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莎莎
(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
宋錦研究的可觀性發展簡述和分析
賈莎莎
(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摘要:宋錦起源于宋代,發源地于中國蘇州,故稱為“蘇州宋錦”。蘇州地處太湖之濱,遍地沃野桑蠶,歷為錦繡之鄉,是我國有名的絲綢古城。蘇州宋錦色澤絢麗多彩,是由多種色彩的經緯絲線織成,質地堅柔,平整挺括。宋錦可歸納為三類,即大錦、匣錦和小錦,三類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用途。宋錦紋樣大多以幾何紋為特色,內填有花卉、瑞草或八寶。宋錦價值昂貴,制造技藝復雜多變。由于宋錦織物的經緯密度比普通織物較大,所以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抗起毛球性等。宋錦又是桑蠶絲織物,其環保綠色性也是很可觀的,一般化學纖維織物,都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宋錦在高檔消費領域有一定的消費市場和潛力,值得更好的挖掘和開發。
關鍵詞:宋錦;桑蠶絲織物;環保;綠色
蘇州是我國有名的絲綢古城和錦繡之鄉,宋錦產自蘇州,歷史悠久,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宋代,江南絲織業進入全盛時期,織錦到了宋代,主要是宋高宗南渡以后,為了滿足當時宮廷服飾和書畫裝幀的需要,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并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蘇州宋錦色澤多彩華麗,圖案精致,質地堅柔。它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藝,和其纖巧秀美、色彩古樸典雅的獨特紋樣而獨成一派。它的面料經緯密度配置合理,使綢面織紋細膩,讓其手感既柔又挺,光澤樸實耐看,層次分明有立體感。但由于它的制作價值太高,自古以來都是為最高階層人來享用的。
宋錦,可分為重錦、細錦、匣錦、小錦四類。也可歸納為三大類,既大錦、匣錦和小錦。它們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用途:重錦質地厚重精致,花色層次豐富、造型多變,主要用于宮廷、殿堂、室內的各類陳設品。細錦絲線較細、易于生產、厚薄適中,廣泛用于服飾、高檔書畫及貴重禮品的裝飾裝幀上。匣錦紋樣多為幾何小型花紋,色彩對比強烈、風格粗獷別致,一般用于中低檔書畫、錦匣和屏條裝飾裝裱。小錦多為平素和單層小型提花織物,適用于裝裱精巧的小型工藝品錦匣。
宋錦紋樣大多以幾何紋為特色,內填有花卉、瑞草或八寶。其造型是繁復多變、構圖纖巧秀美的。明清時宋錦的紋樣是以追摹宋代織錦的藝術風格為特色,色彩應用多為調和色,一般很少用對比色。現代的宋錦紋樣師,充分的領悟了組織設計、規格設計的思想,注重文化背景的滲透。在圖案上采用了滿地規矩幾何框架構造填上各種繪畫藝術的龜背、四達暈、六達暈、八達暈、球路紋等。宋錦與一般織物有著明顯的區別,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顯著的文化價值。2006年,宋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為蘇州絲綢博物館,錢小萍為唯一的國家級傳承人。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又將宋錦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宋錦的工藝決定了它的實用性,宋錦質地堅固、圖案精美絕倫。耐磨且可以反復洗滌。蠶絲具有優良的拉伸性能,真絲宋錦的耐磨性優于交織宋錦。宋錦的抗勾絲性能優良適合用于箱包制作,而且經一般染色工藝后,宋錦織物色牢度良好,滿足應用需求。由于宋錦織物的緊度較大,紫外線防護系數良好,且紫外線透過率很小,還有重緯組織的出現賦予了宋錦更加豐富的花型同時,它的物理性能也是有所提高的,所以宋錦的實用性也是無可厚非。
以上都是對宋錦的簡單性的梳理與了解。但關于宋錦我卻還有不同的認識,由于自古以來宋錦的制作材料大都屬于桑蠶絲織錦。而桑蠶絲質屬于天然性蛋白纖維,真絲蛋白里雖有色氨酸、酪氨酸這些物質,可供仿紫外線。但由于屬于天然性纖維,所以它的綠色環保性能也是宋錦織物能夠長遠發展的中要因素。
