壓,以免土壤板結,影響出苗,可先覆土待表土泛白時,再進行鎮壓。
3.5抗旱播種
3.5.1搶墑播種。在花生播種的適期范圍內,若土壤底墑好、表墑差時,如遇雨,應趁雨后土壤水分較多、空氣潮濕、蒸發量小時,突擊搶墑播種,可以節水保苗。
3.5.2悶墑播種。在沒有水澆條件的地區,在播種前按花生播種要求的行距,開溝灌水,灌水后立即覆土悶墑2~3 d,待播種層墑情適宜時,再按原壟開溝播種。這種方法既節水,又使播種層接近自然墑情,保苗效果好。
為保證全苗,提高單產,當花生出苗后3~4 d,就及時查苗補苗,補種的種子應先浸種催芽,以盡可能趕上早播的大苗生長速度。浸種催芽時應注意,當種子剛浸入溫水內,種子呈皺皮時,不要翻動,以免掉皮,另外催出的幼芽不宜過長,以剛“露白”為宜。
[中圖分類號]S56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16)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