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瑋瑋 馬寶杰 苗麗竺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153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為觀察組, 選取本院同期正常孕婦153例為對照組, 兩組孕婦均為單胎, 比較兩組孕婦的血壓水平, 分析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和胎兒的妊娠結局。結果 觀察組孕婦的血壓、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發生率、HELLP綜合征發生率、胎盤早剝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觀察組胎兒窘迫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新生兒低體重發生率、圍生兒死亡發生率、早產兒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母體和胎兒均會造成不良影響, 可誘發HELLP綜合征、產后出血、胎兒窘迫、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圍生兒死亡、新生兒低體重、早產兒等不良事件, 影響妊娠結局。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結局;影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72
有研究表明, 不同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孕婦及胎兒的妊娠結局影響也有所不同[4-6]。為了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本院選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診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153例與同期正常孕婦153例行對比研究, 分析兩組孕婦血壓水平, 比較兩組孕婦及胎兒的妊娠結局情況,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153例為觀察組, 年齡20~39歲, 平均年齡(27.6±10.4)歲, 孕周35~41周, 平均孕周(38.1±1.6)周, 經產婦42例, 初產婦111例, 均為單胎。本院同期正常孕婦153例為對照組, 年齡21~38歲, 平均年齡(27.2±11.5)歲, 孕周34~40周, 平均孕周(37.9±1.4)周, 經產婦40例, 初產婦113例, 均為單胎。兩組孕婦一般資料(年齡、孕周、產次、胎數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詳細記錄兩組孕婦產前的血壓水平, 使用血壓檢測儀測量舒張壓和收縮壓, 詳細掌握產婦的各項基本信息, 包括孕周、產次、胎數等。追蹤記錄兩組孕婦的分娩方式, 胎兒與母體產后的具體情況, 是否出現了HELLP綜合征、產后出血、胎兒窘迫、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圍生兒死亡、新生兒低體重、早產兒等不良事件。
1. 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和正常孕婦的觀察指標如下:血壓水平(舒張壓、收縮壓)、孕婦的妊娠結局(剖宮產、產后出血、HELLP綜合征、胎盤早剝)、胎兒的妊娠結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體重、圍生兒死亡、早產兒)。
1. 4 療效評定標準 本次研究中,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為患者在孕期首次出現血壓升高[舒張壓>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收縮壓>140 mm Hg]后, 間隔4 h再行血壓檢測2次, 且尿蛋白為陰性, 方可確診為妊娠期高血壓。胎兒心率>160次/min或者<110次/min時可診斷為胎兒窘迫。新生兒行1 min Apgar評分時, 如果1 min Apgar評分<7分, 可診斷為新生兒窒息。分娩時發生死產、死胎、新生兒死亡可診斷為圍生兒死亡。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孕婦的血壓水平比較 觀察組孕婦的舒張壓(101.2± 5.6)mm Hg、收縮壓(148.3±6.2) mm Hg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1±3.4)mm Hg、(126.5±4.7) mm Hg, 兩組孕婦的血壓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孕婦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發生率、HELLP綜合征發生率、胎盤早剝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兩組胎兒的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胎兒窘迫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新生兒低體重發生率、圍生兒死亡發生率、早產兒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臨床婦產科的常見疾病之一, 可嚴重影響到母嬰雙方的身體健康, 可誘發多種嚴重并發癥, 也可造成孕產婦及圍生兒的死亡, 影響著母嬰雙方的預后。有研究表明,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孕產婦及圍生兒的妊娠結局造成明顯的影響, 會嚴重影響到母嬰的預后[2]。主要作用機制如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會造成孕婦全身的小動脈發生不同程度的痙攣, 明顯減少血管內血容量與血液濃度, 會造成子宮-胎盤的血流灌注明顯減少, 出現子宮-胎盤缺血, 從而導致胎盤床發生急性動脈粥樣硬化[3],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還會影響胎兒對母體營養物質和氧的有效攝取, 降低胎盤的儲備能力, 延緩胎兒的生長發育, 使得胎兒發育速度緩慢且攝取營養成分不足造成胎兒的體重明顯偏低, 嚴重時胎兒的胎心會突然消失, 造成胎兒早產、死亡、死胎、胎盤早剝等多種不良事件的發生[4]。本次研究表明, 觀察組孕婦的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說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的血壓確實出現了明顯的升高。觀察組孕婦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發生率、HELLP綜合征發生率、胎盤早剝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說明胎兒分娩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會對母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可誘發產后出血、HELLP綜合征、胎盤早剝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 為了安全起見, 也大大提高了剖宮產手術的適用性。觀察組胎兒窘迫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新生兒低體重發生率、圍生兒死亡發生率、早產兒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說明胎兒分娩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還會對胎兒造成嚴重的影響, 誘發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體重、圍生兒死亡、早產兒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影響胎兒的健康和預后。
綜上所述,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母體和胎兒均會造成不良影響, 影響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 羅冰, 謝芳.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影響妊娠結局的臨床分析. 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 2012, 10(5):409-410.
[2] 邵華. 妊娠期高血壓及其并發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5(14):42-44.
[3] 羅兆芹.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伴胎盤早剝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 2013, 11(2):135-136.
[4] 劉遠芬.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0, 9(2):109-110.
[收稿日期:201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