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桂霞
遼寧省綏中縣種子管理站
芝麻高產栽培技術
畢桂霞
遼寧省綏中縣種子管理站
芝麻又名胡麻、油麻,是我國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之一,芝麻產品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它的種子含油量高達61%,中國自古就有許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名特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稱于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對芝麻及其制品消費量呈增長趨勢,它既是油料作物,又是工業原料。經過多年種植,在遼寧地區其高產栽培技術是:
因為芝麻是喜溫作物,因此,在遼寧地區播種日期一般是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力爭早播,遲播則因氣溫較高,雨水偏多,生長期短,容易早衰,怕風害,產量低。
應選擇土壤疏松,肥沃,不漬水的旱地或坡地種植。植前要做到整地細碎,做畦,畦寬3米、長30米,畦高15厘米。
以有機肥為主,配合以過磷酸鈣和草木灰?;蕬獪\施。在酸性土壤,基肥應增施石灰、草木灰。在土壤中磷、鉀含量低的地區應增施磷鉀肥。
畝用種量為:撒播的畝播種量400克;條播的畝播種量為350克;點播的250克。
在芝麻長出1對真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在芝麻長出2~3對真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去弱留強。在3~4對真葉時進行移苗補苗。補苗應在雨后或陰天傍晚進行,移植后淋水定根。一般單稈型品種畝留8000~10000株左右,分枝型品種畝留6000~8000株左右。
一般第1次中耕宜淺鋤,以鋤表土為宜,應在1~2對真葉時進行。第2次中耕,在芝麻長出3對真葉,中耕可深6厘米左右。第3次中耕可在5對真葉時進行,深度可達7~9厘米左右。芝麻封行后應停止中耕,每次中耕應結合除草施肥和培土,防止倒伏。同時疏通田間溝和田邊溝,防止漬水。
除施足上面所說的基肥和種肥之外,追肥是提高芝麻產量的有效措施。地面施肥,可畝施尿素6~9千克,苗期施用1/3,蕾期和盛花期施用2/3。一般單稈型品種以現蕾至始花階段施用。分枝型品種在分枝出現時施用,瘦脊土地可提前在苗期多施,并適當增施。打頂不打葉,打頂可以節約養分,使芝麻子粒飽滿,提高產量和品質。單稈型品種在開花末期、頂芽停止生長、出現結實不良“黃梢尖”時即可摘除。分支型可適當提前打頂,先主莖后分枝。如打葉,光合產物勢必減少,致使品質差,產量低。因此,堅決不能打葉。加強田間管理 出苗后及時間苗、定苗、查苗、補苗。開花后停止中耕,以免碰落花朵和傷根。要注意排澇防漬,遇旱要立即澆水,以早晨或傍晚澆水為宜。芝麻對水份的反應極為敏感。既不能長時間干旱,又不能漬水。所以在用水上,要做到既不干旱又不漬水。并且要做到雨前不中耕,雨后不漬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現蕾以后,如遇干旱,產量會明顯降低。適時根外追肥,根外追肥能使芝麻增10%以上。具體方法是:在芝麻始花至盛花階段,畝用0.4%磷酸二氫鉀200克加尿素1斤對水100千克于晴天下午3點鐘后噴施。3天噴1次,連續2次。
芝麻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和葉斑病等。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合理輪作。(3)藥劑防治??僧€用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100千克或50%的托布津2000倍液或用1:1:150的波爾多液噴霧。如果是青枯病,畝用1:1:300的波爾多液噴根部即可防治。芝麻的蟲害有小地老虎和毛蟲、刺蛾,斜紋夜蛾、金龜子、螢火蟲等。防治方法:可畝用80%敵敵畏乳劑100毫升或90%晶體敵百蟲150克對水75千克噴霧。也可用5%高效魚藤氰3000~3500倍液噴灑,即可把害蟲殺滅。
芝麻終花期后20天左右便可成熟。其特征是莖葉及果實變為黃色,并大量落葉,還有少量出現裂果,這時便可收獲。收割時,捆成小扎,放在曬地上翻曬。當曬至50%裂果時,用2扎互相撞擊,使其脫落。經過2~3次脫粒以后,便要將芝麻稈堆漚2~4天,使果內假隔膜分離,干燥,種子易于脫落。然后用淘洗法除沙、曬干、揚凈,使可進行加工或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