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科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采礦工程專業的實踐
胡金紅
(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0)
“科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意識,通過針對不同年級大學生培養目標的不同,將科研融入課堂教學和相應實踐環節,通過在課堂上進行研討式教學或問題情景式教學,將學生帶入一種研究的情景中去;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將一批科研基地和教學實驗室對學生開放,使他們有了新的思想就隨時都能在實驗室動手做;對學生實行分類和按興趣選拔,讓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使本科生經常有機會接觸到科研人員,一起討論,一起體會科研的環境。該培養模式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和創造性的特征。
1“科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思路。
“科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思路為:“一條主線、四個層次、三個實踐環節、綜合能力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1.1一條主線: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創新型人才。
1.2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完成公共課和采礦工程專業的理論學習,使學生理解采礦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與知識,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實踐能力;第二個層次,完成采礦工程專業主干專業理論學習,使學生具備專業技術基本應用能力;第三個層次,根據學生就業的崗位需求和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多個專業研究興趣方向,如礦壓理論與控制方向、通風除塵方向、系統工程方向等,每個方向設置一組課程。第四個層次,高質量完成畢業設計環節,改變以往一成不變的畢業設計模式,形成適應現代化礦山的運作理念,豐富畢業設計內容,讓設計與科研相結合。
1.3三個實踐環節:狠抓見習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三個實踐環節。針對目前實踐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如實習地點聯系難、實習經費緊張、實習內容不全面、實習過程過于簡單等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如探索與實習基地合作的新模式,實現校企“雙贏”局面;實習內容和過程多元化新模式探索。
2“科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
2.1采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
采礦工程專業的建設和教學改革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與專業綜合能力為根本,針對社會對采礦工程專業人才需求的特點,依托行業、融合市場,構建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的培養模式和教學進程,深入開展課程體系的創新與建設,進一步加強與企業合作,加強產學研基地的建設,強化采礦工程技能培訓,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交流與組織協調能力、主動獲取知識能力、科學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和敬業精神,把采礦工程專業建設成為江西省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專業。
2.2采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確立。
根據“科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思路,強調科研與教學的緊密結合,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理論教學體系中,在強化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借助科研平臺,將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素材,突出理論知識對實踐的指導,加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對專業理論教學重點進行重新的分析和確定,在專業課中增設了“礦山地壓與控制”、“數值化礦山理論與實踐”、“控制爆破”等課程,增加了“礦床地下開采”課程的課時,將先進的科研技術和成果融入教學中。同時,將電工技術、礦石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和計算機高級語言等課程調為任選課程,壓縮了“選礦學”課時;開設科研引導課程,幫助學生認識科研、了解科研,掌握科研的程序和方法,增強科研的興趣和科技創新的能力。在強化專業課和基礎課教學的同時,在任選課中增設“科學研究法”、“創新理論”、“科教應用型人才孵化”等課程。
3“科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采礦工程專業的實施。
3.1大一、大二學生強化基礎學習,將科研融入課堂教學。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充分認識科研在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樹立科研與教學結合是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破傳統應試教育和狹窄專業教育的封閉模式,適時地向學生傳播科學知識、科研方法和科學思想,將最新的科研成果運用于教學,將礦山企業急需解決而已解決的科研成果運用到教學,用現實的科研成果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技、創造發明的動力,增強實際教學的效果,以科研活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掌握從如何選題到圍繞課題如何進行信息的調研、選擇、收集、分析、研究方案的制訂、實驗或研究報告的形成等一系列程序和規范。同時,教師可以結合課堂內容,給出一些綜合性或實踐性題目,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討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
3.2大三、大四強化實踐環節,充分利用科研課題資源。
利用實踐教學環節開展科研探索。采礦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可以加深和鞏固理論教學所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為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將科研內容引入實踐教學中,可以豐富和充實實驗教學內容,形成實驗方法、手段的多樣化,促進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使學生在實驗中了解本專業科技發展新動態、當前科學研究的前沿性課題和礦山企業急需解決的科研問題,并在實驗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怎樣使用先進的實驗設備,以構成學生合理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好地適應礦山企業的需要。
實踐表明,“科教結合”培養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明顯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217-01
作者簡介:胡金紅,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2012級礦業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