由于當今社會不斷的發展,各種化學纖維的不斷應用,雖然給人類帶來了短暫的經濟利益和好處同時,但人類卻忽略了這些化學纖維在制作過程與使用過程中所帶來的顯性環境污染,與對人類自身健康所帶來隱性的危機傷害。眾所周知,在在紡織化纖行業里,主要生產滌綸、錦綸、腈綸、氯綸、維綸、氨綸等。在對這些化纖產品生產的過程里,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排放在空氣里污染大氣環境,也會產生大量的有害廢棄物,如果不經人處理就會很容易被人排放在江河湖海或深埋于土壤里,對于水污染與土壤的污染危害是很大的,久而久之這個環境污染的問題一旦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它就會危及整個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雖然,很多化工紡織廠,對于在制作化學纖維面料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治污排污問題有了一定的相關措施。但百密總有一疏的時候,況且當今社會的環境問題已明顯的凸顯出來。由于化工產業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導致了當今的全球普遍的變暖,南極北極冰川的融化,導致了許多動植物種正逐漸的消失于地球上。化工產業所排放在大氣里的二氧化硫,導致多地出現酸雨、紅雨,直接損壞和腐蝕了各種建筑物,也嚴重影響了土壤的質量,導致了水污染。這些問題直接出現后,地球上大量的植被在不斷的減少,人類的飲用水安全問題也出現了,人類自身的安全與健康也受到了危及。當今人類社會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疾病,如:白血病、肝癌、血癌、肺癌、還有各種各樣人類至今都無法治愈的傳播性疾病。很多都是因為環境的污染變化而導致的。我認為環境的這些污染問題要想得到最真實的解決,世界性組織就必須要在化工產業領域進行改革和創新。
關于在化學纖維產業的改革里,我在這里卻必要提一些個人的見解與建議。我認為,我們在化工紡織產業上,不能僅僅是在治污、防污和排污上實施一定的措施。對于環境問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們要從根本上不斷的解決問題。只有從根源上發現和解決問題,對于我們人類未來的經濟發展才能更持續和長遠。對于中國,我們這個國家來說,政府也呼吁了我們要發展可持續的循環經濟。這個政策的制定不僅僅是政府的職責,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發展可持續循環經濟造福的不只是我們自己,對于我們后代子孫的生存與發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化學纖維產業的改革里,我們要不斷的創新和提升自己的科學研究技術。進一步研究,對環境無污染的產品物質。即使我們在制造化學纖維時,除考慮其美觀和一定的科技質感、又耐磨實用外;我們也要去考慮所做的化學纖維,使用后是不是還可以循環利用;如果不能循環利用,那么我們是不是要考慮,在回收時是否在不污染環境的時候就很容易將其降解,轉換為其他植物或土壤的有益物質。
在這里又提到了,這些化學纖維在結束它的使用壽命后,是否還可以具有回收、循環和再利用的價值。往往我們生活中使用后的化學纖維制品,一般都會使用最原始的焚燒方法將其降解,但是這又產生了大氣的二次污染。所以,在化工產業里,很少有人會重視到這一方面的問題。世界資源短缺迫在眉睫,我們如果不合理利用我們現有的資源,又一味的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那么我們以后就沒有可以在生存下去的物質,最終會導致人類種族的滅絕。所以,對于化工產業的改革和創新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只有我們意識到了環境污染的所帶來的嚴重問題,我們的社會才會有方向發展下去;其實發展的意義不是在于欲望、經濟和科技無意識的高膨脹發展,而在于人類自身生存方式的不斷優化,是讓人類更好的生存在這個地球上,有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生存環境;通過人的智慧和雙手來創造美好的伊甸園生活。而不是如現在的發展一樣,人們只是不斷的追求物質欲望,而忽略了人自身的生存環境。總的來說,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給我們人類帶來了金錢;但如果只有金錢而沒有生存資源和好的環境的話,金錢就是一堆廢紙。我們人類何不如,用這堆廢紙不斷用以改善環境,發展真正的可循環經濟。把環保以及資源的可回收利用作為人類畢生的一種事業,那么我們人類的生存問題和發展問題就可以有效的解決掉。社會科技發展到至今,我認為我們沒必要的一味攫取大自然所給的產物,我們也要用技術和智慧回報以大自然,感恩于地球。這不僅僅是種植幾棵樹,防沙、治沙那么簡單的工程。它需要我們整個人類都要不斷的協作,從根源上治理我們的環境問題。首先提升環保科研技術,研究可循環使用的資源、易被降解處理的物質資源;其次利用環保科研技術,不斷的去做環保,在環保里尋找可以發展的經濟;最后,還是要節約大自然給予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能源。
