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華
廣東省揭西縣棉湖華僑醫院,廣東揭西 515438
優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王素華
廣東省揭西縣棉湖華僑醫院,廣東揭西 515438
目的探討和分析優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臨床治療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分別有30例患者,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加優質護理,分析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護理之后的心理功能評分、軀體功能評分、物質生活狀態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生活質量總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67%與對照組患者73.33%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較好。
優質護理服務;冠心病;圍手術期;應用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快,醫療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口老齡化現象加劇,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呈逐年增長趨勢,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老年人群是冠心病的高發人群。冠心病是臨床治療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多存在粥樣硬化的情況,一些冠心病患者還存在心肌供血的不足、心肌代謝的異常以及冠狀動脈的狹窄等癥狀,對冠心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不良影響[1-4]。本文對于優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一定的研究與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于我院就診和接受治療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臨床研究的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患者。本次研究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3~75歲,平均(61.2±1.2)歲,病程為2~10年,平均(8.04±0.53)年;研究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4~76歲,平均(61.2±1.2)歲,病程為3~10年,平均(8.05±0.56)年。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所患有疾病的類型與病情的程度等因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冠心病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研究組冠心病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加優質護理,優質護理服務的方法為:(1)術前的心理護理服務:術前,護士需增強與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告知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屬手術治療的效果、需要注意的事項等,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術前不良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護士需引導冠心病患者熟悉醫院病房的環境與各種治療儀器及設備所發出的聲音,以減輕冠心病患者所存在的與手術相關的焦慮、不安心理等,并按照冠心病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性的使用相關的監護項目,盡量的減少各種導線及導管的纏繞對于冠心病患者的臥位的限制等。(2)術中的護理服務:術中,護士需對冠心病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的監測,并配合手術醫生對冠心病患者進行相關的手術操作。(3)術后的護理服務:術后,護理工作人員需指導冠心病患者多喝水,并定時對冠心病患者的下腹部進行一定的熱敷和按摩,增加患者的血液循環,促進冠心病患者排尿,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等。術后第1天,護士需鼓勵冠心病患者進行坐起,并使冠心病患者在床上進行適宜的活動,在不對冠心病患者的手術傷口產生不良影響的情況下,積極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舒適度,可每半小時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適當的按摩,以促進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環,有效減輕冠心病患者的下肢沉重感等,或播放音樂來分散冠心病患者的注意力,減輕冠心病患者的疼痛;術后2~3d,護士根據不同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可使其進行下床活動,尤其是在拔出冠心病患者的引流管之后,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的下床活動次數,促使冠心病患者的術后恢復等。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x ± s,分)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1.3 評估標準
分析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對研究中所涉及的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方法,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冠心病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之前,研究組和對照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功能評分、軀體功能評分、物質生活狀態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生活質量總評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之后,兩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明顯提高,而且研究組冠心病患者護理之后的心理功能評分、軀體功能評分、物質生活狀態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生活質量總評分與對照組冠心病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冠心病是對患者的機體健康和日常生活質量均具有不良影響的一種常見疾病,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下,會使患者出現管腔阻塞、狹窄、冠脈痙攣等癥狀,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引發冠心病心絞痛。冠心病患者的發病多與其生活方式、飲食、年齡和社會因素等具有一定的關系,目前,臨床上對于冠心病患者多實施手術治療[5-7]。但是,多數冠心病患者在圍手術期中會存在緊張、抑郁、焦慮等負面心理,對冠心病患者的手術的順利實施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8-10]。
因此,臨床治療中對圍手術期的冠心病患者進行一定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11-12]。優質護理服務是目前的臨床上所應用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優質護理服務以冠心病患者為護理服務的中心,本次研究中,對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通過術前的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可有效減少患者的焦慮心理,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感覺,使冠心病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接受臨床手術治療。加上術后安排合理的康復功能鍛煉,增加患者體質和肢體功能的早期恢復。加強預防冠心病患者在術后感染的風險,做到病房消毒,多開窗換氣,根據臥床情況,多進行翻身,傷口保持干燥。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冠心病患者術后盡快康復[13-16]。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冠心病患者護理之后的心理功能評分、軀體功能評分、物質生活狀態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生活質量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冠心病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冠心病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冠心病患者的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提示,對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冠心病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梁德堅,湯建偉,郭向輝,等.心血管康復治療對老年冠心病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2):156-157,192.
[2]Huang,C.-J.,Hsieh,M.-H.,Hou,W.-H.,et al. 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168(5):4711-4716.
[3]付金鳳,楊娟,孔麗蕓,等.探析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優質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5,15(12):74-75.
[4]Wang,Wenru,Zhang,et al.Improving awareness,knowledge and heart-related lifestyl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working population through a mHealth programme: study protocol[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5,71(9):2200-2207.
[5]郭舒婕,宋葆云,劉玉璽,等.優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31-33.
[6]劉油,唐志賢,田南,等.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臨床價值分析[J].現代醫院,2015,15(7):56,58.
[7]魏麗.優質護理服務在50例冠心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11(6):141-142.
[8]Wang,W.,Lau,Y.,Chow,A.,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ainland China[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journal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2014,13(1):48-54.
[9]呂錦耀.老年冠心病負面情緒 的綜合心理[J].現代醫院,2011,10(4):107-108.
[10]宋艷微.冠心病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圍手術期的護理要點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5,12(6):121-122.
[11]鄧春友,謝智恒,張俊玲,等.待介入治療冠心病患者開展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對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3):125-128.
[12]Fernandez,R.,Davidson,P.M.,Miranda,C.,et al.Attribution of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 vulnerable immigrant population:A survey study[J].Th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4,29(1):48-54.
[13]鄒欣,汪浩,張玲,等.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中應用的效果[J].當代醫學,2016,22(3):113-114.
[14]吳秀芬.優質護理服務在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4,7(20):114-116.
[15]Kahkonen,Outi,Kankkunen,et al.Motivation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adherence to a healthy lifestyle among peopl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5,71(10):2364-2373.
[16]王碧倩.舒適理對主動脈球囊反搏術后患者焦慮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6):142-144.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NG Suhua
Cotton Lake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 Jiexi 515438,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6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ured in our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and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ith routine care plus quality care.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function,physical function,material life status, soci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study group was 96.67%,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73.33%),there was obvious advantage (P<0.05).Conclusion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quality care servic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uring perioperative use is better.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Coronary heart disease;Perioperative period;Application effect
R473.6
B
2095-0616(2016)22-145-03
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