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款強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癥監護室(ICU)內發生高鈉血癥的相關原因并提出解決策略。方法 56例重癥監護室內并發高鈉血癥患者, 記錄好相關資料, 檢測電解質情況, 治療原發性疾病, 限制鈉攝入, 減少利尿劑使用量, 對腎功能不佳者進行血液凈化治療, 總結其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后患者呼吸頻率、心率下降, 平均動脈壓(MAP)及血氧飽和度升高,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ICU高鈉血癥患者使用個性化治療方式, 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提升患者治療以及預后效果, 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重癥監護室;高鈉血癥;產生原因;相關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64
高鈉血癥是一種在重癥監護室中常見的并發癥之一[1], 該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對患者的預后造成不利影響, 甚至還會引發死亡, 所以應該引起醫務工作者的足夠重視。結合實際情況, 本文選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重癥監護病房內出現的高鈉血癥患者58例為研究對象, 在疾病發生時全面分析出現原因, 同時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 實施了有針對性的治療方式, 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 對其病情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重癥監護室內高鈉血癥的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3例, 女23例, 年齡25.8~75.6歲, 平均年齡(45.7±9.6)歲。在所有患者中, 腦受損者32例, 占57.14%。在入院后, 進行相關生化指標檢測和電解質檢查, 如果患者血鈉水平≥ 150 mmol, 則需要在24 h后進行持續檢查, 如果仍維持在該標準, 則可診斷為高鈉血癥。本實驗中56例患者均進行過連續2次檢查, 結果均≥150 mmol/L。
1. 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 全面觀察其臨床體征, 記錄好一般資料, 為患者測量電解質1~4次/d, 對脫水劑和利尿劑的使用量、飲水受限、使用呼吸機情況、并發癥情況等進行全面記錄, 依照發病原因的不同, 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一般情況下, 主要為碳酸氫鈉、氯化鈉攝入過量、血容量不足、尿崩4個原因。調查患者在入院后的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PACHEⅡ)情況。對患者原發性疾病進行積極治療的基礎上, 限制氯化鈉攝入量, 同時為患者注入等滲糖水, 減少利尿劑使用量, 觀察患者尿比重, 依照患者自身血清鈉值和體重情況, 視情況給予清水鼻飼, 腎臟功能欠佳者給予血液凈化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后呼吸、血氧飽和度、心率及MAP變化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24 h治療后, 患者呼吸頻率、心率下降, MAP及與血氧飽和度升高,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3. 1 重癥監護室患者發生高鈉血癥的根本原因 高血鈉癥是一種在ICU病房內常見的并發癥, 一般情況下, 人體血清鈉水平正常區間為135~145 mmol/L, 如果人體中的血鈉水平超出了該范圍, 就可以判定為高鈉血癥。罹患該疾病的高危人群為膿毒癥與腦損傷患者, ICU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普遍存在非顯性失水現象, 進而增加患者發生高血鈉癥的危險。人體血清中的鈉離子有著維持細胞液外容量、調節酸堿平衡的重要作用, 血漿滲透壓和血清鈉水平都要經過下丘腦進行調節, 如果患者的血清鈉水平出現上升現象, 那么血漿滲透壓也會隨之上升。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生命造成了威脅, 因此, 控制好患者血清鈉和血漿滲透壓水平就顯得非常重要。
從本文相關研究結果中能夠表明, 導致重癥監護室患者發生高鈉血癥的根本因素在于原發性疾病的影響[2], 在本文中, 有32例腦受損患者存在顱腦受損。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 主要原因在于顱腦受損患者需要進行脫水治療, 由于過量使用脫水劑, 導致血容量下降。在合并顱腦受損患者中, 有2例患者發生呼吸暫停, 1例心跳暫停, 為了救治患者, 進而使用了碳酸氫鈉注射液, 進而引起高鈉血癥的出現。有文獻表明, 高鈉血癥的發生與發展與患者自身病情嚴重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APACHEⅡ評分和高鈉血癥發生率呈正比, 另外一些其他的相關因素會導致患者發生腹瀉, 進而令大量體液流失。
3. 2 重癥監護室高鈉血癥患者的相關治療 因為高鈉血癥患者體內細胞失水現象嚴重[3], 進而表現出了口渴或者排尿困難的臨床癥狀, 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嘔吐、惡心、高熱等不良現象[4]。本實驗依照重癥監護室高鈉血癥發病的根本因素, 對患者使用了有針對性的治療方式, 即控制好患者原發疾病病情, 防止體液流失, 進一步限制鈉的攝入量, 減少利尿劑的使用[5]。為了減少患者血鈉指數, 依照患者的血清鈉值和體重情況, 科學地計算出每例患者日需水量, 同時以鼻飼的方式為患者補充液體, 減少血鈉濃度。鼻飼是一種短時間內糾正血鈉值的簡便方式, 這種方式以腸胃為補水通道, 起到了擴張容量、減少滲透壓的效果。清水中溶質含量較少, 因此即使患者出現腸鳴癥狀, 也可以使用該方式進行治療。另外, 清水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胃部黏膜起到保護作用, 對胃腸起到良性刺激。對腎臟功能不佳者使用血液凈化治療, 在本次研究的相關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 在經過治療之后患者24 h內的呼吸、心率頻率也有所下降, MAP和血氧飽和度呈現出了上升趨勢。患者臨床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6],
本次實驗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患者呼吸頻率、心率下降, MAP及與血氧飽和度升高,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ICU高鈉血癥患者使用個性化治療方式, 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提升患者治療以及預后效果, 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正元. ICU內高鈉血癥病因及治療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科學, 2012, 2(17):189-190.
[2] 劉毅君, 鄒瓊, 肖苑芳. ICU內高鈉血癥病因及治療效果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 2012(35):128-129.
[3] 孫亞玲, 劉欣, 谷未強, 等. ICU急性腦血管病合并高鈉血癥30例臨床分析.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3, 16(7):1134-1136.
[4] 賀興華, 歐陽楠姬. ICU內高鈉血癥的病因及治療效果觀察.當代醫學, 2014(29):48-49.
[5] 楊莉萍, 郭浩, 徐莉莉. ICU患者發生高鈉血癥相關危險因素分析.醫學綜述, 2014, 20(20):3820-3821.
[6] 陸景紅, 周穎, 李宗友, 等.重癥腦卒中后高鈉血癥的發生及其臨床特點分析.蚌埠醫學院學報, 2009, 34(12):1103-1105.
[收稿日期: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