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兵團第二師三十三團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尉犁縣 841505)
2015 年三十三團棉花新品種對比試驗
郭靜
(兵團第二師三十三團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尉犁縣 841505)
2015年二師三十三團對9個棉花新品種進行了小區品比試驗,以鑒定陸地棉新品種的適應性、早熟性、豐產性及纖維品質的綜合表現,評定品種的特性,為篩選適應本團種植的高產、高效、優質的棉花品種提供科學依據。
棉花;新品種;品比
1.1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均為雜交棉,品種編號為:MZ15-1,MZ15-2,MZ1-3,MZ15-4,MZ15-5,MZ15-6,MZ15-7。2個對照品種分別為新陸中35號(CK1)和鄭雜2號(CK2)。
1.2 試驗地點
試驗選擇在三十三團農試站3-9西1毛2條田進行,土壤肥力中等,均勻一致,地勢平坦,排灌方便。
1.3 試驗設計與方法
采用隨機排列法,3次重復,每小區2膜8行,小區行長6.60 m,寬3.04 m,每小區凈面積20 m2。采用機采栽培模式,理論種植密度14 000株/667 m2,株行距配置(66 cm+10 cm)×12.5 cm。其中,對照新陸中35號種植密度18 400株/667 m2,株行距配置(66 cm+10 cm)×9.5 cm。采用人工點播種植方式,各品種均于4月12日播種。采用加壓滴灌方式灌溉,滴灌帶配置一管二行。全生育期共施肥108.8 kg/667 m2,滴水16次,共計420 m3/667 m2。化控5次,中耕2遍,防治病蟲害5次,7月4日打頂。
1.4 調查方法
(1)定點調查。定苗后,在各小區中間2行上的中段,選取連續10株生育正常、無病棉株,作為各小區生育及性狀觀察專用株。調查棉花的株高、葉齡、蕾、鈴及果枝數等。(2)性狀指標測定。在每小區中間2行,隨機采第3~5果枝第1果節上正常吐絮且完整的棉花100朵作考種花,測定單鈴重、衣分、衣指、子指、不孕籽、品質等多項指標。(3)計產。各小區霜前花、霜后花分別計產,剝桃花不計產[1]。
1.5 試驗期間的氣候情況
2015年本地區開春較早,開春后氣侯較穩定,但降水偏多,造成部分棉田重播。4月15日棉花播種結束后,溫度較穩定,利于棉花出苗。綜合來看,2015年前期(4~5月)沙塵天氣較多,7月份連續13 d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致使棉田干旱、棉花蕾鈴脫落嚴重,影響棉花中部成鈴,棉花產量有所降低,但8月氣溫仍然持續偏高,降水偏少,氣象條件有利于棉花的花鈴生長及裂鈴吐絮。棉花整個生長發育期氣象條件略差于常年,后期光熱充足,降水量明顯偏少,棉花吐絮期接近于常年。整個棉花生長期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時數偏多,棉花的各生長發育期接近于歷年。
2.1 供試棉花品種生育期
從表1可以看出,供試棉花品種中新陸中35號與MZ15-3的生育期最短,為123 d左右。MZ15-2與MZ15-5的生育期最長,為127 d。
2.2 供試棉花品種植物學性狀
從表2可以看出,供試棉花品種中MZ15-6株高最高,為80.4 cm,MZ15-4株高較低,為59.2 cm。始果節位表現為:鄭雜2號最高,為6.7,MZ15-2較低,為5.7;新陸中35號始果高度最高,為20.1 cm,MZ15-4較低,為12.7cm(說明該品種對縮節胺較敏感)。MZ15-1單株結鈴數較多為8.5個,比CK1、CK2分別高出2.0和1.2個鈴;MZ15-7結鈴少,僅5.5個。MZ15-5單鈴重最高,為7.4g,比CK1、CK2分別多1.0g、0.4g;MZ15-3的單鈴重較低,為5.4g。新陸中35號收獲株數最高,為13 190株/667 m2;MZ15-7、MZ15-4收獲株數較少,分別為10 612株/667 m2、11 723株/667 m2。

表1 供試棉花品種生育期

表2 供試棉花品種植物學性狀

表3 供試棉花品種品質測定結果
2.3 供試棉花品種纖維品質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棉花品種MZ15-1衣分最高,為50.4%,MZ15-2衣分最低,為45.9%;新陸中35號反射率(Rd)最高,為81.1%,MZ15-5最低,為78.8%;MZ15-5的黃度(+b)最高,為8.4,新陸中35最低為7.6(Rd、+b數據說明MZ15-5較新陸中35號棉花較黃);MZ15-2、MZ15-6及鄭雜2號的馬值最高,為5.5,MZ15-3最低,為4.4,其他品種在5.1~5.4之間;MZ15-3的絨長最長,為30.6 mm,MZ15-2最短,為27.6 mm,其他品種在27.8~28.1 mm;MZ15-3長度整齊度最高,為85.9%,MZ15-2最低,為84.5%,其他品種均在84.7%~85.1%;MZ15-7斷裂比強度最高,為29.9,MZ15-1、MZ15-4最低,為26.3;新陸中35號短纖維指數最高,為10.9,其次是MZ15-2為10.6,MZ15-6最低,為5.3,其他品種均在6.3~8.0。

表4 供試棉花品種產量
2.4 供試棉花品種田間收獲產量
從表4可以看出,MZ15-1產量最高,為496.69 kg/667 m2,比CK1、CK2分別增產14.61%、11.47%,其次是MZ15-4,產量為494.47 kg/667 m2,比CK1、CK2分別增產14.1%、10.97%。其中,對照品種產量鄭雜2號>新陸中35號。
試驗結果表明,MZ15-1、MZ15-4、MZ15-6的生育期較短,MZ15-1的單株結鈴多,衣分高;MZ15-5的單鈴重高。統合分析,棉花品種MZ15-1、MZ15-2、MZ15-4、MZ15-5、MZ15-6的性狀表現和產量都較好;MZ15-3,單株結鈴、單鈴重、衣分以及產量都不高,但絨長和馬克隆值最好,品質測定等綜合指標較優,有待進一步觀察。
[1]單維東,王瑛,彭達.2014年第六師棉花新品種(系)展示試驗[J].新疆農墾科技,2015(11):3-6.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