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穎朝陽縣農村經濟局
?
日光溫室香瓜安全高效栽培技術
張慧穎
朝陽縣農村經濟局
日光溫室香瓜生產,由于其周期短,效益好。加之朝陽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雨少的氣候,特別適宜香瓜生長。所產香瓜品質佳,口味好。近幾年來在朝陽縣的栽培面積不斷擴大。隨著栽培技術的不斷改進,效益也在逐年提高,平均畝產值由2004年的5000元提高到2008年的23000元,去除生產成本3000元,畝存收入可達20000元。更可觀的效益是2012年臺子鄉有幾戶人家,3月下旬開始上市的香瓜,畝產量達3000千克,平均價格3.75元/千克,畝產值4.5萬元。第二茬瓜5月中旬上市,畝產值1萬元。兩茬瓜總產值5.5元。為朝陽縣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樹立了新的典型。總結近幾年的生產實踐現將其高產高效綜合配套技術介紹如下。
改過去磚石、水泥、鋼筋為建筑材料的溫室為土筑墻,竹木結構或竹木與鋼筋混合結構的溫室,形成“厚墻體、高舉架”的建造模式。這種日光溫室建造成本比前者要節省一半。而且土筑墻溫室保溫性能好于磚石結構溫室,經測定,冬季夜間最低溫度可提高3~ 5℃。如果有卷簾機,再加雙層簾,夜間最低溫度可提高6~8℃,達到10~12℃。在不加溫的情況下,冬季可以生產各種果菜。目前,這種結構已經成為朝陽縣日光溫室建設的一個鮮明特色。
品種是保證產量、效益的最基礎條件,是技術的關鍵環節,應選擇高產、抗病、早熟、耐低溫、耐貯運、含糖量高、品質好的品種。朝陽縣先后引進推廣的主要品種有:翠寶、領航三號、黃冠、黃金甜王等。目前朝陽縣引進推廣的翠寶甜瓜,商品上市倍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1.翠寶
薄皮甜瓜雜交一代新品種。外觀新穎(闊梨形至高圓形,果面光亮,有縱條紋)、果皮特薄,口感極為脆爽,香味獨特,抗病,果大,產量高等優點,為2010年北京、天津、遼寧和河北等地最為暢銷品種之一。植株長勢強,果實發育期為26~30天,全生育期75~100天。單瓜重400~600克,果實高圓形至闊梨形,綠皮綠肉,果皮特薄,肉質極酥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口感甜度可達17~18度,品質極優。抗枯萎、蔓枯、白粉、霜霉、葉斑等病害,畝產可達3500千克,抗寒性較強。在11月下旬育苗,1月上中旬定植,3月下旬采收上市,反季上市取得較大經濟效益。
2.領航三號
本品種是沈陽雪龍集團從國外引進父本,與國內優質品種雜交育成的一代雜交種,抗枯萎、病毒、白粉尤其突出,早熟,在高溫光照充足情況下,出苗后58天可以上市,孫蔓結瓜,平均單果重400~500克。在相同條件下,坐果率比同類產品突出。果實長勢快,采收期集中,前期產量極高。比同類其他品種早3~5天,增產20%~30%。特別是在暖棚移栽,比其他品種耐低溫、弱光、抗病、提早上市。該品種耐潮濕、耐儲運。果實短圓形,成熟時黃白色(紅瓤、橘色肉),折光含糖量16度,品種優,外觀極美,有甜瓜特有的清香味,誘發人的食欲。不裂瓜、不倒瓤,畝產3500~4000千克。
枯萎病、線蟲等病蟲害是造成瓜類連作障礙的主要原因,通常解決方法是采用輪作、土壤消毒、灌根等措施。輪作處理時間長,在保護地生產中很難實現,土壤消毒和灌根不僅造成農藥殘留多、而且成本較高,而嫁接栽培技術是防治以上土傳病害的一項周期短、投資省、見效快的無公害栽培技術,所以值得推廣。
重茬溫室必須使用嫁接苗,如果是新建棚沒栽過瓜的可以用自根苗,但最好也用嫁接苗。嫁接育苗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止多種土傳病害、克服設施連作障礙,還可以增強植株的抗逆性、擴大根系的吸收范圍和能力,起到促進生長,提高產量的作用。
1.苗床準備
在溫室內,選擇溫度和光照較好的部位做床,且設小拱棚加強保溫。并設有臨時加溫設施(燈、暖風、專用加熱塊等),保證寒流到來時及時提高溫度。
