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新華

從電影拍攝、電視真人秀外拍、商業活動航拍到旅行自拍,越來越多的小型民用消費級無人機在我們的頭頂呼呼飛行。
《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有150多家無人機生產商,是無人機產量最大的市場。美國消費電子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民用專業級、消費級無人機有望售出42萬架,市場規模預計會比2014年增長55%,達到1.3億美元。
讓無人機從專業航模領域進入大眾消費市場的,是占據著全球70%市場份額的深圳大疆創新。
2012年無人機行業轉折年
2012年以前,無人機還不是數碼發燒友的玩物。那時,昂貴的無人機應用在四川雅安地震救災現場,應用在《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的外景航拍,應用在野外高壓電線檢測……業內流傳的故事是,2011年,大疆創始人汪滔與好萊塢航拍公司在美國某玩具展覽會上的偶遇,改變整個民用無人機市場的命運。
每小時2萬美元的直升機航拍費用,讓汪滔看到了小型無人機在航拍領域的潛在價值。2012年,大疆的筋斗云S800六旋翼飛行器上市,國內很多航拍專業人士成為第一批用戶,它裝備了專業云臺和高清攝像機,“專業云臺可保證攝像頭在搖晃環境中拍攝畫面仍然保持水平狀態”,讓影像質量達到電影級別。2012年因此也被定義為無人機行業轉折年。
很快,大疆又推出另一款流行全球的無人機產品,2013年1月推出的Phantom精靈系列,可能是世界上最暢銷的四旋翼無人機。
與固定翼無人機不同,旋翼無人機不需跑道就能起飛。最重要的是,679美元不過是一臺蘋果手機的價格,這加速了旋翼無人機在大眾消費領域的蔓延。2014年,大疆售出的40萬架無人機中,大部分都是精靈系列,大部分賣到歐美國家,偶爾也掉進白宮的草坪。大疆的銷售額也從2010年的300萬元飛躍到2013年的8億元。
汪滔認為,飛到白宮沒什么,因為第二天早晨大疆就更新了系統,華盛頓特區市中心周圍15.5英里的區域都不允許飛行。
用手機控制無人機
2015年1月,同樣來自深圳的無人機廠商零度智控推出第一款消費級無人機Xplorer,標準版僅售2499元。雖然它沒有云臺也沒有攝像機,但相對于4799元的大疆精靈3標準版而言,確實是小米價。受其壓力,在精靈3發布前,大疆把精靈2降到3999元。
此前,零度專注于軍用市場,西北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楊金銘的話是:“從嚴格意義上講,大疆算不上真正的無人機。大疆是航模、玩具,我們的專業無人機是工具。”
2015年年初,鼠標巨頭雷柏科技以5000萬元增資零度,其謀消費級無人機,第一招便是價格戰。價格戰容易成為行業公敵。
熊逸放是億航科技無人機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營銷官,他說:“無人機針對中高端人群,他們不在乎用更多的錢去換更好的飛機。不是靠打價格戰能打贏的。”“所以我們的價格一直都不降。”事實上,億航無人機Ghost標準版售價3399元,并不算高。
在言必稱大疆的民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億航的招數更有技術含量——放棄遙控器。放棄遙控器,這也是美國巨頭Google對無人機的態度。放棄遙控器用什么控制無人機?手機!人人都能簡單控制無人機以及“消滅飛手”是億航這家新晉無人機公司喊出的革命口號。“手機只是一個過渡,簡單操控才是用戶體驗的核心,這是趨勢。”熊逸放認為,操控的普及化會跟價格下降一樣,促進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大爆炸。
極客的世界
無人機的創始人都是極客,極客們都喜歡用極客的手段解決問題。
直升機自主懸停技術是汪滔2005年在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的畢業設計課題,演示飛機掉了下來,畢業設計只拿了C。失敗后的汪滔一個人跑到深圳,拿出大學里所有的獎學金,幾個月沒日沒夜,“跌爛上百部模型飛機”,研發出第一臺樣機。2006年,汪滔與當年一起做畢業課題的兩位同學在深圳一個三居室創立大疆。“當時的想法很簡單:開發一款產品,能養活一個10到20人的團隊就行了。”
