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艷芳
摘 要:為了充分利用高粱的抗旱、耐瘠、耐鹽堿等獨特優勢,推進高粱產業的穩步發展,提高不同用途高粱的利用比率,綜述了近年來施肥、田間管理等對高粱品質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的田間栽培措施對高粱品質的影響較大,種植戶應根據高粱用途及品種特性,選擇適宜的配套技術及管理措施,從而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關鍵詞:高粱;栽培措施;品質
中圖分類號:S514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02.014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asures on Sorghum Quality Traits
MU Yanfang
(Sorghum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zhong, Shanxi 0306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sorghum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resistance, barren-tolerance, saline tolerance and other unique advantages, and to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sorghum industry, and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different uses of sorghum ,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field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recent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field cultivation measures have bigger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sorghum, farmers should choose appropriate suppor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rghum varieties, so as to meet different market demands.
Key words: sorghum; cultivation measures ; quality
高粱是世界五大谷類作物之一,也是中國北方主要糧食作物和旱地作物,被廣泛用于釀造業、飼料業及能源業。用于不同用途高粱的田間配套栽培措施各有差異。筆者綜述了近年來不同栽培措施對高粱品質性狀的影響,以便于人們根據不同的生產需求,調整高粱的田間管理方式,從而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
1 施肥對高粱品質性狀的影響
1.1 對飼用高粱品質的影響
陸曉燕等[1]以大力士為供試材料,以發酵牛糞作為基肥,研究有機肥施用量對飼用高粱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有機肥施用量的增加,可溶性(WSC)含量先升后降,最高達到150 t·hm-2,粗蛋白(CP)含量顯著下降、青貯原料的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DF)含量都比較高,干物質體外消化率(IVDMD)則逐漸降低。當有機肥施用量為75 t·hm-2和150 t·hm-2時,能夠促進飼用高粱植株體內可溶性糖的積累,從而提高青貯飼料的發酵品質;在施氮量相同的條件下,基肥施用量為75 t·hm-2時有提高青貯飼料飼用品質的傾向,但隨著有機肥施用量的不斷增加,青貯飼料的飼用品質卻反而降低。因此,飼用青貯高粱栽培時,有機肥基肥施用量為75~150 t·hm-2時,有利于提高發酵品質和飼用品質。周懷平等[2]研究了施用氮、磷、鉀肥對飼草高粱生長及營養品質動態的影響。結果顯示,氮肥、磷肥和鉀肥配合施用主要通過影響飼草高粱生物產量,來對飼草高粱植株粗蛋白質、粗纖維和粗脂肪的單位面積產出量產生作用;飼草高粱粗蛋白質、粗纖維和粗脂肪含量的變化規律,取決于品種特性。徐文華[3] 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對雜交高粱—蘇丹草、高粱和蘇丹草飼用品質的影響,結果顯示,增施氮肥可通過提高雜交高粱—蘇丹草的CP含量、降低CA含量,來提高飼用營養品質,改善適口性。但與高氮水平(600 kg·hm-2)相比,低氮水平(300 kg·hm-2)下高粱—蘇丹草更能發揮高產優質的雜種優勢。羅峰等[4]以天農2號雜交種及其父本TS625和母本623為試材,研究施氮量對高粱莖稈品質性狀(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的影響,指出施用氮肥可改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品質指標,但也增加了粗纖維的含量,不利于牲畜對營養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認為每公頃施純氮280 kg時,飼用高粱莖稈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較高,且粗纖維含量適中,能夠達到最佳飼用品質。
1.2 對甜高粱品質的影響
白鷗等[5]以甜高粱遼甜1號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對甜高粱莖稈糖分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底施300 kg·hm-2氮磷鉀復合肥+追施150 kg·hm-2尿素+追施150 kg·hm-2硫酸鉀的施肥方式可以得到最高的估算總糖量。再吐尼古麗·庫爾班等[6]采用田間試驗方法,研究了4種施肥方式對2個甜高粱品種‘新高粱3號和‘新高粱9號的糖分含量的影響,結果顯示,甜高粱不同品種和不同施肥處理的秸稈總糖含量有差異,對于品種新高粱3號采用作追肥施入的方法對提高秸稈總糖含量的效果最好,而對于新高粱9號則磷、鉀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施入對提高秸稈總糖含量的效果較好。孟憲剛等[7]就施肥對重茬甜高粱莖稈品質性狀的影響作了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在生產上前茬作物為玉米(即非重茬),施用P肥450 kg· hm-2加重茬肥600 kg· hm-2時,甜高粱莖稈的垂度和粗蛋白含量最高;當前茬作物為甜高粱時(即重茬),施用重茬肥600 kg· hm-2加N、P、K肥450,450,150 kg· hm-2時,甜高粱莖稈的垂度和粗蛋白含量最高。羅峰等[8]以甜雜2號為材料,研究施肥對重茬甜高粱莖稈垂度和粗蛋白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甜高粱重茬種植時,施用重茬肥9 000 kg· hm-2加450 kg· hm-2 N肥、6 750 kg· hm-2 P肥、2 250 kg· hm-2 K肥時,甜高粱莖稈的垂度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其飼用品質最佳;非重茬時,施用P肥6 750 kg· hm-2加重茬肥9 000 kg· hm-2時,其品質最好。
