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尚杰
(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發展探討
蔣尚杰
(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摘要:21世紀是信息產業的世紀,是科技智能化和高度發展的世紀。由于在網絡技術和電子工程技術方面不斷取得飛速發展,使得原本高科技化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分開的組成部分。我們需要了解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展應用的潮流和技術趨勢,不斷完善我國的電子信息工程產業和技術,更好地為建設現代化和小康社會服務。
關鍵詞: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展應用;電子技術;信息
1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展狀況
現代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已經實現了對各類信息進行高效處理和有效控制,越來越智能化和小型化,同時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包括應用于各種設備中的信息技術和信息平臺技術。如數控技術、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平臺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進入我國后,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和進步,其技術涵蓋的內容更加廣泛,并且出現了在實際應用中同其他的機電設備、信息平臺、醫療設備等先進現代化技術出現交叉融臺的技術發展趨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已經打破和超越了行業界限,形成了新的產業鏈和技術核心,所以我們必須更好地研究電子工程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并創造出更好的適合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展的環境和新產業,發展我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核心技術,提升其產品的技術含量,擴大相關產業生產規模,實現高科技化和產業化。
2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應用和重要性
信息技術作為目前科學技術領域發展最快的科技之一,它的重要性和廣泛應用性已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也是維護國家安全、顯示綜合國力的關鍵所在。國家已經明確提出:“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并將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產業做為主要產業發展,已經培育出了聯想、華為、格力、阿里巴巴這樣的世界級電子信息企業,并形成以廣東、臺灣為世界電子信息制造中心的產業集群,這是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加快發展我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重大戰略部署。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很多優秀傳統企業已經實現了企業信息公開化,并建立了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和產品研發平臺,加快了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的步伐,促進了產業的升級及轉型發展。以電子信息化技術帶動產業化技術已經成為我國工業化需求提升和轉型的著力點,不僅提升了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利用信息技術也使傳統優勢產業有所提升,使戰略性產業不斷發展,對產業的高端發展和轉型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國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高端的航空航天、高速計算機、智能機器人到低端的手機、互聯網絡、智能家電都與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息息相關。
以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規模的技術產業鏈和行業,并將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到航空航天、無線通訊、信息中心和傳統設備改造等各行業,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如神舟載人飛船、北斗通訊系統、銀河一號計算機等。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范圍雖然廣泛,先進的技術產品已經同步發展,但是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核心技術水平還是不足。我們掌握的電子信息行業的標準還較少,在電子信息工程的很多先進技術還是直接引進美歐等先進國家的成果。核心技術還受制于人,長期以往將嚴重阻礙國家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長期和良性發展,不能自主研發的技術和產品是不可能在電子信息工程的高速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已經成為時代科技發展的推動力,對國家和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水平越來越重要。
3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發展途徑
3.1優化和創造發展環境,培育創新型技術人才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是以創新和人才為主導的技術行業,人才是現代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更好的發展的關鍵因素,只有創造有利于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人才發展的環境和土壤,才能讓人才更好的發展主動性,創造出更好的產品,行業也能不斷的良性發展和壯大,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電子信息企業和行業應該創造以人為本,有利于人才發展和創新的環境,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建立企業核心技術儲備,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科學價值觀。
3.2以市場為導向,促進信息化發展和建設
要促進現代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高速發展,就要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和投資力度,拓寬技術創新投資和融資的渠道。國家應建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基金,以保證電子信息產業良性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國家應引導IT產業和移動通信產業跨越式發展,積極推廣數字電視、無線網絡、互聯網絡應用及軟件信息服務等項目工程開發,以促進產業自主創新及技術改造項目的順利進行。出臺對創新技術和企業的扶持政策,鼓勵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工程技術人員和海外留學人員創業。教育體系也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創新,不斷提高創造力,為產業輸送后備人才。
3.3鼓勵產品及服務創新,培養電子信息經濟持續增長
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要培養產業的持續高速發展,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必須加強技術產品服務創新,培育新經濟持續增長點。電子信息技術企業應加強與設備制造企業合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國家應引導企業良性競爭,加強創新,重視自主知識產權,對創新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強政府國有化產品采購比例,以增強國內發電子信息工程核心技術研發及規模制造能力,從而實現國內電子信息企業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技術儲備,不斷增強電子信息企業和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延風.我國電子信息工程發展現狀及保障措施探討.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4).
[2]郝文江,武捷.三網融合中的安全風險及防范技術研究[J].信息網絡安全,2012,(01):5-9.
[3]李國林.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探討.硅谷,2012(4).
[4]郎為民,楊德鵬,李虎生.無線傳感器網絡云連接緊急行為檢測技術研究[J].信息網絡安全,2012,(06):3-5.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169-01
作者簡介:蔣尚杰(1993.03-),男,漢,甘肅省甘谷人,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