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海城市南臺鎮政府農科站
論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周靜
海城市南臺鎮政府農科站
設施農業是一門新型產業,具有高投入、高技術含量、高品質|高產量、高效益等特點。文章簡要的介紹了設施農業的概念和特征及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簡要分析了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優勢及其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包括管理、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問題,最后根據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思路,從技術研發、政策扶持、加強管理、提高科技服務、發展龍頭企業及示范點等方面,提出了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對策。
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我國設施栽培歷史悠久,但現代設施栽培起步較晚。20世紀50年代,我國從前蘇聯引進的保護地栽培技術的簡易的設施農業,技術含量低,經營規模小,經營粗放。90年代,我國大規模引進國外大型連棟溫室及配套栽培技術,設施農業也以生產超時令、反季節的設施園藝作物為主。到2000年,我國以蔬菜栽培為主體的設施園藝面積到達210萬公頃,其中節能型日光溫室達20萬公頃。截止2002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設施農業生產國,與1980年相比增長了3000倍。
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優勢產業。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宏觀政策指向,我國很重視設施農業的發展,每年農業部都出臺對設施農業的發展意見,還對設施農業進行政策性扶持,這為設施農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土壤。
2.設施農業本身的特點決定了設施農業必然成為我國的優勢產業。首先,設施農業的規模化生產經營,帶來規模經濟。其次,設施農業的專業化水平,提高生產水平的同時保證了產品的高質量。第三,設施農業的高技術含量,使自然條件不再是生產限制因素,而且縮短了生產周期。最后,設施農業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1.多頭管理。設施農業的發展已成為農口部門的亮點過程之一。在行政管理方面,涉及農口種植、園藝、畜牧、水產等多個部門。在政策資金方面,涉及到發展改革、財政、科委等部門。雖然各部門支持設施農業發展是件好事,但多頭管理、資金分散不利于設施農業的協調發展。
2.投入不足。各地雖出臺了各項優惠政策,但扶持資金有限,投入仍顯不足。資金投入缺乏連續性,對于剛上馬的設施農業工程比較熱心,一旦遇到挫折就失去支持的動力。有些地方單純為了獲得項目和資金,對于如何管理好經營好設施農業缺乏經驗和信心,致使一些工程在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之后半途而廢。
3.缺乏標準。各地自然條件、栽培品種等千差萬別,缺乏統一的設施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一方面,一些企業和基地大量重復引進國外現代溫室設備或只追求溫室主體結構和配套設備的高性能和美觀強調形象,忽視效益,脫離實際;另一方面,工廠化農業投入大,成本高,管理不善,低產高耗。而目前市場上大多數設施為簡易的竹木結構,抗擊自然災害能力不足。生產實踐證明,無法實現溫室標準化生產,就難以降低生產成本。
4.缺少“龍頭”。我國雖擁有幾家規模較大的溫室工程企業。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數量少、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多數為單戶經營,市場意識不強,產銷信息不靈,小生產與大市場、大流通的矛盾仍然突出,造成收益不穩。
5.技術落后。一是設施農業裝備比較簡易,環境控制能力不足,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二是存在重“硬件”設施建造、輕“軟件”栽培管理的傾向,配套技術滯后。三是專業技術人員缺乏,不能及時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