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燕,殷旭光,陳志強
曲美他嗪對射頻消融術中心肌損傷的干預作用
劉紫燕,殷旭光,陳志強
目的 探討曲美他嗪對室上性心動過速(SVT)射頻消融術(RFCA)中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可能機制。方法 將153例SVT行RFCA術病人隨機分為曲美他嗪干預組(76例)及對照組(77例),所有病人分別于射頻消融術前及術后即刻、6 h、12 h、24 h、48 h、72 h采靜脈血,檢測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鈣蛋白I(cTnI)及心肌組織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變。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射頻消融術后血清CK-MB及cTnI均有所降低,心肌MDA顯著降低(P<0.05),SOD顯著增高(P<0.05)。結論 曲美他嗪對射頻消融術中心肌損傷有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曲美他嗪能減少氧自由基產生等作用有關。
射頻消融術;心肌損傷;曲美他嗪;心肌肌鈣蛋白I;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室上性心動過速是一種常見的異位快速型心律失常,導管射頻消融手術是目前室上性心動過速最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目前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對其不可避免的術中心肌損傷及其防治日益受到關注。已有文獻研究證明心肌酶學指標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鈣蛋白I(cTnI)是反映射頻消融術(RFCA)中心肌損傷的敏感指標,但當前的研究僅涉及心肌損傷方面,有關RFCA術中心肌損傷的保護及其病理生理變化、機制卻缺少更深層次的研究[1-2]。本研究通過動態監測射頻消融術前后的心肌損傷標記物:血清CK-MB、cTnI以及心肌組織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觀察曲美他嗪對射頻消融手術中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可能機制。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心血管內科住院成功行RFCA手術治療的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153例,其中男83例,女70例,年齡17歲~67歲(37.5歲±5.2歲)。所有病人均有心動過速反復發作病史,經心電圖或電生理檢查證實為室上性心動過速。按心內電生理檢查結果分類: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78例,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68例,AVRT合并AVNRT者7例。術前停服抗心律失常藥5個半衰期以上。排除標準:經檢查有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等器質性心臟病者;近期有外傷史、腦卒中者;近1個月內有感染史或接受電復律治療者;糖尿病、腎病及結締組織疾病者。所有病人肝腎功能檢查正常,超聲心動圖、胸片檢查正常,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檢查排除心肌缺血。將153例病人隨機分為干預組(76例)及對照組(77例),兩組在年齡、性別、吸煙、飲酒史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干預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于RFCA術前1周至術后3 d加用曲美他嗪片(法國施維雅公司生產)口服,每次20 mg,每日3次。
1.3觀察指標 兩組病人分別于射頻消融術前及術后即刻、6 h、12 h、24 h、48 h、72 h各采靜脈血1次,每次5 mL,分離血清,檢測CK-MB、cTnI、MDA、SOD水平。血清CK-MB測定使用日本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海科華東菱公司試劑盒,免疫抑制法,正常參考值:0~24 U/L。血清cTnI定量測定使用美國Immulite儀器及美國Genzyme公司產酶聯免疫試劑盒,正常值為<0.16 ng/mL。MDA、SOD測定采用比色法,試劑盒由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按照說明書操作檢測,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測定MDA含量,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SOD。
術前兩組病人CK-MB、cTnI、MDA、SOD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人血清CK-MB和cTnI水平均于術后6 h升高,CK-MB于術后12 h達高峰,后逐漸回落,48 h恢復至正常水平,cTnI水平于術后24 h達最高峰,48 h開始下降,72 h將至正常水平。干預組RFCA術后CK-MB、cTnI水平均較對照組低,術后6 h、12 h CK-MB水平較對照組下降明顯(P<0.05),術后12 h、24 h cTnI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干預組血清MDA水平低于對照組,而SOD水平較對照組高,且術后6 h、12 h、24 h、48 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CK-MB、cTnI、MDA、SOD水平比較(±s)
