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有人用“中本聰”的化名發表了一篇論文,闡述了比特幣的概念。2009年,比特幣正式誕生。
正文:
比特幣誕生于2009年,是全球最大的虛擬加密貨幣。比特幣發明者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其真實身份一直都是個謎。但近日有兩家媒體聲稱,他們找到了中本聰,從而讓這個逐漸被淡忘的話題再次回到人們的視線里。
美國《連線》(Wierd)雜志和Gizmodo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種種證據表明,澳大利亞商人兼學者克雷格·史蒂芬·萊特(Craig Steven Wright)就是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但周五神秘的中本聰卻發了一封郵件對此否認,又使比特幣發明人的身份變得撲朔迷離。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有人用“中本聰”的化名發表了一篇論文,闡述了比特幣的概念。2009年,比特幣正式誕生。其最大特點是去中心化,可以保證比特幣的安全與自由 。
此外,比特幣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臺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隨著比特幣的普及,其價格也日益攀升,最高時曾一度達到1200美元。當前,比特幣交易價格約為410美元,使得整個比特幣網絡價值超過60億美元。
引爆比特幣熱潮的是維基解密(WikiLeaks)。2010年11月,維基解密發布了幾十萬份美國國務院與美國駐外大使館之間聯系的文傳電報,其中大部分都是保密級別的文件。 此舉激怒了美國政府,要求各大金融機構封鎖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Julian Assange)和維基解密的相關金融賬戶。后來,阿桑奇通過Twitter 向世界求援,稱愿意接受比特幣作為資金來源。最終,阿桑奇通過比特幣度過了危機。
但作為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卻并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他在論壇上抗議說:“比特幣系統還很不成熟,阿桑奇所帶來的對于比特幣的關注會摧毀比特幣。”比特幣普及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問:中本聰是誰?但一切尋找中本聰的努力都是徒勞。最初,中本聰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與比特幣用戶進行交流。2011年,當比特幣引起廣泛關注后,中本聰的郵件交流戛然而止,突然間神秘消失。
第一次找到中本聰
2014年3月,美國自由撰稿人莉亞·麥格拉斯·古德曼(Leah McGrath Goodman)在《新聞周刊》(Newsweek)網站發表文章稱,她已經找到了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并與他進行了面談。
古德曼稱:“我試圖找出有關中本聰的更多信息,包括其低調的生活。讓人感到有些荒唐的是,這位比特幣的發明者卻遠離他那估值高達4億美元的比特幣財富,隱居在洛杉磯圣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山腳下的一座房子里。”
“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我敲響他的家門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請來了警察。結果,在兩名警察的見證下,我與中本聰進行了面對面的會談。關于我問及的比特幣問題,他回答得很謹慎,但也有爆料。”
中本聰說:“我不再參與相關事宜,不能再討論該問題。我已經把它交給其他人,現在由他們負責,與我不再有任何關系。”
根據古德曼的描述,中本聰是一名64歲的日裔,工作經歷和他本人一樣神秘,曾經在國防機密項目里工作,結過兩次婚,有6個孩子。從古德曼所拍到的照片來看,這名中本聰的頭發凌亂不堪,神色疲倦,跟外界想象的相差甚遠。
后來,美聯社發布報道稱,這名隱居在山下的中本聰否認自己是比特幣發明者,并稱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比特幣,直至三個星期前兒子跟他提到一名《新聞周刊》的記者想采訪他。
中本聰再次現身
本周二,美國《連線》網站和Gizmodo網站相繼發表文章稱,經過研究確認,澳大利亞商人兼學者萊特就是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
Gizmodo稱,他們在澳大利亞實地采訪時獲取了大量翔實的證據,包括對萊特前妻、會計和其他熟人的采訪,認定萊特就是中本聰。
Gizmodo曝光的材料包括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電子郵件,當時比特幣尚未問世,萊特就在電子郵件中討論了與比特幣有關的工作,并承認自己的另一個身份是“中本聰”。
另外,有法律文件顯示,萊特擁有110萬個比特幣,與中本聰本人應持有的比特幣數量相當。Gizmodo稱,他們通過電話聯系到萊特本人,他的表現似乎默認了相關材料的真實性。
Gizmodo還稱,據萊特前妻回憶說,她前夫很多年前就開始研究比特幣,但他最初并沒有使用比特幣這個名稱,而用的是“數字貨幣”。
萊特其人其事
萊特的高中生活是在墨爾本天主教帕多瓦大學附屬中學度過的, 大學畢業后進入學術界。他擁有昆士蘭大學、查爾斯特大學、英國諾森比亞大學、塞恩斯理工學院、紐卡斯爾大學和倫敦大學多個學位。萊特攻讀的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信息安全管理、金融、心理學和國際法。當前,萊特在倫敦大學攻讀金融碩士學位,2017年畢業。
此外,萊特還擁有GIAC(全球信息安全認證)和ISACA(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頒發的40多個專業資格認證,包括逆向工程惡意軟件和法醫分析等。
對于萊特這一系列學術成就,《連線》雜志將其稱為“強迫自學者”,其能力足以發明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比特幣底層技術)。
除了學者身份,萊特還是一位企業家。他不但創建了HotwirePre-Emptive Intelligent Group(以下簡稱“HEIG”)公司,另外還有40家公司與該公司使用同一個電子郵箱。
Gizmodo報道稱,HEIG曾與澳大利亞稅務管理局(ATO)有過小矛盾,因為它在創建比特幣銀行Denariuz的過程中充當了幕后推手。而萊特也的確曾就比特幣相關事宜與ATO高層進行過對話。另據萊特LinkedIn信息顯示,他還與美國政府多個機構的代表都建立了工作聯系。
警方突襲住宅
萊特目前身在何方也不得而知,但很可能是在倫敦。本周三,澳大利亞10幾名警員突襲了萊特的住宅,房門由開鎖公司打開,萊特早已不見身影。
萊特的這座住宅是租來的,據房主稱,萊特及其家人已經搬來一年,原計劃于12月22日退房,移居英國。房主還稱,萊特擁有“大量計算機系統”,后院還擁有備用的“三相”電源系統。
對于此次突襲,澳大利亞警方在一份聲明中稱,與媒體聲稱的“萊特就是中本聰”的報道無關,此次突襲主要是為了配合澳大利亞稅務辦公室的調查。
周五,一位自稱是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人稱,近日被澳大利亞警方突襲住宅的萊特并不是他本人。此人用“satoshi@vistamail.com”這個郵箱地址發出來標題為“這次又弄錯了”的郵件稱:“我不是克雷格·萊特。”
雖然這個郵箱地址的確是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之前使用過的一個。但有業內人士稱,郵箱地址很容易偽造,因此目前還不能確定此人就是中本聰本人。相反,這個人很可能是比特幣粉絲,這樣做只是想保護他們的偶像罷了。
目前的情況是:除非萊特能夠站出來,親自說明自己究竟是否是“中本聰”。否則,關于“中本聰究竟是誰”的討論還會繼續下去。正如《連線》雜志所說的:“萊特要么真的發明了比特幣,要么就是一個騙子,只是想讓我們認為他是‘中本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