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霄翊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 100144)
?
人情化于當代設計領域的體現
段霄翊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 100144)
摘要:人情化理論是由現代主義設計大師阿爾瓦.阿爾托提出,最早應用在他倡導的人情化建筑方面。在提倡功能主義,少即是多,過多關注功能和簡約的形式,從而導致大部分設計標準化卻略顯冷漠的環境下,他提出了人情化建筑理論,認為設計應該關注人們的心理感受,工業化和標準化應該為人服務,適應人們的精神需求。在保持簡約實用的同時,將民族化注入其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并與自然和諧統一,開辟了芬蘭現代主義設計的新局面,他的人情化設計理論在未來的眾多設計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有很好的體現。接下來將就人情化理論,在建筑、公共設施以及包裝設計方面的影響進行討論。
關鍵詞:人情化;精神需求;自然;建筑;公共設施;包裝設計
1人情化理論
“不管是哪一種社會體制在全世界或部分地區流行,在不引起個人自由和共同利益的沖突的情況下,都需要一種柔和的人性色彩將社會、城市、建筑,甚至機械制造的最微小的物品融合成一種正面的東西投注于人類心理。這些追求圍繞建筑學展開,已達到我們現在或以談論一種新的、更廣泛的建筑學目標的時候,涉及整個世界和其文化危機。我們或者可以說;我們現在達到了這樣的階段,建筑學已重新獲得了它在舊日古典文明中享有的地位。”阿爾瓦.阿爾托曾經如是說。
人情化設計應當是設計以人為核心,全面考慮人的精神和物質需求,以心理為圓心,生理為半徑,建立人與物之間的和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綜合平衡服務于人的機能,保護人的健康,進而提高銷售率和生活質量。在現代設計中,強調環境的保護,資源的再利用,強調人情化,以人為本。具體包括傳統設計中的人體工程學,符合人的生理和身體尺度,人的感覺器官的舒適度,還包括人的精神需求。
在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在不斷進步的環境下,人們對于環境的要求已經超越了簡單的“生存需要”,而是“享受生活”,這時候建筑、工業產品已經不是簡單的庇護所或者使用工具,而是一種能夠滿足人方面需求的空間和媒介。那么為人的需要服務,滿足人的精神需求,以人為本的人情化理論不僅是在建筑設計方面,在其他設計領域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人情化理論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阿爾瓦的建筑作品開啟了人情化建筑的趨勢和局面,在他本人的作品中,人情化方面體現最為深入的作品即為帕米歐療養院。
阿爾托認為治療環境是醫師和建筑師共同作用的結果,他們都對治療起直接的作用。阿爾托總是把“小人物”的利益作為衡量建筑的標準。在設計中每一個細部處理都是從環境與生活出發,尊重醫生的意見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同時結合自己在醫院的親身體驗。因此他在設計著名的帕米歐椅時沒有按照工業生產的標準或者審美的要求,而是從如何使病人的呼吸更順暢更舒服的角度設定椅子的彎曲程度。
整個建筑依地勢起伏鋪開,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平面大致成長條狀由通廊連接,各條之間不相互平行,表現出功能和自由結合的風格。最前排是病房,共七層,朝南略偏東,可容納290張床位,每間病房住兩人。公共走廊則朝北。東端是日光室和治療區,朝向正南與主樓成一定角度。主樓屋頂是平屋頂,一部分作為花房。第二排建筑高四層,為不受前排的光線遮擋,不與主樓平行,一層為行政區,二三層為醫務院,四層是餐廳和文娛閱覽室。第三排是單層,設有廚房、鍋爐房、備餐間和倉庫等。整體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長條玻璃窗重復排列,干凈簡潔。最底層采用黑色花崗巖,和白色墻面形成強烈對比。陽臺的玫瑰色欄板使得建筑簡潔的線條充滿跳躍的動感。室內采用淡雅的色彩,充分考慮到病人的起居需要,不單純追求理想化和抽象化的造型模式,大大擴展了功能主義的含義。
阿爾托如此描述帕米歐療養院:“建造這座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作為治療的工具。治療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有一個完全安靜和平的環境,房間的設計完全考慮到病人的感受:頂棚的顏色溫馨;布置燈光照明時,避免病人在臥床時產生眩目;在頂棚上設置暖氣;自然風通過高窗進入室內;水從水龍頭里流出時沒有噪聲,確保不會影響到隔壁。”