2.營養土的配制
配制比例為,肥沃的無除草劑污染的大田土1/2,腐殖土1/4,充分腐熟的羊糞1/4,混勻搗碎、過篩。此外營養土中還要加入適量的化肥和農藥,一般用量為每方營養土中加入磷酸二氫鉀0.75千克,磷酸二銨1.0千克,百沃牌育苗母劑0.5千克,50%的辛硫磷150毫升,95%的敵克松100克,先將化肥和農藥用清水充分溶解,再均勻噴入營養土。施用了藥劑的營養土應用塑料膜覆蓋悶放15天以后使用,以免產生藥害。良好的營養土要求:①養分齊全②酸堿適度,一般要求中性或微酸性,pH值在6.5~7之間。③疏松通透。④無病菌、蟲卵、草籽及除草劑污染。
3.種子處理
(1)曬種。在晴天將種子曬3~4小時,注意不要將種子放在水泥地面及導熱快的物體上,以免燙傷種子。
(2)種子消毒。①溫湯浸種:用50~55℃溫水,浸種10~15分鐘,注意不斷加熱水保持水溫。可以殺死部分附著在種子表面或潛伏在種子內部的病原菌②藥劑浸種:針對不同的防治對象,使用不同的藥劑。用100倍甲醛液浸種20分鐘,可殺死瓜類的枯萎病菌。各種藥液浸種后,須用清水洗凈,方可催芽。③干熱處理:是用72℃高溫處理,種子含水量必須保證在7%以下,處理72小時,可減輕瓜類枯萎病的發生。
(3)浸種催芽。將經過消毒處理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后放到30℃左右的溫水中,香瓜種子浸種4~6小時、砧木種子浸種10~12小時,然后用溫水投洗干凈撈出,用濕潤的紗布包好,放到28~32℃的環境中催芽,一般香瓜種子14~20小時即可出芽、砧木種子30~36小時出芽。
4.播種
采用靠接的法,先播香瓜,5~7天后再播砧木。營養缽應選用10厘米×10厘米規格的。把營養土裝到營養缽中,8分滿。在播種的前一天澆透底水。播種之前噴施一遍600倍液的72.2%普力克,播種時先用手指在營養缽中央稍偏一點的位置輕輕按一個小坑,然后平放一粒已發了芽的香瓜種子,用抓土堆的方法蓋1~1.5厘米厚的營養土。覆土后再噴一遍750倍液72.2%普力克。然后在苗床上鋪一層塑料薄膜保濕保溫。當香瓜苗子葉出土時,撤掉薄膜,在同一營養缽內再播種一粒砧木種子。
5.嫁接方法
用靠接法,瓜苗一葉一心,砧木兩片子葉展開真葉剛露為嫁接適期。先把砧木心葉去掉,然后在砧木子葉下0.5厘米處用刀片向下斜切莖粗的一半,約35~40度角。接穗在子葉下1.5厘米處向上斜切莖粗的2/3,約30度角,然后將兩株秧苗的傷口處靠緊,用嫁接夾子夾好。
6.嫁接苗管理
(1)嫁接后1~3天,相對濕度達95%以上,日溫25~28℃,夜溫18~20℃。苗床全面遮蔭。
(2)嫁接后4~6天,相對濕度降到90%左右,日溫保持在25℃左右,夜溫16~18℃,可見弱光。
(3)嫁接后7~10天,相對濕度降到80%左右,逐漸減少遮蔭,以致完全撤掉遮蔭物。
(4)嫁接后10~12天,及時斷根,同自根苗一樣進行大溫差管理,隨時去除砧木萌蘗。
1.整地施肥
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8~10方,硫基三元素復合肥50千克,硫酸鉀20千克,底施硼鎂鋅4~5千克。或磷酸二銨40千克,硫酸鉀30千克,再加硼鎂鋅4~5千克。均勻撒施,深翻25~35厘米,使肥、土充分混勻。
2.做畦
采用高畦栽培,畦高20~25厘米,畦底寬1米,畦面寬0.8米,溝寬0.2米。做好畦后,在畦面上鋪設微灌管、覆蓋地膜。
3.定植
大行距為0.8米,小行距為0.4米、株距為0.28~ 0.30米,畝保苗3400~3600株。定植時,先在畦面上按株行距打孔,每一畦面上的雙行要交錯定植,然后坐水、擺坨。
1.溫度管理
定植初期要以提高棚溫為主,白天溫度要保持在28~30℃,不超過35℃不放風。夜間15~18℃,緩苗后溫度可適當降低2~3℃,結瓜期仍然保持較高的溫度,白天28℃左右,夜間15℃左右。近成熟期加大晝夜溫差,白天28~32℃,夜間10~12℃
2.肥水管理
一般三水兩肥。第一次澆水是在定植后5~7天澆緩苗水,不能大;第二次澆水是當瓜長到雞蛋大小時澆催瓜水;第三次澆水是在第二次水后10天左右。施肥共分兩次,分別隨第二和第三水施入,每次每畝施用海法鉀寶15千克。
