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芳萍 劉小群 程 寧 林 巧 林耀平 鄭小星
福州神經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8
八段錦與廣播體操對精神科住院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
官芳萍 劉小群 程 寧 林 巧▲林耀平 鄭小星
福州神經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8
目的探討八段錦與廣播體操對精神科住院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精神科住院患者60例,分為八段錦組、體操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八段錦組和體操組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增加相應的鍛煉,在入組前及6周后以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17)評定療效。結果治療6周末八段錦組與對照組的HAMD17評分(t=6.614,P<0.05)及八段錦組與體操組的HAMD17評分(t=4.698,P<0.05)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八段錦組與體操組兩組患者的鍛煉依從性分別為100%、80%,八段錦組明顯高于體操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614,P<0.05)。結論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配合八段錦能明顯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是一種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八段錦;廣播體操;抑郁;精神科住院患者
我院為三甲精神病專科醫院,在精神科住院的患者以精神分裂癥患者,心境障礙患者多見,也常有睡眠障礙、神經癥患者等,這些患者住院期間常伴發抑郁情緒,為了豐富住院患者的休養活動,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我院開展了八段錦與廣播體操項目。現就八段錦與廣播體操對精神科住院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15年6月~2016年9月福州市第四醫院精神科病房的住院患者共60例,年齡16~56歲,平均(41.4±9.6)歲,病程2周~30年,平均(12.1±2.7)年。患者入院當天均確診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診斷標準[1],其中精神分裂癥患者22例,心境障礙患者18例,睡眠障礙11例、神經癥患者9例。入組時HAMD17評分≥17,排除意識障礙、癡呆、嚴重失語或認知障礙者、嚴重軀體障礙及物質濫用者,分為八段錦組、體操組和對照組各20例進行觀察。各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x ± s)
1.2 方法
各組均給予常規藥物治療,所采用抗抑郁藥物有文拉法辛、度諾西汀、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米氮平、曲唑酮等[2],各藥物均在2周內加量到治療量,根據病情調整藥物劑量,持續治療6周。八段錦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每日上午進行八段錦鍛煉,由護士帶領示范,每次練習2遍,中間休息5min。體操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每日上午進行第八套廣播體操鍛煉,由護士帶領示范,每次練習2遍,中間休息5min。
1.3 療效評估
各組于治療前,治療6周后以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17)評定療效[3],減分率≥75%或HAMD17≤7分為痊愈;減分率50%~75%為顯著改善;減分率25%~50%為改善;減分率<25%為無效。依從性評估[4]經責任護士觀察記錄由主管醫生進行,分為較好、一般和較差三種:觀察期間能按要求配合完成鍛煉為依從性較好;偶見1~2次不配合進行鍛煉為依從性一般;經常可見不配合鍛煉甚至出現抵觸違拗情緒為依從性較差。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輸入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使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治療前后HAMD17評分的比較
各組治療前后評分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前各組間評分的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F=1.12,P>0.05);治療6周末八段錦組與對照組的HAMD17評分(t=6.614,P<0.05)及八段錦組與體操組的HAMD17評分(t=4.698,P<0.05)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三組HAMD17評分的比較(x ± s)
2.2 三組療效比較
對照組痊愈7例,顯著改善13例;八段錦組痊愈12例,顯著改善8例;體操組痊愈9例,顯著改善11例。
2.3 八段錦組與體操組患者鍛煉依從性的比較
八段錦組與體操組兩組患者的鍛煉依從性分別為100%、80%,八段錦組明顯高于體操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614,P<0.05),見表3。

表3 八段錦組與體操組患者鍛煉依從性的比較[n(%)]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健康應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身心健康,而國外研究[5-7]認為生活事件、不良的經濟狀況對抑郁發作患者抑郁嚴重程度及發病率有顯著影響。適當的體育鍛煉既能在生理上對內臟器官的機能進行調節,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又能在心理上調冶情操,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緩解疲勞,保持健康的心態,其中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還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但不同鍛煉項目、鍛煉強度、鍛煉時間、鍛煉頻率等,在不同性別、年齡人群中所起的作用都會有所不同,高強度、超負荷的體育鍛煉常有誘發運動員猝死的報道,而根據不同性別、年齡的人群選擇適當的體育鍛煉則會有促進身心健康的效果。有些適合某類人的鍛煉方案施加到另一類人身上表現不出促進作用,甚至產生負作用[8]。健身氣功“八段錦”是我國傳統的養生運動,其簡單易學易用,老少皆宜,注重身心并調,對焦慮、抑郁的緩解具有一定療效,能改善氣血運行,調節臟腑功能,疏經柔體,緩解大腦疲勞,調整情緒,以使形神合一,神定則體安,達到形神共養,促進患者的心理健康[9-10]。練習八段錦時動作松緊有度,動靜相兼,柔和優美,屬于中小強度的有氧運動,也符合現代研究低強度、長時間有氧運動對身心健康具有較好的調節作用的結論。有多項研究表明,通過八段錦健身鍛煉,能調整人體不良情緒,調節心理亞健康狀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具有改善睡眠質量,改善特定人群不良情緒狀態的作用[11],如閾下抑郁人群團體中醫心理干預方案構建研究中提出“扶陽抑陰”的中醫干預療法,通過集體練習八段錦,幫助該人群恢復常態[12],八段錦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康復也有一定輔助作用,如能改善他們的陰性癥狀,減輕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體重增加,防治代謝綜合征等[13-14]。
廣播體操也是一項廣為人知,練習者眾多的體育運動,隨著時代變遷,其具體內容也在變化調整。每套廣播體操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進行廣播體操鍛煉,對改善的他們情緒狀態、豐富住院活動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有研究表明,八段錦可以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緩解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改善患者壓抑、慌亂狀態,保持人體身心平衡[15]。
