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娟,士賀豐
(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新疆 伊犁 835200)
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唐文娟,士賀豐
(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新疆 伊犁 835200)
在霍城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開展順利,并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當地實際,對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對策,為霍城縣進一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供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對策
霍城縣地處伊犁河谷的開闊地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大自然為霍城縣農產品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1]。隨著霍城縣農產品產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國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高度重視,近年來,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在縣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展開,從建立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工作格局的形成,在霍城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檢驗檢測能力的提升、“三品一標”認證等工作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對措施,以為今后工作的開展提供思路和參考。
1.1 監管工作“上熱下冷”現象普遍
霍城縣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按年制定詳細的監管計劃,與霍城縣11個鄉鎮(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站每年年初簽訂監管工作責任書,由于鄉鎮(場)監管工作站存在人員業務能力不強、人員流動性大、專款未專用等現象,部分鄉鎮(場)監管工作站不能有力的落實監管工作或者是應付上級的檢查。故存在對農業投入品監管不到位,農產品未過農藥間隔期流通市場的現象。
1.2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運行乏力,檢測數據代表性不足
霍城縣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從1臺快速檢測設備到建設實驗室并取得“雙認證”56個參數項目,通過“事業單位考試”、“霍城縣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政策”和“公益性崗位”等招聘方式吸收招納4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1名大專生,大大強化了縣級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但實驗室儀器設備和人員的正常運轉,還需要配備專業人員和資金;11個鄉鎮(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發展迅速,從沒有人員、沒有設備、沒有資金到現在有人員、快速檢測設備配置齊全、有專項資金。但由于基層工作條件差、編制名額有限、聘用工資低等情況,難以吸引到專業的檢測人員,其監管檢測工作良好運轉存在困難。同時,由于人員和資金的缺失,在對基地的農產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中,沒有嚴格按照采樣方法進行樣品的抽取,代表性不足,其數據難以反映真實情況。
1.3 “三品一標”工作的功能作用體現不足
霍城縣自“三品一標”工作開展以來,政府給予相關政策支持,縣級工作機構提供了技術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業績,但還存在著如下一些問題:縣級工作機構“重申報、輕落實”,沒有真正從引領農業標準化、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開展工作;有的生產主體申報也是為了獲得財政補貼或者作為申報其它項目的手段,沒有充分發掘“三品一標”在品牌建設上的優勢和在市場擴大化的潛力;已申報成功的生產主體不注重標志的使用和產品的宣傳,沒有發揮認證產品的真正價值,使好的產品沒有大的市場;縣域內生產的“三品一標”產品數量總體偏小,不能滿足整個農產品市場的需求,往往是產品被外地老板很早就訂購,本地市場基本沒有銷售或者很少;本地消費者農產品質量安全認知能力差、消費意識和水平不高,往往選擇價格便宜、看著不錯的農產品,這是本地“三品一標”產品價格提不上去,最終增大成本選擇發達城市銷售的主要原因。另外,“三品一標”品牌公信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2.1 政府部門強化監管職責,保障霍城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實
在聯合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部門進行監管的基礎上,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分類監管。一是繼續加大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監測,推進標準化生產;二是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規范農藥經營行為,強化對高毒農藥的管理,經營單位要建立健全進銷貨臺賬,嚴格進貨查驗,向購藥者提供正確的用藥指導,出具銷售憑證,督促業主做好農藥流向記錄[2];三是繼續將鄉鎮(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納入績效考核范圍并嚴格落實,使基層監管做到有規章制度、有機構人員、有檢測設備、有監管記錄、有檢測記錄、有經費保障。
2.2 加強霍城縣農產品全程監測
鄉鎮(場)農產品生產基地要以本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站為依托,推行本區域內農產品上市前的快速篩查工作,檢測合格上市,檢測不合格不能上市,并對其進行依法處理;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要積極承擔相關檢測項目任務,加大例行抽樣檢測的頻次,擴大抽樣檢測范圍,對監測能力弱的鄉鎮(場)提供技術支持,使其良好發展,盡可能發揮“雙認證”實驗室的作用;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建設和資金的配備,保障人員的穩定和專業培訓、檢測耗材的購置、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定期維護,同時加強檢測人員隊伍建設,注重專業技術人員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已有檢測人員工作積極性,使檢測結果具有代表性。
2.3 加強“三品一標”宣傳和服務工作
加大對“三品一標”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宣傳欄等多種渠道[3];定期邀請經驗豐富的農業技術人員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企業、種植大戶進行現場培訓,將農藥的使用和品種的主推技術及時傳遞給生產主體,從而提高廣大群眾的標準化生產意識;加強與生產主體的溝通和交流,為生產主體建言獻策,發揮已認證產品的真正價值和示范性作用;加強標志的管理,完善生產主體產品生產的可溯源性,對農事生產活動記錄檔案定期檢查,加大對“三品一標”農產品的例行檢測,確保農產品上市安全;鼓勵未認證“三品一標”的生產主體積極申報,并提供技術支持。
[1]霍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霍城年鑒(2009—2010)[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3-4.
[2]趙素影.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2):352-355.
[3]黃孟秋.淺談綏江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2):103.
兵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超98%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2015年3月,兵團印發《貫徹〈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的實施辦法》,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截至2016年11月底,兵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5萬人,覆蓋率超過98%,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按月領取養老金人員1.16萬人,月人均養老金131元。
參加兵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可在100元至3 000元不等的14個繳費檔次間按年度自主選擇繳費檔次,逐年繳費,多繳多得。兵團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每人每年不低于50元,對選擇100元檔次標準繳費的,按照每提高一個檔次增加5元的標準給予補貼。自2014年7月1日開始,兵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原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115元,對累計繳費超過15年的參保人員,每增加1年繳費,月增發2元的基礎養老金。兵團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制度,喪葬補助金發放標準為400元。
(新華網)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