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玲 祁連弟 袁曉霞 鄔連兵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設施農業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機制初探
徐艷玲祁連弟袁曉霞鄔連兵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是指在實施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學校與企業共同協商,確定高職學生人才培養方案、師資培養、安排實習實訓等,實現互利互惠,達到雙贏的目的。本文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設施農業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的機制進行了調查分析,進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總結。
目前,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發展非常有效的途徑,是適應市場、適應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對設施農業技術專業而言,工學結合地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對設施農業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機制的現狀進行初步調查和了解。
1.人才培養模式得以創新
根據專業特點,我院構建了具專業特色的“2.5+ 0.5”培養模式,開展了訂單培養、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成立了設施農業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共同共同組建師資隊伍,制訂授課任務教學評價制度等。
2.提高了教師素質
利用校企合作平臺,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初步建立起了一支高職稱、高學歷學歷的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教學能力、鉆研能力、實操能力、科研研究能力等得以全面發展。
3.實訓基地建設實現多樣化
為加強教師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院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整合校內外資源,組建了多種模式的校內外學習性實訓基地和生產實訓基地。
1.完善管理體系。形成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校企合作管理體系,通過監管和指導,應使學校能夠在校企合作中更多地從企業需要出發,考慮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問題,更加貼近企業生產需要。
2.形成工作機制。形成政府、企業、學校各負其責、相互聯通的工作機制。
3.拓展合作形式。探索實現校企“零對接”合作模式,在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方面應建立由企業主導的專業建設機制,進而開發培訓課程。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可以由企業專家到學校進行階段性全脫產教學,也可以建立校企融合的師資隊伍。在實踐教學方面,應采取引企入校建立實習實訓基地、校企一體化實習教學管理、在企業廠區建立教學區等多種方式進行。
校企合作的最終目標是專業和企業的共同發展,即學校的教育產品是否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學生,推動企業發展,由此保持學校的持續發展,是校企合作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彭新宇.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原則探析.當代教育論壇,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