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惠,劉善庭(.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二病區,河南新鄉45300;.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河南鄭州450000)
心臟內科臨床實習生培養策略
王學惠1,劉善庭2
(1.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二病區,河南新鄉453100;2.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河南鄭州450000)
【提要】心臟內科臨床實習教學是實現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臨床技能的教學階段,是理論向實踐的轉化,是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是學生向醫生的轉化,是培養心臟內科臨床醫學生臨床技能的最為重要的環節,是成為一名合格心臟內科臨床醫生的必經階段。根據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的專業特點,針對當前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的特點,特別強調心臟內科實習生3種能力的培訓,即實戰化的臨床思維能力訓練、規范化的操作技能養成、人性化的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教學效果。
心臟;內科學;臨床實習;學生
臨床醫學是專業性、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在培養合格的臨床醫學人才過程中理論學習是“打地基”,臨床教學是“建屋子”。實踐出真知,一切的理論知識最終是為具體實踐活動服務的,因此,臨床實習教學是整個醫學生教育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是理論教學向臨床實踐的過渡,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深化、提高、升華,是醫學生辛辛苦苦學習了很多年,終于可以親身感受到可用所學一技之長挽救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階段。
就心臟內科而言,除專業性、實踐性強外,涉及醫學知識領域面更廣,幾乎所有患者到最后均要涉及心血管系統疾病。其發病更急,病情變化更快,臨床急、危、重癥更多,突發事件更多,稍有失誤就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極易引發嚴重醫患對立、沖突,甚至群體事件。因此,作者認為,心臟內科臨床帶教工作,在整個心臟內科醫生的培養過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艱巨,標準更為嚴格,必須形成一整套完整、規范、高標準體系。這些年來,作者基于以上認識,堅持高標準、重實踐、多總結的思路,形成了一套較為有效的帶教方法。
1.1培養實習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心臟內科專業的高風險性不言而喻,生命的“發動機”一旦出現故障,后果不堪設想。在帶教過程中作者深深體會到臨床帶教工作可謂難點多、重點多、心理負擔大、處置難度大、工作節奏快。學生如果不能親身體驗,親手操作,反復練習,強化心理素質的鍛煉就不可能掌握嫻熟的實際操作技能,就不能夠走向臨床實際工作。作為臨床帶教教師必須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從心理上實現學生向醫生的角色轉換,時時要求每名學生將自己假定為一名真正的臨床住院醫師,時時想著“我是主治醫生,我應該如果處置患者的這個病狀”。帶教教師要盡可能地讓臨床實習生參與到臨床實踐中,參與到患者管理中,獨立地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發現問題,分析病例,獨立做出病情的判斷,并提出自己的處置方案。
1.2帶教教師特別要把握4個關鍵的環節[1-2]
1.2.1注重培養綜合分析能力判斷各種病情癥狀、檢驗檢查等輔助檢查報告。臨床帶教教師要以身作則,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耐心周到地詢問患者各種病情,認真填寫化驗單、檢查單,根據現有臨床資料為確診還需要進一步做哪些檢查,要結合大量臨床典型實例,一點一滴地培養學生對各種病情癥狀進行綜合分析的臨床思維習慣、正確判讀各種檢查結果、從中獲取有價值資料做出正常判斷的實際技能。
1.2.2注重培養完整、準確、精細采集病史習慣病史的完整性、準確性、精細性對患者病情的正確判斷、正確處置具有重要意義。病情了解不夠完整、準確、精細往往會造成漏、誤診。對每名患者都應仔細、規范地查體,查找病因,一絲不茍,嚴密細致,規范有度,到達通過癥狀這一表象認識到疾病的實質。
1.2.3注重訓練掌握嫻熟、規范的基本實戰操作技能心臟內科的一些診治技能,如心電圖、心音聽診、X線片等在較短時間內是很難完全、熟練掌握。作者的體會是帶教教師可從典型病例入手,解剖麻雀,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定要多給學生學習鍛煉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多練習,反復練習增加自信,養成良好操作規范。心臟聽診這一技能是心臟內科臨床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重點。怎樣在較短時間內達到熟練、準確地掌握聽診技能呢?如果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聽診時引導學生復習相關基礎病理生理、心臟血流動力學等知識,了解雜音產生機制,那么在聽診練習時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4注重培養熟練掌握心血管系統疾病常用藥物作用機制及用藥原則作者認為,帶教教師一定要結合典型用藥案例多提問,多講解,多檢查,要使每名實習生熟練掌握不同藥物使用的適應證、禁忌證、常見不良反應等,要使學生掌握如何根據原發病、病因、誘因及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藥物治療方案。
