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新
喀左縣東哨農業站
阜豐一號韭菜在遼西地區溫室栽培技術
孔令新
喀左縣東哨農業站
阜豐一號韭菜品種來源、特征特性以及在遼西地區播種的時間、整地施肥、播種前種子處理、培育壯苗田間管理、扣棚后溫度、收割、施肥和澆水等病蟲防治溫室栽培技術。
[關健詞]
阜豐一號是由遼寧省風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在1989年以不育系“石漢3A”與自交系洛87-3-3-4-2配制而成的強優勢韭菜雜交種,已于1997年10月通過了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在本地區保護地對比試驗和小區試驗,平均每畝產量比漢中冬韭增產25.8%。
阜豐一號韭菜既適用于露地栽培又適用于保護地栽培。該品種分蘗力強,單株重10克左右,植株直立性強,株高40厘米左右,葉片較寬,最寬可達1.5厘米,淺綠色,葉鞘粗,具有高產、質優、抗寒、抗病、抗倒伏、生長速度較快和整齊度好等特點。
播種前要深耕土壤30~35厘米,整細耙平,使土壤上虛下實,沒有較大的殘株、殘茬。必須施足底肥,每畝撒施優質熟農家肥10000千克,尿素20千克,過磷酸鈣130千克,腐熟餅肥150千克。均勻撒施,使糞土充分混勻,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下,耕后細耙,整平做100厘米寬的畦。
可用干籽直播,也可采用浸種催芽的方法,先用40℃溫水浸種,時間不少于24小時,除去秕子和雜質,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3~5天可見種子露嘴,然后把種子放到較低溫度的地方“蹲芽”芽齊后可以播種,催芽后的種子7天左右可出苗。
1.最佳播期
4月下旬~6月下旬播種,每畝播種量8~10千克。
2.播種方法
分為條播和撒播,通常采用條播。100厘米畦子開4~5溝,播幅10~15厘米,間隔10厘米,播后用過篩的細潮土覆土1厘米厚。
韭菜籽種皮堅硬,發芽較慢,拱土能力差,只有保持土壤濕潤才能保證正常澆水才能保證出苗,因此,播種后澆一次透水,以后每隔3~4天澆一次水,保持地面濕潤,促使苗齊苗壯。當韭菜苗出齊后,要中耕除草、韭田人工除草是一件艱苦而費時的工作,采用化學除草是較理想的方法。33%除草通是新播韭菜最為理想的除草劑,畝用量100~150克,對水50克左右,于澆完水后于澆完水后2~3天噴灑。在苗高5厘米左右,開始定苗,苗間距1厘米,并把多余的弱苗、病苗拔除,結合澆水每畝施復合肥20千克,尿素10千克,每隔7~8天施一次,施三次,以促莖葉生長,積累養分,促進分蘗。在立秋處暑之間,澆大水,畝撒施有機復合肥140千克,確保植株健壯,防止貪青,霜凍前不旱不澆水,促進養分回根。封凍前結合施肥灌凍水。
扣棚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溫室韭菜生產正是嚴冬季節,應以提溫降濕為主,白天控制在20~28℃,夜間控制在10~15℃。韭菜生長期間,肥水是韭菜生長的物質基礎,每茬韭菜收割前5~7天澆一次水,澆水時間以清晨進行為好,隨水應追施硫銨每畝30~40千克。在收割前略降低棚溫度,收割后提高室溫達到30℃。收割深度在不影響商品質量的前提下,適當淺割為好,淺中耕1次,盡量不放風,當下茬韭菜出土后,在進行正常管理,立春后應適當加大放風量,并延長放風時間。
1.病害
主要是韭菜灰霉病和疫病。
灰霉病是溫室韭菜最重要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主要癥狀為病葉有白色或灰白色小點,逐漸葉尖向下發展成橢圓形灰褐斑,干燥時葉片枯焦,潮濕時密生灰色霉層、發粘,伴有霉味。
防治措施:加強田間管理,預防低溫高濕;發現病株后,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密閉溫室,用速克靈煙劑每畝350~400克熏煙4~6小時,效果最好。
2.疫病
主要為害假莖和鱗莖。假莖受害呈水浸狀淺褐色軟腐,葉鞘易脫落,濕度大時,其上長出白色稀疏霉層。鱗莖被害,根盤部呈水浸狀,淺褐至暗褐色腐爛,縱切鱗莖內部組織呈淺褐色。
防治措施: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白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10天后再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