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遼寧省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建平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成效
趙凱
遼寧省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建平縣位于遼寧西部,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甜菜制糖生產基地,馬鈴薯生產基地,優質小雜糧生產基地。近年來,由于農業投入的加大,先進農業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全縣糧食產量連年增加,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密不可分。
1.測土
每年在糧食作物、蔬菜、果樹等地塊采集土壤樣品500個,化驗養分指標14項次,取得化驗數據7000個。
2.配方
每年統籌安排肥料校驗10個、肥料利用率試驗2個、蔬菜“2+X”肥效校驗5個及中微量元素試驗2個,充分利用試驗成果,結合農業部和遼寧省土壤肥料總站的大配方制定辦法,形成本縣主要作物區域大配方。
3.配肥
以測土數據、田間試驗示范、作物需肥特性為基礎,聯合本地測土配方施肥定點企業,生產更加符合生產實際的配方肥料,聯系企業4家,指導生產配方肥料12000噸。
4.供肥
做好測土配方施肥定點生產企業與大場大戶、農業合作社、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科技示范戶等的對接工作,保證優質價廉的配方肥料得到大面積推廣。
5.施肥指導
通過室內培訓、田間課堂、農民知識競賽、觀摩展示、科普大集、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每年舉辦室內培訓班60場、田間課堂60場次、農民知識競賽2場次、觀摩展示10次、科普大集15次、手機短信10萬條,直接培訓農民1.5萬人次,培訓技術員750人次,培訓經銷商60人次。
1.以重點農業鄉鎮為核心
全縣采土樣點的布置在2009年已經實現了全覆蓋,2010年開始實行土壤養分的定點與動態監測,2014年開始轉向以重點農業鄉鎮為核心,輻射帶動全縣。
2.以農業主導產業為核心
建平縣耕地面積大,種植作物種類多達幾十種,其中主導產業玉米雜糧、溫室蔬菜的總播種面積在160萬畝以上,占總體的75%以上,因此,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必須以這三大產業為核心。
3.以農業項目示范區為核心
單一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增產效果是有限的,建平縣將其作為一種基礎性的技術手段廣泛應用到所有農業項目示范區中,發揮農業項目的最大效益。
4.以土地集中經營為核心
隨著國家對土地流轉政策的鼓勵,建平縣這兩年不斷涌現出一些大場、大戶、農業合作社等集中經營管理土地的個人和組織,具有一定的科技基礎、實施條件和宣傳作用,因此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以這些被集中經營的土地為核心。
5.以積極性高的農戶為核心
為了進一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普及,使農戶掌握不同條件下(地塊、作物、產量、氣候等)采用不同的施肥模式的本領,形成“一傳十、十傳百”的帶動效果,每年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以積極性高的農戶為核心(種糧大戶、科技示范戶等),跟蹤服務30戶,開展土肥知識培訓、試驗示范、研發推廣等工作,對表現突出的農戶給予適當的補貼和獎勵。
1.與地力培肥結合
建平縣基礎土壤肥力較差,土壤有機質含量多集中在10~12克/千克之間,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為有利契機,大力開展地力培肥工作,采用增施農家糞肥、商品有機肥、秸稈還田等技術手段,使土壤有機質年提高0.1克/千克。
2.與高產創建結合
建平縣糧食產量之所以屢創新高,與高產創建項目的開展密不可分,高產創建項目應用的是技術集成體系,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納入這個技術集成體系中,最大限度地減少肥料成本投入、增加作物產量、促進農民增收。
3.與旱作節水結合
在旱作項目區開展緩控釋長效肥料的試驗與示范,在節水項目區開展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與推廣,不斷完善旱作節水技術體系。
4.與農田改造結合
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充分應用到低產田改造中,在地塊平整、打井配套等基礎上開展土壤養分比例調控與肥力提升,使三、四、五類地逐步轉化為一、二類地。
5.與標準農業生產結合
將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與綠色雜糧、無公害蔬菜生產結合,嚴把肥料關,并利用土壤監測手段,為有機食品的生產提供數據參考。
1.促進耕地地力提升
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實現全縣土壤養分監測,采取增施有機肥等措施,使土壤有機質年提高0.1克/千克以上,土壤堿性逐步弱化,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長期維持在較為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水平。
2.促進肥料利用率提升
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不斷優化肥料配方、施肥量,改進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磷鉀肥利用率提高5%上。
3.促進作物產量提升
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為作物生長提供通氣良好、肥沃疏松、水分協調、微生物活躍的土壤條件,充分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的水、肥、氣、熱條件,配合其他栽培技術,使作物產量畝均提高40千克以上。
4.促進技術人員服務水平提升
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培養一支“懂技術、有經驗、會實踐、樂奉獻”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團隊,培養縣級專家10名、鄉鎮技術員100名,為全縣13.8萬農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5.促進農民科技素質提升
以土肥知識為基礎,涵蓋植保、栽培、農業法律法規、農產品安全生產等知識內容,通過宣傳培訓、觀摩展示、田間課堂、知識競賽、科普大集等多種形式,使他們經歷“輕視農業技術--認知農業技術--重視農業技術--鉆研農業技術”的學習過程,全面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全縣農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1.實現節本增效
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209萬畝,覆蓋全縣259個村、13.8萬農戶,發放施肥指導建議卡20萬張,全縣175萬畝施用配方肥作物畝均節肥1.51千克,總節肥2638.4噸,畝均增產89.06千克,總增產15.59萬噸,畝均增效239.53元,總增效41918.26萬元。
2.改變施肥傳統
建平縣“二銨+尿素”施肥模式根深蒂固,通過近年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形成了“有機無機相結合、大中微量元素相結合、用地養地相結合”的科學施肥模式。
3.提高農民素質
通過項目開展中的宣傳報道、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民擺脫傳統觀念束縛,提高科技種田意識,形成相信科學、學習科學、應用科學、享受科學的良性循環,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加快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
4.強化行業作風
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中,領導重視程度高、資金投入數額大、人員參與多、工作方法有效、經濟效益突出、農民評價效果好,充分體現了農業干部不怕辛苦、扎根基層、服務農民、勇于奉獻的精神,強化了農業行業作風,在老百姓當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5.改善生態環境
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逐年增加有機肥料的施用量,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農田土壤結構,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增加有益微生物菌群。逐步優化氮磷鉀及中微量營養元素的施入比例、施入量,不斷平衡土壤養分,提升土壤供肥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污染,使農田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