1.3重視實習生臨床思維的培養[3-4]思維是行動的先導,實習生具有良好臨床思維習慣很重要,臨床思維需要通過各種“實戰”來培養。作者在培養學生臨床思維中做到了5個“實”:(1)強化床邊的“實例”教學,要求每名實習生積極參與;(2)強化“實例”的專題討論會,要求實習生必須參加疑難病案、介入術前病例、死亡病例等討論;(3)強化醫療差錯、醫療事故“實例”的分析與討論,要求實習生必須參加這方面的討論,并且要發表自己的意見;(4)強化專題“實例”系列學術講座,要求每名實習生積極參與進來;(5)強化應用循證醫學證據指導臨床實踐,多以“實例”指引臨床思維習慣,臨床實習必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處置的能力,因為一旦進入實際工作,心臟內科醫生第一時間的快速、準確處置能力,隨時均會挽救一個生命。
2.1培養實習生醫患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現代醫學提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模式,要求從患者的整體性出發全面地認知、治療疾病。這種醫療模式要求醫生要關愛患者,關注社會,強調技術治療、服務關愛并重。這種新的醫療模式符合現代醫療發展方向,也對臨床醫學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者統計調查表明,5成以上的醫患矛盾是由于醫患溝通不暢造成的,而由于診治水平不夠引發的糾紛不足2成。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發病急、病情變化塊、危重患者多,患者及家屬心理負擔很大,醫務人員心理負擔也很大,臨床醫生必須掌握必要的醫患溝通能力,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避免誘發醫患嚴重的對立、沖突。因此,心臟內科臨床醫生不僅應掌握醫學知識、技能,還要掌握醫患溝通技能,以適應患者需求,適應當前醫療實際形勢的需要。
2.2培養實習生醫患溝通技巧方面,應注重3個環節[5-7]
2.2.1掌握必備的知識歐美等發達國家醫學院校很重視臨床醫學生良好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醫學院大都開設了醫患溝通藝術等一系列課程。而當前我國醫學院校很少開設這方面的課程,對此重視不夠,甚至很多院校都沒有列入選修課程。但臨床實踐又迫切需要這種能力,因此,這就要求臨床帶教教師在帶教過程中必須給實習生補上這一重要課程,傳授必備的醫患倫理、醫患溝通藝術、情商教育及如何告訴患者壞消息等方面的原則、知識和經驗,并且以這些基本的原則、知識、經驗為指導,將培養實習生的醫患溝通能力滲透到每一個臨床教學環節中。
2.2.2以身作則樹榜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稱職的帶教教師一定會對臨床實習生產生良好的影響。臨床帶教教師在指導醫學生學習時其耐心細致、一絲不茍、謙虛謹慎的敬業精神,對患者熱情禮貌、真心實意的服務態度會自然而然地傳授給醫學生。
2.2.3培養良好的自信心培養實習生自信心是建立在多次實踐基礎之上的,實習生如果有了成功的體驗,很快就能建立工作的自信心,畢竟經過多年艱苦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經過一例例實際診治的體驗,實習生已經基本具備了診治、處置病情的能力。在帶教工作中作者發現,確實有很多實習生剛到臨床時大多數均不敢自己單獨多接觸患者,自信心明顯不夠,生怕一不小心說錯了話,引起患者不滿,引起糾紛。但與患者進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每一例來治療疾病的患者都期望醫生能夠向自己的親人、朋友那樣對待自己,實習生如果能夠經常與患者交流,態度上熱情一點,講解詳細一點,服務周到一點,感情上誠懇一點,一般情況下很快就能取得患者信任。如果不與患者交流,就不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癥狀況、治療進展狀況、心理情況等,更容易讓患者產生焦慮、不信任、對立等負面心理,不信任、不配合治療和護理,進而嚴重影響醫療質量,也會種下醫患對立、沖突的種子。因此,帶教教師讓學生樹立自信心的辦法就是要多鼓勵實習醫生與患者交流,多強調、多示范、多鼓勵、多表揚、多打氣,使實習生建立起“與患者多交流也是治療的一個重要部分”的觀念。要少批評、少泄氣,特別是當學生講錯話時教師要避免當著患者的面指出。