1.3 對釀酒用高粱品質的影響
王陳芹等[9]利用酒糟有機肥作為底肥對釀酒用高粱“紅纓子”的釀酒品質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酒糟有機肥能夠促進高粱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在提高產量指標的同時淀粉含量、支鏈淀粉含量及蛋白質含量均有所提高。叢文春等[10]以提高釀造甜高粱的產量及品質為目的,開展了不同氮、磷、鉀配比施肥試驗,結果表明,氮(N)、磷(P2O5)、鉀(K2O)肥料配比以25∶12∶13產量及品質最高,配比20∶12∶13最科學。適量增施硼肥有利于甜高粱糖分含量的提高。
2 田間管理方式對高粱品質性狀的影響
2.1 不同播期對高粱品質的影響
陳鵬等[11]以甜雜二號為材料,分別對4個播期(2009年4月10日,5月11日,6月10、27日)、5個生育時期(拔節期、抽穗期、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含量及含糖量進行測定,以明確不同播期對不同生育時期甜高粱品質性狀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同一播期不同生育期粗纖維含量在抽穗期之前呈先逐漸升高后又逐漸下降的趨勢;粗蛋白含量的變化呈逐漸下降的趨勢;粗脂肪含量呈現升高和下降2種變化趨勢;含糖量大體上呈逐漸上升趨勢。
2.2 不同種植方式對高粱品質的影響
劉麗華等[12]研究了壟上單、雙行種植方式對飼用甜高粱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單、雙行種植方式對粗脂肪、蛋白質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響差異不顯著。
2.3 不同收獲期對高粱品質的影響
宋高友等[13]認為,隨著收獲期的推遲,高粱籽粒中蛋白質和賴氨酸的含量逐漸下降,單寧的含量變化前期高于后期,隨著成熟度的升高而下降,淀粉的累積變化隨籽粒成熟度的增加而上升。陳鵬等[11]研究認為,作為飼用,甜高粱的最佳收獲期是在抽穗期以前,此時生物產量也達到最高;作為生產酒精的原材料,甜高粱的最佳收獲時期是在蠟熟期。趙景陽等[14]研究認為,高粱籽粒的單寧含量隨收獲期的推遲逐漸下降。吉海英[15]研究認為,最佳收獲時期為蠟熟末期,這時收獲的高粱產量最高,品質最佳,損失最少。李川東等[16]研究認為,飼用高粱拔節后期收獲,適宜青貯的持續時間較長;野生大豆與飼用高粱間作、混合青貯能提高青貯飼料的粗蛋白質含量。艾買爾江·吾斯曼等[17]研究認為,適當延遲收獲期有利于提高甜高粱莖稈的含糖量。
2.4 灌溉對高粱品質性狀的影響
郭銳[18]在4種灌溉處理下對高粱籽粒中的水分、蛋白質、淀粉、脂肪、單寧等的檢測結果顯示,不同灌溉量對高粱的品質影響無明顯差異。
3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不同用途的高粱對品質要求不同,而施肥、田間管理等措施均會影響到高粱的品質性狀,因此,種植高粱不僅要根據栽培目的選用不同類型的品種,而且要有與之相配套的栽培技術,使其產量及品質達到最優。
參考文獻:
[1] 陸曉燕,沈益新.有機肥施用量對飼用高粱青貯品質的影響[J].草業科學,2011(6):1187-1189.
[2] 周懷平,郝保平,關春林,等.施肥對飼草高粱生長及營養品質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1):60-63.
[3] 徐文華.雜交高粱—蘇丹草產量與品質形成機理及其對氮素水平的響應[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5.
[4] 羅峰,高建明,裴忠有,等.施氮量對不同飼用高粱品種莖稈品質性狀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3(1):32-35.
[5] 白鷗,王進軍,黃瑞冬.施肥方式對甜高粱生長發育及糖分含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3(10):12-14,45.
[6] 再吐尼古麗·庫爾班,陳維維,葉凱.施肥方式對甜高粱秸稈產量和糖分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響[J].西北植物學報,2012(11):2305-2312.
[7] 孟憲剛,姜奕晨,劉均革,等.施肥對重茬甜高粱莖稈品質性狀的影響[J].天津農林科技,2011(6):1-4.
[8] 羅峰,高建明,裴忠有,等.施肥對重茬甜高粱莖稈品質性狀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1,36:22403-22404,22422.
[9] 王陳芹,魏成熙,楊帆.酒糟有機肥對高粱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2(9):97-100.
[10] 叢文春,王培順,劉新穎.釀造甜高粱平衡施肥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9(7):138,141.
[11] 陳鵬,羅峰,高建明,等.不同播期對不同生育時期甜高粱品質性狀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2(5):2608-2609,2620.
[12] 劉麗華,鄭桂萍,錢永德,等.壟上單、雙行種植及施肥量對雜交甜高粱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0(3):15-17,22.
[13] 宋高友,蘇益民,陸偉.不同收獲期對高粱籽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國外農學:雜糧作物,1996(1):19-21.
[14] 趙景陽,白寶璋.高粱子粒單寧含量的研究—Ⅰ.高粱子粒單寧含量與收獲期的關系[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88(S1):54-55.
[15] 吉海英.不同收獲時期對高粱品質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4(10):196.
[16] 李川東,李建農,沈益新.收獲時間對飼用高粱和野生大豆單、混青貯品質的影響[J].中國草地學報,2008(5):75-79.
[17] 艾買爾江·吾斯曼,吐熱衣夏木·依米提,張蘇江.延遲收獲對甜高粱糖分含量的影響[J].新疆農墾科技,2012(8):9-10.
[18] 郭銳.不同灌溉量對高粱產量、品質以及水分利用的影響[D].太原:山西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