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卉
【摘要】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及實施流程在胸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80例胸外科住院患者, 根據護理干預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式, 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5.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 舒適護理模式更具人性化, 且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及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舒適護理模式;實施流程;胸外科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192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及其實施流程在本院胸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為此選擇本院2013年7月~2015年4月80例住院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院胸外科2013年7月~2015年4月80例住院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其中男42例, 女38例, 年齡22~7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胸外科疾病相關診療標準, 且對本院醫療工作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80歲者;②合并嚴重感染者;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④精神疾病或無法交流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男22例, 女18例, 平均年齡(40.2±3.3)歲。對照組男20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39.7±3.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胸外科常規護理干預方式, 根據患者臨床需要開展護理, 并嚴格執行醫囑。觀察組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干預模式, 其實施流程如下。
1. 2. 1 心理舒適護理 胸外科患者病情較重, 老年或年齡偏小患者治療期間易出現緊張、恐懼心理, 為此, 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心理變化情況, 及時對患者進行開導。同時注意聆聽患者主觀感受, 盡量滿足其心理需求。及時向患者或家屬詢問病史、用藥史、過敏史等情況, 并向其講解胸外科相關疾病的專業知識、病理特征及治療注意事項。
1. 2. 2 靜脈注射舒適護理 胸外科患者往往需要進行輸液治療, 因此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開展注射治療時, 要做到主動詢問患者感受, 密切觀察注射部位, 如發現腫脹、皮疹現象, 表明患者可能存在過敏性休克先兆癥狀, 應告知醫師, 必要時要立即停止用藥。藥物注射過程中, 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觀察滴速, 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用藥過敏反應, 對患者用藥前后身體各項指標的變化進行詳細記錄, 并正確執行每次用藥時間及次數, 確保臨床用藥安全。
1. 2. 3 呼吸道舒適護理 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往往出現疼痛癥狀, 導致這種狀況的因素與咳嗽、咳痰相關, 為此, 護理人員應做好咳痰護理, 及時幫助患者清除口腔異物, 并將正確咳嗽、咳痰技巧方式介紹給患者和家屬。告知患者要盡量多飲水, 進而減少呼吸困難癥狀, 并緩解疼痛感。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障礙癥狀, 準確判斷是否存在氣道受阻現象, 并給予對癥處理。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以及不滿意, 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生活質量則依據WHOQOL-BREF標準進行評分, 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高[1]。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非常滿意27例, 比較滿意11例, 不滿意2例, 總滿意率為95.0%;對照組非常滿意16例, 比較滿意13例, 不滿意11例, 總滿意率為72.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WHOQOL-BREF評分為(88.5±26.2)分, 對照組為(43.3±14.1)分,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胸外科是醫院重要科室, 其臨床護理服務質量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舒適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 并在此基礎上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 是現代化醫療護理服務水平的集中體現。
除了上述舒適護理干預方式外, 應在術后使患者取平臥位, 將頭偏向一側, 防止不良分泌物質阻塞呼吸道, 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重點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及血氧飽和度, 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難等癥狀。保證患者引流管、導尿管等管道的通暢性, 防止管道扭曲和受壓。同時, 做好患者心理安撫工作, 進一步舒緩、減輕患者身心壓力, 爭取得到患者和家屬配合。舒適的環境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情緒, 是人性化護理干預的重要內容。為此, 保持病區整潔、干凈、通風, 定期開展消毒工作。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與王晶茹等[2]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 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 舒適護理模式更具人性化, 且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及生活質量, 對維護良好護患關系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龔進紅, 葉雯.門診流程再造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的實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4):13-15.
[2] 王晶茹, 王晴, 林英.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及實施流程在胸外科護理中的應用.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3, 26(8):2741-2743.
[收稿日期:201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