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微
【摘要】 目的 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聯合針灸治療急性發作期偏頭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觀察。方法 60例急性發作期偏頭痛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僅口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研究組患者應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聯合針灸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研究組頭痛發作次數、發作時間以及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發作期偏頭痛患者應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聯合針灸治療, 能夠明顯減少患者頭痛發作次數, 可改善疼痛, 提高安全性,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急性發作期;偏頭痛;苯甲酸利扎曲普坦;針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145
偏頭痛具有誘發性、易反復性的特點, 給患者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帶來較大困擾, 嚴重者導致出現抑郁癥、情感障礙、腦卒中以及焦慮癥等。嚴重偏頭痛已經成為一種致殘的慢性疾病, 同于四肢癱瘓、癡呆、嚴重精神疾病等。研究指出[1], 針灸療法具有簡便、安全、療效顯著的優點, 患者依賴性較高;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屬于一種新型高效能5-羥色胺(HT)受體激動劑, 在患者胃腸道內能夠快速吸收, 快速達到血藥濃度, 顯著緩解頭痛。本次研究對本院30例急性發作期偏頭痛患者應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聯合針灸療法治療, 療效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發作期偏頭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滿足2004年國際頭痛學會(IHS)制定的“頭痛疾患的國際分類”(ICHD-2)中關于無先兆偏頭痛疾病的診斷標準[2]。其中, 男32例, 女28例, 年齡最小23歲, 最大64歲, 平均年齡(26.4±12.2)歲, 病程最短2年, 最長35年, 平均病程(5.3±10.4)年;頭痛程度:32例輕度, 20例中度, 8例重度。應用隨機分配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僅應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湖北歐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40;規格5 mg)治療, 10 mg/次, 1次/d, 共服用20 d。
1. 2. 2 研究組 應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聯合針灸療法治療, 其中,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療法同對照組。針灸療法:常規針刺得氣后, 留針30 min, 每隔10 min行1次針, 1次/d, 1個療程為10 d, 共治療2個療程, 2個療程間休息2 d。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頭痛發作次數、發作時間、疼痛改善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等指標進行對比。其中, 疼痛改善情況應用VAS評分進行評定, 應用一根長度為10 cm的游動標尺, 其中一端刻度為0, 另一端刻度為10, 讓患者自行說出其中一個數字, 0分為無痛, 10分為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頭痛發作次數對比 治療前, 研究組頭痛發作次數為(5.0969±1.4688)次, 對照組為(5.0668±1.3375)次, 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頭痛發作次數為(2.1291±0.8460)次, 對照組為(3.5001±1.1672)次, 研究組頭痛發作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2. 2 兩組患者頭痛發作時間對比 治療前, 研究組頭痛發作時間為(5.1936±1.4240)d, 對照組為(5.2334±1.1652)d, 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頭痛發作時間為(2.1289±0.8463)d, 對照組為(3.5668±1.1351)d, 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頭痛發作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頭痛VAS評分改善程度對比 治療前, 研究組VAS評分為(7.3871±1.8199)分, 對照組為(6.6334±1.6728)分, 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VAS評分為(4.320±1.4912)分, 對照組為(5.0001±1.3390)分;研究組VAS評分改善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4 兩組患者治療安全性對比 研究組患者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1例惡心, 1例頭暈, 不良反應率為6.7%;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偏頭痛主要發病部位為頭部, 頭部為諸陽之會, 為清氣匯聚之所, 無論為內傷還是外感六淫邪氣, 使頭部氣血逆亂、經脈痹阻不通, 最后導致發病。偏頭痛易誘發、病情纏綿、反復發作, 給患者生活質量、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現代醫學研究指出[3], 偏頭痛發病可能受到遺傳、神經遞質、內分泌、血管舒縮功能異常以及免疫調節等因素影響。
本組研究中, 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聯合針灸治療急性發作期偏頭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其中, 通過應用針灸療法, 能夠有效降低5-HT含量, 增加血漿β-內啡肽(β-EP)含量, 進而有效改善患者血管舒縮功能的不平衡;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屬于第二代曲坦類藥物, 在人體內經過1.0~1.5 h能夠達到最大血藥濃度, 和其他曲譜坦類藥物相比, 具有半衰期短、副作用少的特點, 能夠顯著緩解頭痛;另外, 其為5-HT1B/1d受體激動劑, 能夠有效收縮顱內擴張硬膜下血管, 維持血管正常管徑;給硬膜下血管外周三叉神經元釋放作用下血管的神經肽產生抑制;且HIA能夠對三叉神經興奮產生抑制, 防止將疼痛信號傳輸到大腦皮層疼痛中樞內, 進而發揮出較好的鎮痛效果[4]。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頭痛發作次數、發作時間以及VAS評分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應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聯合針灸療法治療急性發作期偏頭痛患者, 能夠明顯減少患者頭痛發作次數, 改善疼痛,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曹麗翠, 王磊, 賈紅云, 等.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聯合針灸治療急性發作期偏頭痛61例.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10):2766-2767.
[2] 高升, 韓淑禎, 張曉光, 等.歐立停(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與頭痛寧聯合治療偏頭痛臨床效果觀察.內蒙古中醫藥, 2013, 32(7):32-33.
[3] 肖蕾, 高昂, 喬健, 等.電針針刺錐體區即時鎮痛發作期偏頭痛218例.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 12(23):71-72.
[4] 張冰銳, 薄微, 楊洋.祛風活血湯在偏頭痛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1(7):259-260.
[收稿日期: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