本研究觀察到在6周的治療過程中,精神科住院患者更容易接受八段錦健身氣功操鍛煉,而對廣播體操缺乏興趣。患者普遍認為八段錦健身氣功操兼具鍛煉與治療的效果,參與率、依從性較高,而認為廣播體操僅是做操而經常忽視,動作變形不到位。這可能是本研究八段錦組抑郁癥狀改善更顯著的原因之一。此外,集體活動為這些精神病人提供了一個相互溝通的平臺,可以讓患者之間互相鼓勵、互相督促,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還有利于他們交流各自康復鍛煉的經驗和體會,改善他們的言語溝通的水平,培養并提高他們的社會交際的能力,促使患者重新回歸社會。
本研究各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均有顯著性差異,說明抗抑郁藥治療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癥狀中所起的作用是明確且肯定的,配合廣播體操與八段錦鍛煉患者抑郁癥狀的改善更明顯,但由于本研究僅統計了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且納入的樣本量較少,在納入觀察對象時不區分其診斷為精神分裂癥或是心境障礙等,是本研究的缺陷之一。但總體而言,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配合八段錦更能明顯改善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癥狀,且患者參與率高,依從性好,老少皆宜,較為適合作為一種可以普遍進行的運動方案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開展。
[1] 班瑞益.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3):155-157.
[2]丁勤章.抑郁癥的治療指南[J].中國臨床醫生,2002,30,(3):21-22.
[3] 謝志兵 王高華.抑郁癥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及皮質醇水平對照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2):4-6.
[4] 何淑芬,黃其春.辨證施護對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3,40(8):1696-1698.
[5] Hamdan A,Hawamdeh S,Hussein A.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rab women in a primary health care setting[J].Int J Psychiatry Med,2008,38(4):453-467.
[6] Wager-Smith K,Markou A.Depression: A repair response to stress-induced neuronal microdamage that can grade into a chronic neuroinflammatory condition? [J].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2011,35(3):742-746.
[7]Stroud CB,Davila J,Moyer 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depression in first onsets versus recurrenc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8,117(1):206-213.
[8]韓美佳.八段錦運動時間及強度干預大學生抑郁情緒的研究綜述[J].時代教育,2013,(13):164.
[9]梁倩蓉.八段錦身心健康干預應用研究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3,29(12):127-129.
[10]宋瑞雯,張麗萍,湯久慧,等.“健身氣功八段錦”調節心身的研究現狀[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7):145.
[11]章文雯,張捷.八段錦在神志病治療中的臨床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z1):66-68.
[12]譚曦,楊秋莉,杜漸,等.閾下抑郁人群團體中醫心理干預方案構建[J].中醫雜志,2012,53(24):2087-2089.
[13]高冬芳,劉艷,張志玲,等.八段錦鍛煉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康復的促進作用[J].武警醫學,2011,22(12):1061-1063.
[14]閆少校,宋艷穎,郎俊蓮,等.八段錦鍛煉對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血糖及脂代謝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2,18(5):116-117.
[15]朱小寧,金麗. 八段錦、廣播體操SDS和POMS心理效應的比較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5,31(4):67-69.
The influence of Baduanjin and broadcast gymnastics on depression of psychiatric inpatients
GUAN Fangping LIU Xiaoqun CHENG Ning LIN Qiao LIN Yaoping ZHENG Xiaoxing Fuzhou Neuro-psychiatric Hospital, Fuzhou 350008,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Baduanjin and broadcast gymnastics on depression of psychiatric inpatients.Methods60 psychiatric in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duanjin group, gymnastic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20).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 Baduanjin group and gymnastics group were added corresponding exercises based on routine drug treatment.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assessed by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ResultsAfter 6 weeks treat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AMD17 score between the Baduanjin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t=6.614, P<0.05),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AMD17 score between the Baduanjin groups and the gymnastics group(t=4.698,P< 0.05). The exercise compliance of the Baduanjin group and the gymnastics group were 100% and 80%. The exercise compliance of Baduanji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ymnastics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614, P<0.05).ConclusionE Baduanji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epressiv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It is an efficient and safety exercise in clinical,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Baduanjin; Broadcast gymnastics; Depression; Psychiatric inpatients
R749
B
2095-0616(2016)22-142-03
2016-10-20)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