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
鐵嶺市農民合作社指導中心
大蔥無公害栽培技術
曹宇
鐵嶺市農民合作社指導中心
鐵嶺大蔥主要分布在鐵嶺縣、銀州區。其產量高、質量好、莖大葉肥,肉質細嫩,以獨棵、個大、辛辣芳香、味濃而著稱,是美味菜肴中不可缺少的調味佳品。
1.苗床的選擇
大蔥育苗應選擇地勢開闊、向陽,土層比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利于幼苗生長發育,便于苗期管理。
2.整地、施基肥
大蔥育苗時間較長,隨幼苗的生長發育需肥量亦逐漸增加。苗床基肥一般用腐熟人畜肥1000千克/畝,草木灰1000千克/畝,過磷酸鈣15千克/畝等混合堆制15~20天撒施在苗床上,與苗床土拌混均勻,鋤細整平待播種。
3.催芽播種
將消毒浸泡的種子放貯藏室最底層進行變溫催芽。每天把種子取出用清潔水漂洗一次,經4~5天后出芽。當種子出芽達到80%以上要及時播種。種子撒播均勻后,施清淡人畜糞水。再覆蓋細土0.5~1厘米厚,以不見種子為宜,保溫保濕,促進種子迅速出苗。
3.苗期管理
播種后約5~6天幼苗出土,待子葉伸直后,澆施一次清淡豬糞水,促進幼苗根系生長發育,達到培育壯苗目的。
在大蔥栽培上,應選擇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強、排水良好、pH值7~7.4的壤土,與其他蔬菜糧食作物輪作栽培,切忌連作。
1.筑溝
大蔥軟化栽培,溝走向以東西長較好,使植株充分接受陽光,每溝隔55~60厘米開一溝,溝寬20厘米,溝深25厘米,溝土放在溝埂上,備軟化培土用。
2.施基肥
畦溝做好后,在溝底施基肥。以腐熟的堆廄肥為主,施5000千克/畝,磷肥20千克/畝,鉀肥千克/畝,與堆廄肥拌勻后施入溝底,基肥與溝底土壤混合均勻,鋤細待定植。
3.定植
當大蔥高33厘米,具有6~7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前除去病、弱和抽薹苗,選擇葉片較多,高度一致的幼苗,分級定植。株距1.6厘米,1.7萬株/畝。蔥苗靠北壁,將蔥秧莖部按入溝底松土內,埋至蔥秧外葉分杈外,然后稍壓緊,將蔥擺在溝埂上,順溝澆施清淡畜糞水,使蔥苗迅速返青成活。
1.培土時期及厚度
大蔥軟化栽培一般培土3~4次為宜。第一次培土在蔥株旺盛生長之前,將溝壁泥土拌細,填溝深的一半;大蔥植株旺盛生長時期,進行第二次培土,把溝壁泥土削下拌細,將溝填平,再間隔15天左右進行第三次培土,將壁土拌細培在蔥株基部形成低埂,再間隔15天左右進行第四次培土,將余下的埂土挖松拌細,填在低埂上形成高埂。通過四次培土,使栽蔥的溝變成埂,取土的埂變成了溝,大蔥植株隨培土次數的增加而向上生長,蔥白逐漸增長,品質、商品性和產量逐漸提高。
2.培土值得注意的技術問題
培土宜在早、晚或陰天進行。培土時先將蔥苗挑起來,以免泥土壓倒或損傷蔥苗,影響大蔥生長發育。最后一次培土時如果遇上低溫時期,可將蔥杈以上10厘米通過培土埋入土中,增加蔥白長度,有利于大蔥生長。
1.中耕除草
大蔥定植后,結合培土進行中耕除草,清除田間雜草,增加土壤通透性能,保持土壤肥力,促進大蔥植株生長。
2.追施肥水
大蔥肥水管理應根據蔥株生長發育和氣溫變化情況,不誤農時地加強水肥管理,應結合第二、三次培土進行追肥,以適應蔥株生長發育需要。
10月下旬前后,蔥已長足可收刨,收刨后以15千克一捆,放在冷涼通風地方,5~6捆為一行,行間留50厘米通道,貯存中怕熱,不怕冷,要防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