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王冬梅王招娣
1.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政府;2.包頭市九原區種子管理站;3.包頭市九原區哈林格爾鎮政府
淺析現代農業園區的內涵及特點
李志明1王冬梅2王招娣3
1.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政府;2.包頭市九原區種子管理站;3.包頭市九原區哈林格爾鎮政府
近年來,現代農業園區這一新型的農業組織形式迅速興起,已經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文就現代農業園區的內涵及特點做一簡要闡述。
現代農業內涵特點
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所提出。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現代農業就是與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和高技術含量相關聯的高效、高產的農業。李國領等指出,現代農業是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工程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高新技術和現代工業提供產業體系。方淑榮等認為,現代農業是以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為基礎,重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充分汲取傳統農業的精華,根據國內外市場需要和WTO規則,建立起采用現代科學技術、運用現代工業裝備、推行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農業綜合體系,是把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緊密結合、農工貿一體化有機連接的綜合性產業。魏德功認為,現代農業是工業化農業向“替代農業”“未來農業”轉型過程中的中間態農業。現代農業的發展有賴于相應的生產經營組織方式的建立和完善,不是簡單的農民組織化,而是基于產業關聯關系和利益聯結機制的產業組織化。現代農業不再只是局限于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等農業部門,而是包括了食品加工業等第二產業、交通運輸、技術和信息服務等第三產業的內容,原有的第一產業擴展到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在對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筆者認為,現代農業可以這樣定義:按照現代產業的理念、以產業關聯關系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以現代產業組織為紐帶的可持續發展的包括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環節的有機系統。現代農業成為了一個與發展農業相關、為發展農業服務的產業體系。
我國現代農業園區的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定義。學術界和農業推廣部門常稱之為現代農業園區,或者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科技主管部門則是以農業科技園區的稱呼為主。許越先等認為,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是用高科技和高資金投入,以農業設施工程為主體、具有多方面功能和綜合效益,進行集約化生產和企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業組織形式。黃沖平等認為,現代農業園區是農田基礎設施、農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基本符合農業現代化要求的農業生產區域。張天柱等認為,現代農業園區是為大力開發、提升農業,如種植業,禽畜、水產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物流業等各類與農業有關的產業,對一定區域給予較高的資金投入,引入現代技術和現代設施,采用先進的組織和管理方式,進行高效運作并有一定規模的集約化農業園,從而獲得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促使本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從我們研究的出發點,結合不同學者對現代農業園區概念的闡述,我們認為其概念可以這樣定義:在一定區域內,以發展高效農業為目標、依托農業高科技、以調整農產業結構為突破口,引用先進的園區經營理念,建立以一產為基礎,綜合二、三產等多種產業形態相融合,具備一定景觀效果的現代化空間,能夠對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綜觀各地興辦的現代農業園區,名稱與內容相似又有差異,主要有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農業高科技園區、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農業綜合試驗園區、現代農業試驗園區和農業高產高效示范園區等等。雖然名稱各異,但現代農業園區的本質都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路徑。
1.技術現代化
現代農業園區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宗旨,不斷利用農業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用現代化裝備來武裝農業,采用自動化、半自動化設施進行規模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吸引高科技企業入園,培養高科技人才,建設先進的信息網絡、研發中心、科技推廣和技術培訓中心等;培育優質高效的品種,推廣無土栽培、溫室調控、節水灌溉、生物防治、無公害菜生產等多種高新技術。
2.功能多樣化
現代農業園區是農業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是我國實現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在保證高效優質農產品的生產這一基本功能下,不斷呈現不同層次、功能多樣的園區類型,如示范功能、科普教育功能、旅游觀光功能、新技術展示功能等等。
3.效益最大化
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與建設主要以自身經濟效益為中心,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體現高起點、高效益運行的基本特色。在園區內不僅選擇有突出優勢的農業高新項目,而且還要選配和組裝農業產前、產后的相關項目,以便有利于形成市場,技術、資源一體化組織的整體優勢,有效帶動農業走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之路,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發展的持續性和效益性。
4.體制合理化
現代農業園區的運作由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轉變為政府引導、企業運作、中介參與、農民受益的運行機制;資金籌措上以農民和業主投資為主體、以社會融資為補充、以政府投資為補助;在經營管理上,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進行企業化運作。企業作為園區建設投資的主體,對園區的生產和經營管理有相應的自主權,并可根據自身的發展進行農業技術成果的引進、轉化和產業化開發。
5.環境園林化
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設計與建設思想嚴格遵守“以人為本”,在園林美學的設計原則和技術的普遍應用下,園區的生產和工作環境清潔、雅靜,更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1]李國領,趙紅,路鳳銀等.發展現代農業與促進新農村建設[J].現代農業科技,2007,12:163.
[2]方淑榮,游珍,蔣慧.生態化——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31(1):43.
[3]魏德功.現代農業的基本內涵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J].改革與戰略,2005,10:16.
[4]許越先.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農業科技示范園的發展[J].調研世界,1999,11:11.
[5]黃沖平.農業現代化導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