設計師對用戶使用環境下的種種思考,從生理到心理,細致入微,無一不是對“病人”以及“療養院”這樣特定的人群和環境而進行的考慮,在千篇一律的建筑中,阿爾托用這樣的方式為冷漠的建筑注入了人情味兒,而這也是當代建筑甚至中國現代建筑應當學習和借鑒的地方,這種人情化的設計應當深入到設計的核心。
3人情化設計在公共設施中的體現
談及城市規劃的人情化設計,基于所學專業角度,對于城市規劃中公共設施設計有所體會。在此以公共候車站、路鐘、公用電話亭和路標為例進行探討。
3.1公共候車站
公共候車站由座椅標準的候車亭一般由站臺、信息牌、頂蓋、隔板、支柱、夜間照明、座椅等幾部分組成,但在設計中可以根據地段條件靈活設計。公共設施人性化設計的要素包括環境因素、人為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設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設施的人性化表現,包括安全性、美觀性、舒適性、材質感、識別性、和諧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金屬的椅子與站牌突出的避雨檐形成很好的視覺平衡搭配,沒有那排光滑蹭亮的椅子,由于公交站的避雨檐向前突出,整個重心好似象前傾一般。簡潔明快的設計思想滲透在整個設計中,從材質的選擇、功能的組合都選擇了最能體現產品簡便風格。符合人機工程,具體尺寸符合人們使用,能達到緩解疲勞的目的,做到充分體現為人而設計。
3.2路鐘
在國外路鐘是常見的,如能在公交站牌處設置路標會給人們帶來更多方便。盡管現在能記錄時問的隨身工具越來越多,從手表手機,到商務通甚至小型計算器都可以記錄時間,但這并不影響歐洲街頭路鐘的設置。此外,在方便路人查看時間的同時,其也兼帶宣傳了與路鐘設計結合在一起的廣告。這種方便中刊登商業廣告的方式,其傳播效果和受眾記憶度也是相當不錯的。
3.3公共電話亭
公共電話亭在城市中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中國紅為標志色、以花轎符號為特征的公用電話亭,成為街頭一道靚砸的風景線。電話亭里安裝觸摸式電風扇,每次觸摸就能享受5分鐘的涼風送爽;亭內特意設計了一個有傾斜角度的金屬靠墊,讓使用者更舒適:45度的臺板方便隨時記錄;兩端的掛鉤則可用于掛背包、掛傘。還可以免費撥打114號碼查詢百事通指路等信息,均免收信息費。有的還具備了上網聊天的功能。新型公用電話亭成為裝點市容和體現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元素。同時也體現獨特的城市品位。
3.4路標
路標,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識別性能也不是很高,路標上也沒有東南西北的指示、更不用說用N、s、W、E等英文符弓了。標識牌是城市環境信息的媒介,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舒適和便利。
以上所舉到的那些能體現人性化設計的城市環境設施設計,盡管在整個城市建設中顯得那么渺小,但是城市中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公共設施,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情味而變得美麗,對細節的考慮程度某些方面體現了設計為人解決問題的深入程度。
4人情化設計在包裝設計中的體現
西方近現代包裝設計發展史從19世紀50年代彩色印刷推廣開始經歷維多利亞時期到20世紀初主張新藝術運動。貫穿這一時期的主要設計特征是為權貴服務是局限的人本思想,整個社會,人民大眾并不曾享用設計。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后,由包豪斯發起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具有簡潔、反對裝飾、強調功能性、理性的,為人民大眾服務的特點,這一時期的設計思想充分的體現了以最廣泛的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的人本主義思想,并伴隨大工業時代快速席卷全球,逐漸演變為一統天下的國際主義風格。米斯·凡·德羅提出“少即是多”的原則所指的是建筑設計,但相同樣應用在包裝設計領域上,這一時期的包裝設計構圖簡單,色彩中性化、高度功能化、非人性化,甚至可以為了達到功能的要求而犧牲設計美。
但當人們長久處在單調劃一、無人情味的環境中,便開始厭倦這種過于冷峻、理性的風格,為適應消費者日益變化不斷增長的需求,有些設計師便開始擺脫這種設計思潮的束縛,探索追求裝飾的、變化的、傳統的、富于人情味的包裝色彩,形式,符號表現形式。相對現代主義的冷漠,與其同一時期的斯堪的娜維亞風格則在強調功能、民主化的同時開辟了一條更加具有人文色彩、重視人性化設計的設計方向,主張真實的,感人的,以人為本,以民族為本,文化為本全新的設計理念,是包裝設計以及整個設計界改良的典范。
至今一系列強調裝飾和人情化的設計便應運而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在此以紙杯,非常可樂、星巴克咖啡和錘子手機為例進行探討。