在以上的闡述中,我們了解到了,化學纖維在制造過程里又或者在使用過后,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處理所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在這里,我們就要說一說宋錦了。前面提到宋錦的各種優點,宋錦不但美觀、耐磨、密度大和防紫外線,與化學纖維的優勢不分上下。但由于宋錦大多是蠶絲蛋白織錦,所以它不僅僅實用還具有它的環保性。因為真絲蛋白是種天然纖維,它是種很容易降解的。而且它的質地一經染色后,不容易褪色,使得制作的衣物或者箱包可以更長期的使用,也不易過時,反而更容易節約資源。就是因為宋錦織物是天然的對環境的污染卻小之又小。因為也是天然蛋白纖維,也可以環保循環利用。最重要的還是,當我們穿上這種纖維的服飾又或者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各個地方去,不僅不會那么污染環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比化學纖維的使用更有保障。在以上的談論里,我們講到了化學纖維對我們生存環境的影響;但我們要仔細的去思考一下,除了它在制作或使用過后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那么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對我們的皮膚和身體健康又會不會造成一定的傷害與影響?所以,對于宋錦的未來的發展,如果人類能夠從中得到啟發,不再盲目的追求一點點兒的經濟效益,那么宋錦的發展趨勢是可觀的。
如果我們,能夠從宋錦的織物中得到啟發,用科學創新的技術發展綠色的可循環利用的織物。那么我們人類未來的生存問題就不會再擔憂,對資源的短缺問題也會有效的解決。雖然宋錦、蜀錦和云錦在一起被列為三大名錦,但以上宋錦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如果宋錦開發的更加好、營銷渠道健全,與云錦和蜀錦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宋錦比云錦和蜀錦的質地更加輕薄,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所以宋錦未來的商業發展也是很可觀的。但目前,宋錦只有較少的企業在生產。目前在國內只有吳江鼎盛絲綢有限公司在生產與開發研究宋錦以及其延伸產品;2014年APEC會議的展位上,宋錦面料、“新中裝”服飾、宋錦箱包、宋錦圍巾等產品也一一亮相。宋錦的延伸產品更多的開發和使用,不僅僅是在市場上得到大眾的親睞,而且也更好的傳播了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們作為新一代的繼承人,更加有責任去擔當、弘揚和發展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手工織宋錦的速度很慢,在國內宋錦的很多制作工藝都逐漸失傳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曾有兩個團隊做過宋錦,兩個手工藝人就算滿打滿算織上一整天,也只能織出七八厘米。但如果大批量生產和廣泛應用宋錦,還必須要依靠具有高新技術的機器來制造。
結論:
織物的發展離不開其他科學技術的發展,我認為人類不能僅僅只盼望于宋錦這類織物自身的發展,也要連結社會其他各個方面共同的發展。把環保與可持續經濟的理念注入其中的同時,不斷研究提升科學和技術的層次,以造福于人類為根本宗旨,以崇敬之心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更大的發掘除了宋錦之外更多正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僅僅是宋錦未來輝煌不可估量的發展,也是造詣人類生存得以延續的福祉。總而言之,宋錦文化發展和宋錦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才能造就。
指導老師:鄔紅芳
參考文獻:
[1]王虹.被仿制:那什么拯救宋錦?[J].質量·觀察,2015.(02).
[2]神秘布料——宋錦創造的財富[J].農家參謀,2015(04).
[3]鼎盛絲綢用宋錦魅力再推“新中式”風尚[J].財富人物,2015(04).
[4]何敏蘇.宋錦產品傳承與開發[J].江蘇絲綢,2013(02).
[5]金谷大.化纖行業廢氣的污染及治理[J].環境保護,1994(10).
[6]鈕王峰.宋錦箱包面料的產品開發與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4.
中圖分類號:G40-0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2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