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日古力·吐爾洪
(庫爾勒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上戶鎮監管站,新疆 庫爾勒 841000)
提高棉花產量及品質的措施
買日古力·吐爾洪
(庫爾勒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上戶鎮監管站,新疆 庫爾勒 841000)
近年來,我國棉花種植面積逐年縮減。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種植面積來提高棉花的產量及品質,成為了棉農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分析棉花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棉花產量和品質的具體措施。
棉花;產量;質量
隨著栽培技術的提高,我國棉花產量從2000年至2011年持穩步上升狀態,但從2012年開始,我國棉花總體產量開始出現下滑現象,主要原因是我國棉花種植面積逐年縮減。因此,需要利用現代化先進農業技術對棉花種植進行科學管理,使有限的種植面積獲得較高的種植效益,給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推動棉花種植業邁向新的高度。
現階段,我國棉花種植過程中眾多因素影響著棉花的產量及品質。例如,棉農正確選擇棉花品種是決定棉花品質及產量的決定性因素,但市場上由于品種審定門檻低,導致眾多不法商販通過非法渠道出售不符合推廣要求的種子,給棉農造成巨大經濟損失[1];偏遠地區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導致棉農在種植過程中沒有做到科學管理[2],錯過了棉花最佳施肥期及病蟲害防治期,嚴重影響了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2.1 選擇優良的品種
優良的棉花品種是實現優質高產的重要前提,各地區應根據當地土壤及氣候條件等因素,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棉花品種,避免盲目選種。棉花的生長分為5個時期,從播種到開花各品種間沒有明顯差異,而在播種到出苗期各個品種間的特點極為明顯[3],氣溫偏低會延長棉花的出苗時間,比如溫度在24℃時,中熟品種一般只需要4 d,而溫度降至23℃時,出苗則需要6 d。因此,選種時要進行合理判斷,選擇適合該地區生長的優良棉花品種。
2.2 播種后的管理工作
在選擇優良品種的基礎上,必須做好播種后的管理工作,農民要及時檢查棉花種子的發芽情況,對于沒有發芽的種子要及時重新播種,保障棉花種子的發芽數量達到預期效果。若是在幼苗生長期間遇到大暴雨,暴雨過后必須對幼苗進行檢查,防止暴雨過程中出現大面積棉花長勢不良的現象出現,做好播種后的管理工作,確保棉花茁壯生長。
2.3 做好棉田生長期的管理工作
在棉花栽培過程中,從播種到收獲期都需要科學管理,棉花屬于多次開花作物,其收獲時間較長,受到氣候因素影響較大,若遇到干旱等不利天氣,則會使棉花因為養分不足而導致纖維胞壁加厚停止,這時應做好灌溉工作,確保棉花的正常生長。在霜降前后,由于氣溫驟降而導致熱量不足,沒有足夠的熱量造成棉花生長緩慢甚至死亡,這期間則需要做好防寒工作,確保棉花的品質和產量。
2.4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棉花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會受到不同的病蟲害侵擾,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農民要根據棉花的生長期病蟲害發病特點,采取不同措施來防治病蟲害[4]。比如,棉花開花期出現的枯萎病,主要是由維管束病害引起的,傳統防治方法為采用枯黃絕殺進行防治;而由蚜蟲引起的枯萎病,農民只需要用普通的殺蟲劑即可。同時,不同的蟲害也有不同的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進行防治,對于經常出現的棉鈴蟲,農民采用最為常見的敵殺死進行防治即可。總之,只有在棉花生長期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2],才能確保棉花的品質及產量。
現階段,我國在棉花種植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農民在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方面的知識較為欠缺,嚴重制約著棉花品質和產量的提升。因此,地區農業局應幫助農民掌握科學的現代化棉花種植技術,促進棉花種植業高速發展。
[1]丁曉東.新形勢下棉花栽培技術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創新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4(21):65-66.
[2]雷紅旗,王曉鳳,秦德生.不同種植方式的棉花產量結果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15(4):37-41.
[3]陳君.棉花苗期生育特點及栽培技術初探[J].農業與技術,2012(12):80.
[4]張春麗.淺議棉花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農技服務,2015(7):135.
S562
B
1674-7909(2016)3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