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泉童仁錕梁 盛張昌茂彭俊贛
(1.泰和縣馬市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江西 泰和 343713;2.泰和縣碧溪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江西 泰和 343709;
3.泰和縣中龍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江西 泰和 343724)
桃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劉開泉1童仁錕1梁 盛1張昌茂2彭俊贛3
(1.泰和縣馬市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江西 泰和 343713;2.泰和縣碧溪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江西 泰和 343709;
3.泰和縣中龍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江西 泰和 343724)
桃的營養成分豐富,是市場上主要的鮮銷果品。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營養、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瞇,這就表明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已經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因此,應科學地防治桃樹病蟲害,在保證桃果質量的同時提高桃樹的產量,提高種植效益。基于此,概述桃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桃樹;病蟲害;防治技術
桃樹病蟲害當中,最常見的有20種左右,害蟲有紅頸天牛、桑白蚧等,病害有桃炭疽病、細菌性根癌病、桃穿孔病、桃流膠病等。
1.1 桃炭疽病
其是桃樹的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桃樹的果實,同時也能侵害葉片和新梢。幼果被害,萎縮硬化,發育停滯,果面呈暗褐色。葉片發病時,病健處有明顯的分界,會產生不規則的淡褐色病斑,之后病斑中部褪至灰白色或灰褐色,其中褪色的部分呈現顆粒狀,呈黑色或桔紅色,病組織逐漸干枯并脫落,最后形成葉片穿孔,嫩葉兩側向中間縱卷成圓筒形。
1.2 桃細菌性穿孔病
初期葉片出多角形或圓形褐色水漬狀病斑,邊緣易產生離層,周圍有淡黃色暈圈,病斑連在一起時形成穿孔,穿孔形狀不規則,導致葉片提前脫落。果實受害后產生褐色油漬狀小點,病斑擴大,逐漸形成凹陷龜裂。
1.3 桑白蚧
又稱桃白介殼蟲或桑盾介殼蟲,是桃樹常見的害蟲。害蟲將口針插入桃樹新皮,吸食樹的汁液,多以群集為害。桑白蚧發生嚴重的桃園,隨處可見植株枝干上成片的發紅的若蟲群落,致使受害樹的枝芽發育不良,甚至導致整株死亡。介殼形成后,枝干上介殼密布重疊,凹凸不平,枝條灰白。
1.4 桃紅頸天牛
俗稱鋸樹郎,對桃樹危害極大。幼蟲蛀食桃樹木質部和枝干皮層,造成樹干中空,皮層脫落,影響養分和水分的輸送,致使產量降低、樹勢衰弱甚至死亡絕產。
2.1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指運用農業技術,抵制病蟲害的發生。比如,適當修剪枝葉,加強綜合管理等。
2.1.1 合理修剪。桃樹的修剪分為夏剪和冬剪。冬剪時建議剪掉樹上殘留的僵果、病果和受危害的枝條等。桃園最常見的病害是桃縮葉病,防治該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集中剪除病枝并燒毀或深埋。同時結合夏季修剪,及時剪掉受病蟲危害的果實和枝條等,并做徹底銷毀,這也是減少菌源和蟲源的有效方法。
2.1.2 刮除翹皮和病組織。因為桃樹枝上的翹皮是大量的菌源和蟲源越冬的地方,所以刮除枝干上的翹皮與粗糙的病害部分,并進行焚毀,可以有效預防病蟲害。
2.1.3 加強桃園的綜合管理。及時除草澆水,合理追肥,多施有機肥,減少病蟲的滋生環境,能夠使樹勢健壯,促進桃樹生長,減少病蟲害的危害。另外,桃樹在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水,因為桃樹是極不耐澇的果樹。
2.2 物理防治
主要是用物理的方法,根據桃樹害蟲的習性進行誘殺防治。
2.2.1 糖醋液誘殺成蟲。因為有許多害蟲的成蟲對糖醋都存在趨性,所以可以將糖醋液裝入器皿中作為誘捕器掛在樹上來誘殺害蟲。糖醋液配方為:水10份,醋1份,紅糖0.5份,另加少量的白酒。
2.2.2 懸掛黃色板。利用梨頸蜂、有翅蚜蟲趨向于黃色的習性,在果園中放置黃色粘板,8~10塊/ 667 m2為宜。
2.3 化學防治
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如殺蚜素、瀏陽霉素滅幼脲、多抗霉素、白僵菌農抗120、抗菌劑402和蘇云金桿菌等都是效果顯著的生物農藥,對褐腐病、桃炭疽病、瘡痂病、害螨、桃蚜、梨小實心蟲和卷葉蟲等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在桃園病蟲害綜合防治中,建議盡量不使用化學藥劑;如果事態所需,必須要用化學藥劑防治時,應選用低毒、低殘留、高效的農藥,并且注意改進施藥方式,可交替用藥,在關鍵時期用藥。
桃樹病蟲害防治應結合當地病蟲害發生規律和氣候特點,堅持“以防為主,補充營養,病蟲兼治,增強抗逆”的植保方針,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S436.621
B
1674-7909(2016)2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