3.授粉
由于溫室內密閉高濕的環境,傳粉昆蟲又很少。必須采用人工輔助授粉。人工授粉的方法是:采用當天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將花粉輕輕點抹到雌花柱頭上。授粉工作應在上午8~10時完成,時間過晚,柱頭接受花粉能力降低,不易坐果。這種方法工作量比較大,所以在生產中多用防落素處理,濃度為20~30毫克/升,再加入200倍的適樂時,預防灰霉病和防止重沾。常用方法有兩種:一是將配好的藥液裝入小型噴霧氣中,進行噴花;另一種是將配好的藥液裝入礦泉水瓶中,在瓶蓋上由里向外插入一個大號注射器針頭,然后旋緊瓶蓋。用力擠壓水瓶,使藥液滴到雌花的柱頭上,以藥液淹沒柱頭為宜。藥液必須現配現用,配制后的藥液有效期在10小時以內。
吊蔓栽培取代爬地栽培,這也是朝陽縣日光溫室香瓜栽培技術的一大改革。吊蔓栽培的優點是產量高,果個均勻,著色好,商品性狀佳,吊蔓整枝分兩種方式:
1.以子蔓結瓜為主的品種,主蔓11片葉以下的側枝全部打掉,從12葉開始,留5條子蔓作為結果蔓,待果實雞蛋大小時根據瓜的長勢,每株選留3~4個瓜,瓜前留2~3片葉摘心。
2.以孫蔓結瓜為主的品種或植株長勢特別旺的品種或秋延栽培,主蔓3~4葉摘心,選留一條長勢旺的子蔓繼續生長,其余子蔓摘除,主蔓加子蔓共11片葉以下的側枝全部打掉,從第12片葉開始,留5條孫蔓作為結果蔓。待果實雞蛋大小時根據瓜的長勢,每株選留3~4個瓜,瓜前留2~3片葉摘心。
翠寶品種長勢較旺,單果重也較大,所以朝陽縣棚戶在栽培過程中,有時每株留5個果。即適當降低了單果重,又提高了群體產量。
第一茬瓜采收結束后,從地面以上30厘米處剪除老蔓,留下主干,老葉和側枝全部摘除。要斜剪,在晴天上午進行。剪后用農用鏈霉素1克,80萬單位青霉素一支,75%的百菌清30克,對水25~30毫升,調成糊狀涂抹于傷口,或用0.1%的高錳酸鉀液涂抹于傷口進行消毒處理,防止病菌侵入。剪枝后7~10天便可發出新枝,每株選留一條健壯秧蔓作為結果蔓吊起。以后的管理同第一茬瓜。
1.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發病前可用75%達科寧600~750倍液7~10天噴施一次;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500~600倍液或53%金雷多米爾600~ 750倍液或72.2%的普力克700倍液噴霧。
2.生長期蔓枯病、炭疽病、葉斑病:發病前用75%達科寧600~750倍液每7~10天噴霧一次;發病初期可用10%世高1000~1500倍。
3.細菌性角斑病、細菌性軟腐病:發病初期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30%的DT殺菌劑500倍液,隔7~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
4.甜瓜枯萎病。在定植和發現中心病株時可用適樂時1000倍液或世高1000倍加50%多菌靈500倍液灌根,每株半斤藥液。
5.白粉病。低濕可萌發,高濕萌發速度加快,尤其是當高溫干旱與高濕條件交替出現,又有大量菌源條件下,開始流行。發病初期用粉銹寧乳油2000倍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體噴霧。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噴霧,百菌清煙劑熏煙等。
6.白粉虱、蚜蟲、斑潛蠅都可以用黃板誘殺的方法進行防治,每畝溫室懸掛30~40塊。藥劑防治這三種害蟲可用阿克泰7500倍液與功夫2500倍液混合噴霧,有明顯的增效作用。連續噴施2~3次,每次間隔期5~7天。此外,蚜蟲還可以用25%的吡蟲啉1500倍液、斑潛蠅可用40%的綠菜寶乳油1000倍液、白粉虱可用18%的阿維菌素2000~30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