射頻消融手術的原理是通過釋放射頻電流對心肌組織產生熱效應,引起心肌組織脫水、干燥、凝固、壞死,從而破壞心律失常起源點,是一種有創治療手段,不可避免地會引起病灶及周圍心肌組織損傷。心肌損傷后血液中的心肌酶學標記物升高,且含量與心肌損傷程度呈正比,可用于評價心肌損傷嚴重程度及藥物對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CK-MB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因檢測成本低,速度快,目前臨床應用廣泛。cTnI僅存在于心肌細胞中,血清中cTnI升高是心肌細胞受損的特異性指標。近年來研究發現,血清cTnI的濃度比其他心肌酶類對于心肌損傷診斷的敏感性高且特異性強,即使少量心肌壞死也可以準確檢測[3]。
本研究通過連續動態監測RFCA前后血清cTnI及心肌酶學變化,發現術后 CK-MB和cTnI改變符合心肌損傷后心肌酶學標記物的動態演變規律。
既往的研究已證實心肌損傷與氧自由基及其介導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有關[4]。射頻消融電流引起心肌組織壞死,繼而引發壞死區域及其周圍的炎癥反應,使氧自由基產生增加。MDA是脂質過氧化物生成氧化物的最終分解產物,其含量反映機體細胞過氧化程度,也間接反映細胞受自由基攻擊的嚴重程度。檢測MDA水平可反映機體內脂質過氧化的程度,間接反映細胞受損的程度。SOD是氧自由基清除劑,能夠清除氧自由基從而阻礙活性氧的產生,保護細胞正常功能。SOD能清除氧自由基,保護細胞受損,因而SOD水平高低間接反映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5-6]。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MDA含量降低,SOD含量高于對照組,提示曲美他嗪可以提高體內抗氧化系統對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使體內氧自由基減少,從而起到心肌保護作用。曲美他嗪化學名為1-(2,3,4-三甲氧芐基)呱嗪鹽酸鹽,是一種優化心肌能量代謝的抗心肌缺血藥物。來自臨床和實驗室的研究報道表明,曲美他嗪通過改變心肌細胞的有氧代謝途徑,提高三磷酸腺苷(ATP)生成效率從而保護線粒體的結構及功能,可以直提高心肌細胞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在細胞水平發揮心肌保護作用,但不影響血流動力學。目前曲美他嗪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療,亦有一些最新的報道顯示其在冠脈血運重建術中應用具有心肌保護作用[7-8]。然而對RFCA術后心肌損傷的保護治療報道少見。本研究結果提示,曲美他嗪可減輕射頻消融術中的心肌損傷,機制可能與提高機體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有關。
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的單中心前瞻性研究,觀察了曲美他嗪帶來的臨床指標改善,初步探討了其可能機制,然而要進一步評估曲美他嗪在室上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術中的心肌保護作用及機制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1] 蘇恩本,張馥敏,徐晉丹,等. 室上性心動過速行射頻消融術后的心肌損傷監測[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9,27(3): .
[2] 張佳斌,李學文.射頻消融前后心肌損傷標志物的變化[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3):379-380.
[3] 李盤,周靜,高峰. 心肌損傷物的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2014,5(20):1747-1750.
[4] Kaminski KA,Bonda TA,Korecki J. Oxidative stress and neutrophil activation-the two keystones of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2(1):41-59.
[5] Allard A.Breath alkanes as a maker of oxidative stress in different clinical conditions[J].Free Radic Biol Med,2000,28(6):880-886.
[6] Shuvaev VV,Han J,Tliba S,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argeted delivery of SOD to endothelium:mechanism,synergism with NO donors and protective effects in vitro and in vivo[J]. PloS One,2013,8(10):e77002-e77011.
[7] 趙志宏,何并文.曲美他嗪對心臟保護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0,7(22):9-10.
[8] 許曉晗,張維君,周玉杰,等.曲美他嗪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相關心肌損傷及術后左心功能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3):205-209.
(本文編輯郭懷印)
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院(湖北黃石 435000)
殷旭光,E-mail:418351615@163.com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04.039
1672-1349(2016)04-0445-03
201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