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娟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高血壓心臟超聲與心電圖檢查對照分析。方法 11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55例。實驗組患者采用心臟超聲檢查, 對照組患者采用心電圖檢查, 對比分析兩組的檢查正確率、經濟效益、對疾病的幫助性診斷效果、治療護理效果以及病情緩解度。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檢查以及相應的治療護理后, 病情都有所緩解, 實驗組經過心臟超聲檢查之后, 檢測率較好, 采取適當的治療之后, 效果較好, 超聲檢查和心電圖檢查在高血壓患者檢測中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實驗組超聲對心臟疾病的檢出率為94.30%高于對照組72.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有助于及時發現病變, 及時治療, 對于促使患者康復和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有一定的促進效果, 比較符合現代的醫療理念及其要求。結論 心臟超聲檢查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有促進作用, 能有效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而且會盡快讓患者康復并且縮短患者來院就診時間, 在各方面均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心臟超聲檢查;心電圖檢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50
現在心臟方面的疾病類型越來越多, 而心臟有問題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中高血壓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造成血管脆化易導致血管破裂;導致心肌代償性肥大致心臟病, 心力衰竭;導致腎小球小動脈硬化, 腎排泄障礙, 尿毒癥;造成全身大小動脈硬化導致心肌梗死死亡威脅;引發高血糖、足潰瘍、視網膜病變, 導致糖尿病;患腦卒中幾率是正常人的7.76倍, 死亡致殘率高[1]。隨著年齡增加, 壓差越來越大, 造成的心血管危害越大;同時由于大多數老年人都伴有動脈粥樣硬化, 需要注意控制。高血壓患者本身就會伴有心肌肥厚, 這是因為血壓高, 患者射血的做功大, 所以心臟長期以來在高負荷下就容易肥厚, 需要進行調控血壓和軟化血管[2]。 醫護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全方位地為患者考慮, 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減少患者不適, 使其盡快康復。本院2012~2014年間接收的11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并且治療護理,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付出努力, 悉心照料, 并為發現探討老年高血壓心臟超聲與心電圖檢查對照情況, 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12~2014年本院接受治療的110例老年高血壓的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55例。實驗組, 男25例, 女30例, 年齡62~72歲, 平均年齡(67.48±5.52), 病程3~10周。對照組, 男27例, 女28例, 年齡58~71歲, 平均年齡(65.58±5.38), 病程4~8周。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用心電圖檢查, 而實驗組使用心臟超聲檢查, 心臟的超聲診斷主要應用二維超聲心動圖及M型(一維)超聲心動圖顯示心內解剖結構, 多普勒超聲心動圖顯示心臟及血管內血流。切面(二維)超聲心動圖常用心臟切面, 左室長軸切面:切面自主動脈根部至心尖部, 心尖部:心尖部左室壁及左室腔。腱索水平切面:顯示左室腔及腱索。劍下短軸切面:與胸骨旁短軸切面相似。主動脈弓長軸切面:顯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及頭壁枝、降主動脈、右肺動脈短軸切面。它適用于各種先天性、后天性心臟病患者的診斷、治療及術前檢查和術后追蹤,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的術前檢查及術后追蹤以及心臟聽診有雜音者。心電圖記錄紙包括描記在有很多縱線還有橫線從而交織相輔相成的小方格紙上并且這些小方格之間各邊細線的間距都是1 mm的圖紙為組成部分, 它們的橫向的距離為時間, 測定鄰近2個P-P間隔的時間(代表1個心動周期)。測量各波的時間應選擇波形比較清晰的導聯。從波形的起始部內緣測量至波形的終末部分的內緣[3]。
1. 3 療效判定標準 ①顯效:檢出率高且治愈效果好, 生命體征穩定, 生存率升高, 患者癥狀減少; ②有效: 檢出率較高且治愈效果較好, 生命體征基本穩定, 生存率升高, 患者癥狀減少; ③無效: 檢出率低且治愈效果不好, 生命體征不穩定, 生存率未升高, 患者癥狀未減少。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接受檢查之后, 采取適當的方法治療, 普遍病情都有所好轉并且心情愉悅, 實驗組經過心臟超聲檢查并治療, 顯效29例, 有效24例, 無效2例。對照組中顯效18例, 有效22例, 無效15例, 實驗組超聲對心臟疾病的總有效率為96.36%高于對照組72.7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高血壓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普遍認為隨著年齡的增大, 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的人群數量逐漸加大, 且環境和遺傳因素等綜合作用在老年高血壓的發生發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4]。患者有乏力、多飲、多尿、注意力不集中、意識障礙等表現。從本文選取的患者中的心臟超聲檢查和心電圖檢查中發現, 心臟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性的診斷方法, 不需要注射造影劑、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染料, 方法簡單、可多次重復和床旁進行。醫護人員需要讓患者積極治療疾病, 努力改善心臟血管功能, 減少高血壓情況[5]。 通過對110例患者的調查并治療中體會到, 心臟超聲檢查對于高血壓患者檢查情況較好, 促使患者盡快康復。作為醫護人員, 需要做最好的工作者、服務者, 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無微不至的工作態度, 在患者的康復與防治中給予正確的指導, 在臨床防治中體現出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鐘粵云. 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及心電圖對高血壓心臟病的診斷價值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 2013(12):80-82.
[2] 羅光明. 老年人高血壓病臨床特點.職業與健康, 2001, 17(8): 130-131.
[3] 宋煒. 高血壓病患者脈壓與左心室肥厚的關系.吉林大學, 2013.
[4] 李杰.高血壓病不同中醫證型左心重構與心律失常的相關性研究.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12.
[5] 閆小波.老年人高血壓病45例臨床特征分析.中國廠礦醫學, 2005(6):522-523.
[收稿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