3.1培養實習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心臟內科臨床實習生,初進臨床時心中一定會存在“救死扶傷”的美好理想。但現實就是現實,當前是法治社會,行醫也要適應法治社會的要求,依法依規行醫,讓治療行為符合醫療規范、符合法律規范,既是對患者負責,也是對主治醫生自身負責,特別是在當前醫患關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心臟內科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因為危重患者多,患者隨時都會出現不測,失去生命。作者在帶教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很多實習生對如何處理好這種尖銳問題感到不知所措、心生恐懼。加之,當前社會不斷出現的“醫鬧”事件,有關職能部門又處置不力,許多學生也因此有了放棄在心臟內科工作的想法。作者認為,在當前必須讓實習生建立依法依規行醫意識,認識到醫生與患者的關系不僅是倫理、道德的關系,更是一種合同、法律關系。如果在當前醫患關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不能使實習生具備良好的依法依規行醫的意識,只要出現一次比較嚴重的醫療糾紛就完全可能使國家辛辛苦苦培養了多年的心臟內科醫生失去繼續行醫的熱情、職業的榮譽感。因此,作者認為,帶教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實習生進行醫療法律、醫療糾紛防范等醫療安全教育培訓,使實習生充分認識當前極為不正常的醫患關系的現狀,樹立起依法依規行醫的意識,一定讓學生明白尊重患者知情權、選擇權的重要性,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使自己的醫療行為符合法律法規和醫療規范的要求,努力避免、減少醫患對立、沖突的發生。
3.2在帶教過程中注意要做到以下幾點[8-10]
3.2.1培養法律法規意識在帶教過程中帶教教師讓實習生多了解《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內容,各種衛生法規、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各種診療操作常規等,要經常提醒、考查學生這方面的知識,努力使學生養成一切醫療行為要符合醫療規范的法律法規意識。
3.2.2規范診療行為帶教教師要經常結合典型案例,講解不按規范操作帶來的嚴重后果,要時時提醒實習生嚴格履行醫患雙方約定或法律規定的義務,堅決避免侵犯患者應有的正當權利。要嚴格要求實習生,必須一絲不茍地履行醫生對患方進行問診、查體、作出初步診斷、實施治療、及時轉診等義務,嚴格要求學生必須保證患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個人隱私權、人格尊嚴權等權利不受侵犯。
3.2.3規范醫療文書養成規范書寫、完整保存醫療文書的習慣,對于每名臨床醫生來講均很重要,也是臨床醫生法定的義務,一切醫療行為都要規范地見于醫療文書。帶教教師要經常性檢查實習生的各種醫療文書,培養實習生良好書寫記錄的習慣。
總之,臨床實習帶教是心臟內科教學的重點,是學生進入臨床工作的最關鍵一步。帶教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心臟內科臨床實習帶教的特點、面臨的困難,擅于結合典型實例,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實習生在醫療實踐活動中增長業務技能和本領。帶教教師還要充分認識當代社會的特點及發展需求,既是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也是為了保護從業者的正當權益,還要努力使醫學生具備很強的法律法規意識,具備良好的醫患溝通與交流技巧,這也是當代醫學生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與醫療專業技術的學習一樣重要,不可偏廢。這樣培養出的醫學生才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真正地適應當今社會的心臟內科臨床醫生。
[1]胡澤平,王邦寧.PBL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實習生教學查房中的應用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2):297-299.
[2]方玉強,李濤,張曄.新型醫療條件下提高實習生心內科臨床技能的方法[J].醫學教育探索,2009,8(12):1555-1557.
[3]丁烈.淺析臨床實習生思維模式的構建與培養[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2):140-141.
[4]董軍亞.如何培養心臟內科實習醫生的實踐能力[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2,21(4):290-291.
[5]胡建華,華小麗,李華波,等.在內科臨床實習中培養醫學生循證醫學思維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1):41-42. [6]胡建華.循證醫學在內科臨床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06,23(1):46-47.
[7]譚元珍,傅凌峰.重視醫學生操作技能訓練培養合格醫學人才[J].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17(2):149-150.
[8]魏廣和,程剛,張金國.醫學生臨床實習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醫學教育探索,2005,4(4):262-263.
[9]李國建.關于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5,18(4):8-9.
[10]彭紅,陳立章.運用合作原則培養醫學生的溝通能力[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7,17(19):2425-2427.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6.059
C
1009-5519(2016)06-0945-03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