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思慶,曾尚梅,羅滿娟
(新化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湖南婁底417600)
圍術期氧氣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術中的應用
彭思慶,曾尚梅,羅滿娟
(新化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湖南婁底417600)
目的探討圍術期氧氣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全身麻醉腹部手術患者肺部感染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該科進行氧氣霧化護理干預的老年全身麻醉腹部手術患者85例作為觀察組,選取2014年1~6月未進行氧氣霧化護理干預的老年全身麻醉腹部手術患者65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術后5 d咳嗽咳痰情況和肺部感染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咳嗽咳痰發生率(30.6%)顯著低于對照組(49.2%);肺部感染發生率(24.7%)顯著低于對照組(41.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圍術期氧氣霧化吸入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老年全身麻醉腹部手術患者的呼吸道癥狀,降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
腹部/外科學;氣霧劑;氧;麻醉,全身;肺炎;感染;護理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可使呼吸道開放,使鼻腔、口咽部失去了濕化、防御的生理作用,氣管導管使上呼吸道屏障功能減弱,插管容易損傷呼吸道黏膜、影響纖毛活動,使細菌容易隨口咽分泌物經聲門進入下呼吸道,并在肺部生長繁殖[1-2]。腹部手術后患者因切口疼痛、腹脹等因素影響痰液的有效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機會。我國老年人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發病率高,全身麻醉可使COPD患者發生氣道炎癥,導致黏膜水腫、腺體分泌增加,更加容易導致肺部感染[3]。因此,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降低全身麻醉腹部手術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科采用圍術期氧氣霧化護理干預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科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作為觀察組,包括擇期手術和急診手術共85例,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齡60~85歲,平均(68.5±8.7)歲。腹部手術種類以肝膽疾病和肛腸疾病為主,其中有28例患者行急診手術,擇期手術57例。同時選取2014年1~6月本科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作為對照組,包括擇期手術和急診手術共65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齡62~83歲,平均(66.3±7.6)歲,其中腹部手術種類以肝膽疾病和肛腸疾病為主,其中有21例患者行急診手術,擇期手術4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是否急診手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護理干預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氧氣霧化治療。擇期手術術前3 d和術后3~5 d予氧氣霧化,急診手術術后3~5 d予氧氣霧化。氧氣霧化方法:采用布地奈德1 mg聯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7.5 mg加10 mL生理鹽水注射液,通過藥物霧化器接上氧氣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氧流量7 L/min,每次霧化吸入治療時間為20min,治療結束后,幫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每天治療2次。
1.2.2觀察指標以每天咳嗽次數約為5次以上作為咳嗽標準,并觀察痰液性狀,米湯樣或白色泡沫樣痰液屬于輕度黏稠痰液,外觀黃白色但較易咳出為中度黏稠痰液,黃色膿痰不易咳出為重度黏稠痰液。肺部感染影像學表現為肺部感染、肺不張和(或)胸腔積液,診斷根據患者體溫、咳嗽咳痰、氣急等臨床癥狀,血常規,胸部X線片、胸部CT等影像學檢查以明確。比較兩組患者術后5 d咳嗽咳痰和肺部感染發生率。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術后5 d咳嗽咳痰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5 d出現咳嗽咳痰癥狀26例,無咳嗽咳痰癥狀59例,咳嗽咳痰發生率為30.6%;對照組術后5 d出現咳嗽咳痰癥狀32例,無咳嗽咳痰癥狀33例,咳嗽咳痰發生率為49.2%。觀察組咳嗽咳痰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0,P=0.02)。
