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義
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諾爾鎮農業站
高效節水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李廣義
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諾爾鎮農業站
發展高效節水必須深入實際,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對水利的新期待,堅持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試點先行、規模推進。突出與現代農業建設相結合,與發展重要的糧食品種相結合,與發展優質特色農業相結合。科學確定水源工程類型和節水灌溉技術模式,建立在高起點、高標準基礎之上。
高效節水整合了水利、農機、農技、農藝等現代設施與技術,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使種植業由分散低效經營向集約化高效經營轉變,促進了土地流轉,加速了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變市民,進而推動了城鎮化發展,破解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難題,是全市解放農村生產力的一次深刻變革。
事實的確如此,通過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巴林右旗實現了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管理信息化、經營模式規模化、農民增收多元化。同時減少勞動力,減少生產成本,減少灌溉用水。今年查干諾爾鎮2.8萬畝高效節水示范區即膜下滴灌項目區560人實現勞動力轉移,從事二、三產業和勞動力轉移帶來的工資性收入1120萬元,有利于節約農業用水量210萬立方米,減少地下水開采70萬立方米。土地利用率提高7%,實現畝均增收300元,帶動示范區農民增收。
巴林右旗水資源短缺決定了現代農業發展,必須走高效節水道路。傳統的機電井大水漫灌澆地慢、蒸發快、用水量大,同時分戶經營在勞動力方面用工多、用電量大。自從全旗推廣膜下滴灌種植,群眾對發展高效節水現代農業非常認可,很多不平整的耕地應用上了膜下滴灌,全膜覆蓋。大力推廣滴灌、噴灌和微灌農業,進一步加強對適用新技術和高新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
赤峰地區耕地中山坡地多,水澆地少,過多地打深水井,過度使用地下水澆地,會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特別是干旱年景尤為突出,嚴重的時候農戶家中小井水下降很明顯。這就要求我們要科學合理使用地下水、有效攔截天上水,在現有水資源可利用的情況下,必然要走高效節水農業。同樣,在農業上我們要發展現代農業。在有效的耕地上,不斷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把農業新技術推廣下去,同樣離不開水,那么發展現代農業必然要求我們推廣使用高效節水,高效節水會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今年查干諾爾鎮二八地村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7000畝,即膜下滴灌種植。其中種植高產創建田一處1600畝,耕地深松示范3500畝,使用測土配方技術5800畝,赤眼蜂防控玉米螟示范4200畝,這就是高效節水與現代農業的有效結合。膜下滴灌是覆膜種植與滴灌相結合的一種新技術,它是根據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將水通過滴灌示范一滴一滴向有限的土壤空間供水,僅在作物生長區進行局部灌溉,避免了水的深層滲漏和地表流失,這種既節水省工,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灌溉方式讓查干諾爾鎮二八地村農戶孫健嘗到了甜頭,他種的玉米膜下滴灌實現了增產增收。
通過高效節水示范區以典型帶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手機短信等媒介,進一步加大宣傳,提高廣大群眾對發展高效節水現代農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結合實際情況大力推廣滴灌、噴灌和微灌農業。進一步加強對適用新技術和高效節水的推廣應用,同時結合地膜覆蓋農業措施,在地膜栽培基礎上,大力推廣膜上、膜下滴灌技術,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抓好工程的續建配套,修及更新改造,確保工程發揮應有效益。調整種植結構,在提高效益上下工夫是發展高效節水現代農業長期努力方向。建立健全穩定投入、管理和保障機制,是發展高效節水現代農業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