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山,賈道全
軍民融合提高現代戰傷救治效果的思考
鐘 山,賈道全
軍民融合;戰傷;救治
從阿富汗戰爭、科索沃戰爭、海灣戰爭呈現的情況看,世界上許多高新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使軍隊武器裝備、編制體制以及作戰樣式等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是現代武器的精密度高、火力強、殺傷作用大,加之各種新概念武器的涌現,如激光、微波、次聲、失能、高動能、基因、氣象武器等,以及核化生武器的危險,導致了未來戰傷的傷情、傷勢更加復雜,各類復合傷更多見,對我國在未來戰爭條件下如何快速有效地實施戰傷救治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由于我國所處的亞太地區是國際矛盾的集中區,我國周邊領土、領海爭議多,國際敵對勢力為了轉化其國內政治、經濟矛盾,也不斷加強對我國的軍事威脅,加之國際國內極端恐怖分子和分裂勢力的破壞,使得我國的和平建設受到極大的威脅,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斷加大。因此,我軍應從指揮體系、管理體制、救治理念等方面積極探索未來戰爭中戰傷救治的新理論、新方法、新形式[1],以不斷提高戰傷救治效率和質量,為保障部隊戰斗力提前做好準備。怎樣應對突如其來的現代戰爭?怎樣通過軍民融合提高戰傷救治的最大效能?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是我們面臨的最大難題,也是亟待探索解決的關鍵問題。為此,筆者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應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對我國面臨的戰爭威脅的宣傳力度,使全社會充分認識到戰爭威脅的嚴重性、緊迫性,樹立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戰備意識,從思想上和行動上積極投身國防戰備建設,提高全民的戰備意識,防止長期和平環境下產生的懈怠。(1)加大對各種高新武器及其殺傷性、殘酷性的學習和認知,尤其是對這類武器導致的人體損傷防治的研究,要做到全民普及。為此,建議國家集中相關專家,從上至下、以點至面開展全民培訓,末端延伸至社區村組,力爭使國民受訓率達到85%以上,確保一旦戰爭爆發,全民能夠切實防范及正確救治現代武器傷害[2]。(2)國家應著力培養現代武器傷救治專家人才,提供專項基金,設立專門的研究基地,加大對各種現代武器傷的救治研究。(3)軍隊及地方醫學院校的教材均應增加現代武器傷救治的章節內容,同時對在校學生安排一定的培訓課時和模擬訓練,并要求達到一定的考試學分。(4)各軍隊醫院及地方高等級醫院,應將現代武器傷處置列為實習學生及規培生必修課內容,制定相應的出科考核標準。
2.1 建立完整實用的軍地聯合指揮體系 平戰結合,統一指揮,戰時軍方主導,平時地方主導,明確分工,做到有條不紊地展開戰傷及災害救援工作。
2.2 完善地方各級政府應激保障體系 地方各級政府在現有綜合應急保障體系基礎上,各級應急救援隊伍在應對各種災難救援訓練中,應增加現代武器損傷救治訓練內容,如止血、包扎、搬運、轉送、快速檢傷、生命支持等,尤其核彈、生化武器、激光武器防護等,以應戰時動員之需。
2.3 制定高效實用的救治指南和標準 目前軍隊和武警部隊各醫院,軍師、旅、團各醫療機構均已組建應急救援隊伍,除開展戰傷救治訓練外,還需培訓戰地救護、檢傷分類、傷員洗消等,同時也要培訓災難救援相關內容,借鑒外軍現代戰傷救治的先進經驗,結合我軍的實戰特點,制定高效實用的救治指南或標準。
2.4 建立健全軍地兩套救治體系 按統一的培訓內容施訓,按統一標準考核,以便實現戰時軍用,平時民用的聯動協同效果。制定針對各種現代武器導致不同傷情的詳盡的急救預案和處治流程,規范和提高戰傷救治水平。
2.5 加強培訓對各種新式武器戰傷的救治能力 加大對社會民眾防護核化生及激光、次聲武器等的全民培訓演練,注重加強軍隊官兵、地方民眾自救互救知識培訓演練,提高全民的防護意識和自救呼救能力。
針對現代戰爭傷亡救治的殘酷性,既要珍視生命,尊重生命,更要理性救治,盡可能獲取救治效能的最大化,應避免以較大的人力財力投入,做無效的救治。而應以較少投入,爭取救治效率的最大化。故作為戰場一線救護人員,要能夠快速檢傷評估,分類救治,尤其是對心跳呼吸停止的傷者,區別處置,有救治希望的現場救治,救治希望困難的,待病情穩定后后送醫院救治。要積極地將現代臨床疾病診療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等盡快應用到戰傷救治的訓練和實戰中去,如將臨床路徑引入戰傷急救中[3],以不斷提高戰傷救治的效率,減少傷病的減員率和致殘、傷亡率。
針對現代戰爭多元化、立體化特點,戰傷救治已無前線后方之分[4],故應根據實際戰況多部位設置救治點位,各點位間加強縱橫聯絡,互通信息,做到前接后送有序進行。急救設施設備也應不斷更新,將高效、便捷的救治設備裝載在大型防彈救護車中,便于開始機動和展開,其功能相當于野戰醫院前移。此外,立體用好空中及海上緊急救治系統,并根據戰場實際及傷員流分布特點,除設地面醫院外,利用好人防工程,設地下醫院,在提高傷員救治效率的同時,提高醫療救治機構的自我保護水平。如果需要,還可以動員地方醫療衛生機構作為戰傷救治場所,集中全社會優質醫療資源,全力投入戰傷救治之中。
總之,現代戰傷救治關乎國計民生,涉及國家政策制定、財政投入、軍隊及地方聯合實施、全體公民積極參與,并且需要較長時期的理念轉變、知識更新等環節,需要走軍民融合之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Introduction To Tac 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EB/OL].www. naemt.org/Education,Accessed2012-05-15.
[2]黎檀實,付小兵.戰場戰傷救治——從理論到實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5,40(12):943-945.
[3]賈俊峰,袁慧欣,趙建國,等.急救臨床路徑應用于戰傷早期救治的探討[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14,2(3):144-146.
[4]黎檀實,付小兵.戰場戰傷救治——一場救治理念的革命[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5,40(11):862-864.
讀者·作者·編者
本刊有關文稿中法定計量單位的書寫要求
本刊法定計量單位具體使用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 《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天)。應改為ng/(kg.d);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不應多于1條,如ng/kg/min應寫為ng/(kg.min)的形式;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首次出現不常用的法定計量單位處用括號加注與舊制單位的換算系數,下文再出現時只列法定計量單位。人體及動物體內的壓力單位使用mmHg或cmH2O。正文中時間的表達,凡前面帶有具體數據者應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時、分鐘、秒。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母。
R 826.1
A
1004-0188(2016)10-1217-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6.10.050
2016-07-25)
610011成都,成都軍區機關第一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