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強 黃臺明 宋淑芳 陳千付 楊謹瑛
(廣西百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廣西 百色 533612)
水浸泡水稻秸基質對番茄育苗效果的影響
蔣 強 黃臺明 宋淑芳 陳千付 楊謹瑛
(廣西百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廣西 百色 533612)
對于番茄育苗來說,草炭本身屬于一種較為優質的作物栽培基質,但由于草炭本身在自然界中存在有限,且過度開采會影響環境,所以尋找一種代替草炭的番茄育苗物栽培基質,向來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重視。基于此,就水浸泡水稻秸基質對番茄育苗效果的影響展開研究,提出一種代替草炭的番茄育苗物栽培基質。
水稻秸基;番茄;育苗;草炭
雖然草炭本身屬于一種較為優質的作物栽培基質,但由于草炭本身的形成需要上千年的時間,這就使得草炭本身具備著較強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世界各國早在20世紀便開展了大量關于代替草炭基質的研究[1-3]。現就水浸泡水稻秸基質對番茄育苗效果的影響展開研究,以期為有機基質的生產和利用提供參考。
1.1 試驗材料
選擇水稻秸基質和珍珠巖、草炭為有機基質,選擇“圣桃6號”作為試驗的番茄品種。
1.2 試驗方法
將水稻秸基質與水以1∶3的比例放置在4個0.4 m3的塑料桶內浸泡,分別浸泡0、10、20、30 d,浸泡完成后對水稻秸基質與水的混合物通過紗網過濾并風干,并將風干的水稻秸基質與珍珠巖按2∶1的比例進行混合,并通過二者的混合物進行番茄育苗。
1.3 試驗結果
在對番茄育苗的取樣中,筆者發現30 d內番茄幼苗在株高上沒有出現顯著差異,但在40 d后,浸泡10、20、30 d的水稻秸基質與珍珠巖混合成的作物栽培基質生長的番茄幼苗株高普遍高于浸泡0 d的水稻秸基質與珍珠巖混合成的作物栽培基質,而浸泡10 d的作物栽培基質的番茄幼苗植株最高。在番茄幼苗莖粗方面,浸泡10、20、30 d的作物栽培基質仍舊存在著較大的領先優勢,而浸泡10 d的作物栽培基質仍舊表現最為出色。在番茄幼苗葉片數的比較中,仍舊是浸泡10 d的作物栽培基質表現最為出色。由此可以斷定,浸泡時間超過10 d后,水稻秸基質與珍珠巖混合成的作物栽培基質的栽培效果會下降,所以浸泡10 d的水稻秸基質能夠較好地促進番茄幼苗的生長。由于浸泡不同時間的水稻秸基質對番茄幼苗地下部分形態指標的影響與地面上的影響相差不大,介于篇幅原因,概文將不對其予以贅述。
為了驗證所提出的浸泡10 d水稻秸基質與珍珠巖混合成的作物栽培基能否實現對草炭的取代,筆者對二者培育的番茄幼苗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浸泡10 d水稻秸基質與珍珠巖混合成的作物栽培基質所培養的番茄幼苗在地上部形態指標、地下部分形態指標方面都具備極大的優勢,這就表明了該文所提出的代替草炭育苗物栽培基質,在番茄幼苗的培育中具備著較大的優勢與可行性。
雖然通過試驗驗證,筆者初步判定了該文提出的浸泡10 d水稻秸基質與珍珠巖混合成的作物栽培基質所具備的實用性,但由于這一浸泡10 d水稻秸基質與珍珠巖混合成的作物栽培基質本身存在著不穩定性,且該研究的研究規模較小。所以,這一作物栽培基質想要真正實現實際應用,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但是,結合研究結果,仍能夠斷定這一經過水浸的水稻秸基質能夠較好地改善育苗效果。
該文就水浸泡水稻秸基質對番茄育苗效果的影響展開研究,結合試驗結果提出了關于育苗的相關建議。但想要真正將上述水浸泡水稻秸基質應用于實際的育苗工作中,我國相關學者還需要基于該研究開展更為深入的研究。
[1]劉超杰,王吉慶,王芳.不同氮源發酵的玉米秸基質對番茄育苗效果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05(S2):162-164.
[2]杜亮.控溫發酵時間對玉米秸基質番茄育苗效果的影響[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12.
[3]杜亮,王吉慶,王海峰.淋洗浸泡次序和肥料添加量對玉米秸稈發酵基質番茄育苗的影響[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1):45-48.
S641.2
B
1674-7909(2016)26-70-1
百色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農業良種繁育研究與示范,百科計140801-2)。
蔣強(1989-),男,碩士,研究方向:植物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