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斌 李希變
(偃師市種子管理站,河南 偃師 471900)
玉米新品種展示試驗
鄧志斌 李希變
(偃師市種子管理站,河南 偃師 471900)
為加快玉米新品推廣步伐,促進河南省偃師市玉米產業發展。2016年偃師市種子管理站承擔起河南省玉米新品種展示試驗,本文詳細介紹各個玉米新品種的展示示范情況。
玉米品種;展示示范;產量;生育期
2016年,河南省偃師市種子管理站承擔起河南省玉米新品種展示試驗,共參加展示品種23個。其中,6個是偃師市當前主導品種,作為對照品種,分別是豫單9932、豫龍1號、登海605、圣瑞999、蠡玉21和浚單20。17個新品種作為展示品種,種子均由河南省種子管理站統一提供,分別是偉科702、橋玉8號、金賽38、橋玉20、豫單606、中禾107、中科玉505、偉玉2號、懷玉23、懷玉5288、懷玉208、懷玉20、利農368、裕農26號、農華816、晉單52和運單168。
2.1 展示田基本情況
展示示范地點設在偃師市首陽山鎮石橋村。示范地塊均為黏質壤土,肥力水平中等偏上,示范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無影響試驗結果客觀性的因素。展示地點制作了標識牌,注明了“2016年河南省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玉米新品種展示”和“新品種名稱”。
2.2 試驗設計
每個展示品種和對照品種安排一個種植小區,每個小區面積157.5m2(45m×3.5m),實行寬窄行栽培,采用單粒播種機播種,深度5~6 cm。做到深淺一致,覆土均勻,密度基本控制在3 500~4 000株。
2.3 田間管理
展示田前茬為小麥,小麥收獲后,于播種時種肥同播667 m2施緩釋45%三元復合肥50 kg,6月10日播種,6月28日進行化學除草和病蟲害防治,7月20日667 m2施尿素30 kg。8月中旬出現干旱較重,及時澆水一次。
2.4 氣象條件
玉米整個生育期間,降雨較為充足,漿期出現較嚴重的干旱現象,由于對展示田采取及時灌溉措施,氣溫平穩,光照充足,特別是玉米授粉期溫度適宜、降水較少,為玉米豐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3.1 產量
參加展示的17個玉米品種,平均667 m2產量在545.3~775.8 kg,品種間產量差異顯著。產量最低的品種是中科玉505,平均667 m2產量545.3 kg;產量最高品種是懷玉5288,平均667 m2產量775.8 kg。平均667 m2產量700 kg以上的品種5個,分別是偉科702、金賽38、懷玉5288、利農368和晉單52。平均667 m2產量600 kg以上、700 kg以下的品種有9個,分別是橋玉8號、橋玉20、豫單606、偉玉2號、懷玉208、懷玉20、裕農26號、農華816和運單168。平均667 m2產量600 kg以下的品種有3個,即中禾107、中科玉505、懷玉23。
6個對照品種,平均667 m2產量576.5 kg,17個新品種平均667 m2產量654.6 kg,差異較為顯著。
3.2 生育期
參加展示的17個玉米新品種生育期在95~102 d。生育期最短的品種是橋玉8號、豫單606,為95 d;生育期最長的品種是金賽38、懷玉20,為102 d;其他品種生育期在96~100 d。
3.3 抗逆性
參加展示的17個玉米新品種,倒伏倒折率最高品種為1.3%,一般為1.0%以下。所有參試品種病蟲害發生程度較輕,抗病蟲特性表現不明顯。
4.1 懷玉5288
平均667 m2產量775.8 kg,居參展17個新品種的第一位,該品種生育期96 d,全株總葉片數19片,株型半緊湊,株高290 cm,穗位高115 cm,果穗圓筒形,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長16.4 cm,穗粗5.1 cm,穗行數平均17行,百粒重31.7 g,出籽率86.5%。該品抗病性強、產量高、抗倒性好,建議在偃師市進一步試驗示范后普及推廣。
4.2 晉單52
平均667 m2產量719.5 kg,居參展17個新品種的第三位,該品種生育期96 d,株高252 cm,穗位高114 cm,果穗筒形,結實性好,穗長17.8 cm左右,穗行平均16行,行粒數35粒,百粒重31.7 g,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出籽率88.2%。該品種抗倒伏性、結實性好,建議作為早熟品種在偃師市引進示范推廣。
4.3 橋玉20
平均667 m2產量643.6 kg,居參展17個新品種的第十位,該品種生育期98 d,全株總葉片數19片,株型半緊湊,株高309 cm,穗位高111 cm,果穗錐形,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穗長20 cm,穗粗5 cm,穗行數16行,百粒重35 g,出籽率87.1%。建議在偃師市示范種植。
其他參展品種不再評述。
S513
B
1674-7909(2016)3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