2.2兩組患者術后5 d肺部感染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5 d發生肺部感染者21例,無肺部感染者64例,肺部感染發生率為24.7%;對照組術后5 d發生肺部感染者27例,無肺部感染者38例,肺部感染發生率為41.5%。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0,P=0.03)。
老年患者臟器儲備功能低下,多伴慢性心肺疾病,耐受手術能力差,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術后并發癥以肺部感染最多見[4]。有些老年患者有長期吸煙史,可合并COPD,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可誘發COPD急性發作,一旦有肺部感染等因素的刺激,可誘發病情急性加重,甚至發生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腹部手術后患者因切口疼痛,不愿咳嗽排痰,術后如果腸蠕動未能及時恢復,患者容易出現腹脹,導致咳痰無力,呼吸深度變淺,甚至出現氣促不適,可導致呼吸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因而要極其重視老年患者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術后肺部并發癥的防治,其中有效化痰,幫助患者排出痰液是術后肺部感染防治的關鍵。本科自2014年7月以來,對老年全身麻醉下腹部手術的患者,擇期手術術前3 d開始氧氣霧化,術后當天開始繼續氧氣霧化3~5 d,急診手術自術后當天開始采用氧氣霧化3~5 d。與既往1年前未行氧氣霧化的老年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術的對照組患者相比,氧氣霧化吸入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咳嗽咳痰癥狀發生率、肺部感染發生率明顯降低,提示圍術期氧氣霧化吸入護理干預能顯著減少患者呼吸道癥狀,降低肺部感染等肺部并發癥發生。
霧化吸入是呼吸科常用的治療方式,通過霧化吸入的給藥方式,將化痰藥、激素等藥物霧化吸入患者氣道,經氣道黏膜吸收后作用于局部而發揮作用[5]。布地奈德是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其能增強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溶酶體膜的穩定性,抑制免疫反應和降低抗體合成,使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的釋放減少和活性降低,并能減輕抗原抗體結合時激發的酶促過程,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和釋放,從而減輕平滑肌的收縮反應。鹽酸氫溴索屬于呼吸道潤滑祛痰藥,可分化裂解痰中黏多糖纖維,稀釋痰液,抑制支氣管黏膜酸性糖蛋白合成過程,降低痰液黏稠度,也具有呼吸道局部抗炎作用。有研究報道,術前鹽酸氫溴索霧化吸入可降低胸外科患者術后咳嗽、痰液黏稠度,促進排痰,降低了肺部并發癥發生[6]。既往臨床上常用的空氣壓縮霧化器霧化吸入時,由于其起霧量較大,對患者的呼吸道刺激性較強,容易引起咳嗽,且治療時患者可能存在氧氣吸入不足,腹部手術后患者耐受性差。本科采用氧氣霧化吸入護理干預措施,有效避免了上述缺點,患者術后耐受性良好,沒有因氧氣霧化吸入導致的劇烈咳嗽和低氧血癥發生。
在氧氣霧化吸入護理干預中,部分患者因年老反應慢,或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響,無法正確理解和掌握氧氣霧化吸入方法,需反復多次的講解和示范,并在家屬的幫助下完成氧氣霧化吸入。一般擇期手術術前3 d開始氧氣霧化吸入護理干預,使患者有一個理解、熟悉和掌握的過程,絕大多數的患者能接受。而急診手術后患者有時因刺激性咳嗽、疲憊、憋氣、藥物異味等而拒絕吸入,但只要耐心講解和示范,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一般均能順利實施。在氧氣霧化吸入過程中取得患者配合極其重要,使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合適的呼吸頻率,手持霧化器,緊閉口唇,深吸氣后盡量屏氣5 s,使藥物充分到達終末氣道,提高霧化效果。
[1]巫香球,趙明紅.口腔護理預防氣管插管全醉術后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1):2215-2216.
[2]黃曉霞,袁海軍,杜光生.氣管插管全麻術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況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8):1583-1584.
[3]張慧,黃焜,宗志勇,等.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患者肺部感染現狀[J].華西醫學,2012,27(12):1910-1913.
[4]馬念芳.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療及臨床護理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5):1355-1357.
[5]武文文,盧根娣.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氧流量調節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6):1969-1971.
[6]杭琤,劉希紅,巢紅芳,等.持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預防肺切除術后肺部并發癥[J].護理學雜志,2010,25(7):73-7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9.049
B
1009-5519(2016)09-1401-02
(201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