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男 王玉民 楊光宇 董英山(吉林省農科院大豆所,吉林 公主嶺 136100)
?
“吉科豆10號”小粒大豆新品種的特征特性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王英男王玉民楊光宇董英山
(吉林省農科院大豆所,吉林公主嶺136100)
[摘要]“吉科豆10號”是吉林省農科院利用含有野生大豆血緣的育種中間材料選育出的中早熟高產小粒大豆新品種,2013年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外觀品質和化學品質優良,適合作納豆和芽豆。根據品種的特征特性,制定一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現已在小粒大豆生產基地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粒大豆;品種;栽培技術
小粒大豆是日本制作傳統健康食品“納豆”和韓國做芽菜的原料,對外觀和內在品質要求比較嚴格。要求圓粒(粒徑5.5 mm左右)、黃種皮、黃臍、無硬石粒和低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高[1]。
“吉科豆10”是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利用含有野生大豆血緣的優良高蛋白品系“公野9140”與黑龍江小粒大豆雜交選育出的小粒大豆出口專用新品種,品系代號為“吉生0201-5”,2013年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2014年開始在吉林省長白山區小粒大豆生產基地大面積推廣應用,平均產量達到2 000 kg/hm2,最高產量在2 500 kg/hm2以上,不低于普通大豆的產量[2]。該品種為白花,尖葉,黃種皮,黃臍,圓粒,灰毛,株高85 cm左右,亞有限結莢性,百粒重7.9 g,生育期120 d左右,主莖型,結莢密集,無硬石粒。人工接種鑒定中感大豆花葉病毒混合株系。
2.1選好地塊
從外觀品種及經濟效益上考慮,“吉科豆10號”主要適應于吉林省中東部山區、半山區的瘠薄地上種植。土質要求中性或微酸性的山坡地、漫崗地或平地。不宜在土質肥沃、澇洼地上種植。為了保證商品質量,不宜與其他作物間作、套種、混種或串帶。
2.2耕翻土地
地塊要進行秋翻、秋靶。耕翻深度一般以15~20 cm為宜,土層厚的地塊可適當深些,土層淺的地塊要相對淺些。沒有秋翻的地塊要耙地滅茬,使土壤疏松、空氣通透,播種能夠保證深淺一致。
2.3適時播種
5 cm深土壤溫度穩定通過10℃時開始播種。吉林省小粒大豆產區播種期一般在4月末—5月初。播種方法采用播種機播種,壟上單行等距播種或雙行拐子苗。由于“吉科豆10號”籽粒較小,拱土能力較差。因此,整地質量要高,覆土不宜深,一般以2~3 cm為好(即不超過2指厚)。播種后要及時鎮壓,做到苗全、苗齊、苗勻、苗壯。
2.4適當稀植
“吉科豆10號”莖稈強度中等,必須正確調整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土壤肥力較好的地塊應適當稀植,保苗18萬~20萬株/hm2;嚴禁種植過密,以防倒伏減產。在瘠薄地塊應以群體生產為主,保苗23萬~25萬株/hm2。瘠薄地也要防止種植密度過稀,因營養體小而減產。
2.5巧施農肥
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施用。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有機質含量8%以上)20~30 t/hm2,結合整地一次施入,較少施用有機肥的,提倡實行秸稈還田。
2.6加強管理
根據”吉科豆10號“苗期發育比較慢,后期鼓粒快的特點,要早鏟趟。苗出齊后先趟一犁,這樣即可以消滅雜草,又可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的發育,有利于早發苗,壯苗增花,為豐產奠定基礎。
2.7防治病蟲害
以農業、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化學藥劑防治為輔。有限度地使用,每種農藥在生長季只允許使用一次,按國家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執行。
2.8收獲脫粒
人工收獲在落葉達90%時進行,機械收獲在葉片全部落凈,豆粒歸圓時進行。小粒大豆要單拉,單脫粒,避免機械混雜。脫粒后進行機械清選或人工清選,保證單一品種純度,雜質0.5%以下,水分13.5%以下。收獲時要單收、單運、單放、單打,嚴防機械混雜。
參考文獻
[1]楊光宇,王洋,馬曉萍,等.出口專用大豆新品種吉林小粒7號選育報告[J].吉林農業科學,2005(5):24-25.
[2]楊光宇,王洋,馬曉萍,等.小粒大豆新品種吉林小粒6號選育報告[J].中國農業信息,2008(4):19.
[中圖分類號]S56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16)0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