兩年后,汪滔經歷了員工決裂和商業間諜等“狗血”劇情,還有離職員工把設計圖賣給競爭對手。最難時,大疆賬上只有2萬元現金,幸運的是最后一批設備賣出去了。汪滔的辦公室門上寫著:“只帶腦子、不帶情緒”。
零度創始人楊建軍2002年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后就進了二炮某研究所,2004年開始專攻無人機核心技術——飛控系統。2007年,楊建軍脫下軍裝創業,創立零度。零度曾經有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但楊建軍的運氣不錯,“每到發工資時就會突然來一個項目,突然來一筆收入,我們確實有好幾個月就是這樣熬過去的”。
在軍用飛機無法起飛時,楊建軍用電動無人機拍下玉樹災區第一張航空災情圖,還用民用無人機飛越釣魚島、西沙群島進行測繪。楊建軍取公司名為零度,源于航天研究中的“歸零”原則:任何一個問題沒有“歸零”,就不可以進行下一次試驗,任何一點問題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誤差必須做到零度。
億航無人機的創始人胡華智也來自清華,而且是15歲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少年班天才,骨灰級的航模愛好者,曾在北京創建全國第一家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并擁有私人飛機駕照。10年前,胡華智就開始做航模,2012年8月,大疆剛推出旋翼無人機,胡華智就把扔下很久的模型手藝撿起來,帶了一個美工、一個雜工,獨自開發無人機。
2013年,原型機進入測試階段,胡華智卻找不到合適的飛手來操控,而學習無人機的操作卻比無人機本身還貴。于是,胡華智給億航定下口號——“讓天下沒有難飛的無人機”,讓無人機擺脫遙控器,用手機控制,后來再演變成“消滅飛手”。
億航后來的聯合創始人熊逸放驚訝于一個人花兩年時間獨自在家就能鼓搗出一款無人機。與大疆、零度這些老牌無人機品牌不同,億航的無人機Ghost是在眾籌市場做起來的。2014年5月,Ghost在點名時間眾籌到374087元。8月,熊逸放拖著一個行李箱到了硅谷。最終在Indiegogo上眾籌到850530美元,這可能是中國公司在海外眾籌的最高紀錄。
“眾籌的無人機公司很多,億航是唯一走出來的。很多公司都還停留在第一批貨還沒發出去的階段。有些公司一拖一年、兩年,勉強出一批產品就不做了。”熊逸放說,“想進入這個行業的人非常多,大家都想復制一個大疆,卻不知道無人機的門檻太高,品質控制不好,掉下來會砸到人的。”
便攜、便宜、安全
最近3年,民用消費級無人機迎來狂歡,但要讓無人機從專業工具變成大眾消費品,熊逸放認為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要更便攜,第二要更便宜,第三個要更安全。”
“無人機的價格對老外來說不算貴。”熊逸放說,“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一臺飛機五六千還是挺貴的。一線城市白領的薪水能跟美國PK一下,但大城市里沒時間也沒空地。有空地有時間的人卻買不起。”
沒有殺手極應用也是無人機不能普及的原因。零度把Xplorer包裝成“航空版自拍神器”。零度副總經理王春玲說,零度設計出一套“智能視覺跟隨系統”,根據目標的位置、速度等運動數據來跟拍,跟以前靠GPS坐標跟蹤不同,以后甚至可以追著你的臉來拍。
億航推出一款帶有虛擬現實設備的無人機,只要戴著眼鏡,就能看到無人機鏡頭能看到的角度。你抬頭時,鏡頭會向上,你低頭時,鏡頭會向下。這才是無人機“帶你裝X帶你飛”。
不管有哪些殺手級應用,要讓無人機像手機那樣人手一部,還很遙遠。“它的需求規模就在那里。雖然從行業需求延伸到玩樂的消費體驗,會讓規模大一點,但也比不上手機。”熊逸放說,“除非在未來人們可以把無人機跟手機很好地結合,無人機小到嵌入到你手機殼里,或者每輛汽車都配備一輛無人機。”
(王偉薦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