4.1紙杯
市場上流行一種一種盛咖啡的紙杯,由于盛熱咖啡,為了防止燙手,另外配有一個瓦楞紙的護套,上面還印有一排文字,提醒顧客注意別燙傷手。瓦楞紙由于紙的結構有空隙,可以隔熱避免了燙手,并且結構很簡單,展開便是扇形的瓦楞紙,兩邊開一個開口,圈起來一插即可。如果是幾個人一起消費,考慮移動的方便,有一個簡易的紙制托盤,可折疊,可同時放四杯,很方便實用。從包裝結構上講,設計雖然簡約,但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為消費者考慮的理念。現代的包裝設計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僅僅是畫些圖案,寫幾個商品名而已的設計,從包裝結構、包裝材料、使用便利、環境的保護,特別是為消費者的考慮,已成為現代包裝設計中引人矚目的亮點。
4.2非常可樂
多年前中國國產的可樂品牌“非常可樂”,雖然這個品牌在國際化經濟的沖擊下不復存在,但當年它的包裝上鮮明的文案——“非常可樂,中國人自己的可樂!”,正是以情動人的典型案例。正如法國著名符號學家皮埃爾·杰羅斯說;“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并不是購買具體的物品,而是在尋找潮流、情感和成功的象征。”可見提高商品的情感附加值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3星巴克咖啡
星巴克公司沒有將咖啡看作是一般的功能產品,像其他咖啡公司一樣致力于銷售日用品咖啡,而是開設高檔的咖啡店,提供高雅的聚會場所,休閑場地,使之成為是地位的標志,身份的象征,并提供多樣的同類商品,把星巴克咖啡變成了一種情感體驗,使每位客人成為咖啡鑒賞家,讓消費者認為3美元一杯咖啡的高價合情合理。幾乎沒有做任何廣告,星巴克就成為成功品牌的經典案例。星巴克的產品包裝設計非常考究的,它較多地運用重色調,配以精道的純度較高的色彩,與咖啡的濃郁香醇相得益彰,再配以傳統的圖案,適當的曲線使其更加完備,而消費者享受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咖啡,而是星巴克的文化,感受星巴克情節。由此可見真正的好的品牌包裝是蘊涵感情訴求于其中的
4.4錘子手機
羅永浩在錘子的手機發布會上說:“嘗試努力去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是我們啟動這個公司的初衷。通過處心積慮地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來獲取利潤,而不是通過處心積慮地獲取利潤來獲取利潤。”然后,大屏幕上放出他在工作臺前埋首鉆研的照片,字幕閃出: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
其實,在錘子孕育的兩年里,包括羅永浩在內的很多人從來不把它僅僅一部手機而已。從一開始,它就被賦予了某種價值觀,或者說,“情懷”。這一直是重要的附加值,甚至超過了產品本身。
結束語
人情化元素在建筑設計,產品設計以及包裝設計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豐富了設計的表情,增加了親切感,充分發揮了設計作品的個性魅力,能準確迅速地傳達商品的信息,正確引導消費,喚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感和心理滿足感,并最終提高產品和設計的競爭力。今天的社會是信息化、商業化的時代,也是一個以消費者的需要為導向的時代,將情感融入到設計的核心中已成為各個領域必然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約蘭·希爾特.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精品.中國建筑出版社,2005.
[3]阿爾瓦·阿爾托.理性主義和人,1935.
[4]克萊爾·庫珀·馬庫斯,(美)卡羅琳·弗朗西斯編著,俞孔堅等譯.人性場所(第二版):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5]揚·蓋爾,歐陽文譯.人性化的城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6]肯特(Canter,D.)著.建筑心理學入門.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8.
[7]曾景祥,肖禾.包裝設計研究[M].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50-62.
[8]曹方.包裝設計[M].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9.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005-02
作者簡介:段霄翊(1992.9-),女,漢族,安徽,碩士,北方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