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梅 蘇紅娜 郭存玲
【摘要】 對本院近2年來收治的468例急危重癥孕產婦院前轉運的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 探討急危重癥孕產婦在院前轉運的安全護理及相關對策。從急危重癥孕產婦院前轉運的物品、人員、急救、病情觀察、注意事項等方面綜述, 有利于提高急危重癥孕產婦院前轉運的安全性。
【關鍵詞】 急危重癥;孕產婦;院前轉運;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165
產科急癥是指產科范圍內突然發生的疾病造成重要器官功能障礙, 嚴重威脅孕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的急性病癥。在妊娠、分娩及產褥期中均可發生, 如流產、難產、產后大出血、子宮破裂、羊水栓塞、胎兒窘迫等, 如不及時搶救均可危及母兒生命。孕產婦和圍生兒的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醫療保健水平的重要標志[1]。為了確保孕產婦及胎兒安全, 降低孕產婦及圍生兒的死亡率, 使基層醫院急危重孕產婦得到快捷、有效的救治。安全、成功的轉運對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傷殘率有著積極的意義[2]。本院承擔著本市7縣4區的急危重孕產婦的院前轉診救治工作,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安全轉診救治孕產婦468例, 現將院前轉運的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安全轉診救治孕產婦468例, 平均年齡26.7歲, 其中初產婦282例, 經產婦186例;孕周≥37周296例, 孕周<37周172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27例, 胎膜早破102例, 前置胎盤25例, 產后出血11例,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3例, 產后肺栓塞2例, 妊娠期合并內科病76例。468例孕產婦均安全轉運至本院繼續救治。
2 急救的管理
2. 1 人員組成 為提高出診速度, 一線、二線醫護人員、司機均為24 h在院, 接到出診任務可隨時出診, 確保在最短的時間趕到求救地點。出診人員由有一定的臨床搶救工作經驗及應急處理問題能力、責任心強的??漆t護人員承擔。有利于途中的病情觀察、正確及時的處理, 因此有工作經驗、責任心強的醫護人員負責接診, 有助于降低轉運過程中的風險。
2. 2 救護車上物品的準備 搶救藥物及設備、微量泵、產包、便攜式胎心儀、多參數監護儀、簡易呼吸機、氧氣瓶、成人及新生兒復蘇用品、靜脈穿刺包等, 所有急救物品嚴格按照搶救物品管理制度要求進行管理, 確保物品完好率為100%, 使護士出診過程中應用得心應手, 迅速、高效的對患者實施救治。
2. 3 提高出診人員的業務水平 定期組織培院前急救的操作及理論知識并考核, 要求全員達標。只有掌握熟練的操作和急救技術, 才能應對病情的千變萬化, 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2. 4 病情的評估 值班護士接到急救電話后, 詳細詢問并記錄產婦的孕周、胎次、宮縮情況、有無陰道出血、胎膜早破現象、病情現狀、詳細的地址、聯系方式等, 立即通知相關的醫護人員出診, 并與相關科室有效溝通, 保證檢查和治療的延續性;做好迎接患者的人員、物品準備。
2. 5 現場急救 要立即檢查判斷孕產婦及胎兒是否有危及生命的情況, 并盡快進行搶救。如患者有呼吸、心跳驟?;蛐姆喂δ苷系K, 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休克患者應立即抗休克治療, 同時判斷病因。待患者病情穩定后進行轉運。
3 護理
3. 1 胎兒情況的監護 轉運前首先監測胎心率, 如胎心異常給予氧氣吸入, 轉運途中護士應全程嚴密監護胎心變化。每15~30分鐘聽診并記錄1次胎心音, 危重患者聽診間隔時間應更短, 或使用連續胎心監護。
3. 2 母體的監護 觀察患者面色、意識、主訴不適、子宮收縮、陰道流水、出血、心肺功能狀態的變化, 嚴密監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宮底高度、腹痛等指標, 并記錄護理記錄單。對煩躁不安的患者可采取適當的約束措施, 途中注意保暖。
3. 3 開放靜脈通道 使用留置針開放靜脈通道至少1條, 遇大出血、子癇抽搐、羊水栓塞等危重患者應建立2條以上的靜脈通路, 保持各種管道的通暢、固定穩妥, 防止受壓、扭曲、打折, 保證搶救用藥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3. 4 運用正確的轉運技術 患者所使用的擔架固定牢固, 避免行車過程中出現震蕩, 患者頭朝向車頭, 安置患者舒適體位, 也可根據病情取合適體位, 已破膜者取平臥位抬高臀部。
3. 5 心理護理 轉運途中, 指導患者呼吸, 避免緊張和恐懼, 安慰和鼓勵患者有效的配合醫生。
3. 6 患者的交接 患者到院后, 接診護士要與病房護士認真交接患者的詳情、轉運途中病情的變化、用藥、治療、療效、生命體征情況、帶入的液體、各種管道的交接、護理記錄單等, 妥善安置好患者后接診護士任務完成。
3. 7 注意醫療糾紛的發生 首先提高醫護人員業務素質, 確保出診質量, 做好醫患的溝通工作, 多溝通、履行告知義務, 院前急救記錄及時、完整。保證出診的及時性、迅速性。
4 討論
4. 1 轉運前準確評估病情 作為急診科護士, 加強專科理論學習, 掌握產科急危重癥疾病病情的評估、緊急情況的應急處理能力, 做好充分的準備及必要的預處理, 以確保母嬰的安全。
4. 2 合理的人員配置 由臨床經驗和應急處理問題的能力、責任心強的??漆t生和護士接診, 確保轉運途中能嚴密觀察病情, 準確判斷和及時、正確處理, 有助于降低轉運過程中風險。
4. 3 規范化管理 規范急危重孕產婦轉運工作流程, 是保證急危重孕產婦安全轉運的重要保障。轉運前準確的評估病情、合理的人員配置、物品的準備、科室間的溝通, 轉運途中病情的觀察, 是確保母嬰安全, 減少并發癥發生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 李巨. 臨床婦產科急診學.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4:14.
[2] 黎建梅, 林麗珊, 莊炯宇. 風險管理在急危重癥孕產婦院前安全轉運中的應用. 基層醫學論壇, 2012(13):1661-1662.
[收稿日期: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