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敏
遼寧省朝陽縣柳城街道農業服務站
番茄裂果的原因及防治
張秀敏
遼寧省朝陽縣柳城街道農業服務站
2015年,遼寧省朝陽縣的夏播番茄裂果大發生,特別是8、9月份采收的番茄有20%~30%發生裂果,個別的甚至超過40%。裂果番茄的價格是優質番茄一半,同時有些裂果產生后,在潮濕的條件下染病而腐爛,失去商品價值,給農民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筆者在多年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對番茄裂果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摸索出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1.氣候影響
某些品種對當地的氣候,栽培茬口等不適應,種植戶還沒有掌握與該品種相匹配的栽培技術,導致番茄裂果或著色不好。
2.溫度影響
苗期溫度低。在花芽分化期遇到10℃以下低溫,使子房壁細胞發育不全造成裂果。花芽分化期要求適溫是白天18~20℃,夜間為11~15℃,所以在幼苗兩葉期以后最低溫度不能長期低于10℃;另外長期處于超過30℃以上的高溫管理,也是引起裂果的原因之-。同時土壤干旱、夜間溫度低會加重病情的發生。
3.光照及水分的影響
由于在果實發育后期或轉色期遇到強光照射,高溫干旱,特別是久旱后灌大水,使根系生理機能產生障礙,硼的吸收運轉受到妨礙,果肉水分變化過快,容易導致果皮生長與果肉組織的膨大速度不同步,膨壓增大而出現裂果。秋季栽培放風量大,對流風強的棚室裂果重。
4.肥料影響
生長期大量施用氮肥,而磷鉀肥不足或二銨施用過量,而影響鈣硼的吸收和氮磷過量而鉀肥不足也是引起臍部裂果的原因之一。另外農家肥連年大量使用的地塊裂果嚴重,土壤越板結裂果越重。
5.畸形花所致
番茄畸形花花柱開裂或柱頭受到損傷時可出現畸形果。影響花柱開裂的直接原因是開花時缺鈣,一般施用N、K肥過多,影響植株對鈣的吸收。
6.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當
使用時濃度過大,水肥跟不上,引起生理失調而產生裂果;或者在噴花時誤噴到生長點,造成生長點處葉片變細,以后發生裂果的幾率較大。
7.摘心過早
摘心過早會造成養分集中供應到果實而造成裂果。
1.選擇適合于當地氣候、土壤和茬口的抗裂品種
一般選擇果皮厚的中小型品種,采取與該品種相配套的栽培技術。依據番茄品種的不同,采用最適宜的栽培密度,即保證畝保苗數,又使通風、透光良好。
2.加強溫度、光照管理
育苗期,特別是花芽分化期溫度不要過高或者過低。要求在棚內育西紅柿苗時,溫度白天應控制在18~20℃,夜間11~15℃。結果期要控制溫度,白天20~25℃,夜間13~18℃,棚溫高于30℃后,要及時通風降溫,以免出現裂果。整枝打杈要適度,保持植株有茂盛的葉片,避免養分集中供應果實造成裂果。防止強光直射在果皮上。在秋延晚和春提早栽培后期時,不要過早打掉底部葉,可起到為果實遮陰作用。果實在轉色期一定要注意減小對流風的強度。
3.減少農家肥的用量
增加生物有機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結構,為根系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西紅柿施基肥應以生物有機肥為主,輔之施用化肥。前期施用適量氮肥,中后期逐漸增加鉀肥的用量,根據果實生長情況,隨時進行配方的調整。同時葉面應經常補充鈣、硼等微量元素。
4.加強水分管理
防止土壤過干或過濕。在開花前要見干澆水,而花后的果實膨大期,必須保持地面濕潤,嚴防田間積水,水肥供應一定要均勻,避免忽大忽小,忽干忽濕。
5.合理使用激素
棚栽西紅柿在使用保花保果激素時,要根據棚內的溫度,配制合理的濃度,溫度高時,濃度要低,溫度低時,濃度適當提高,杜絕重復點花,減少裂果。
總之,要防止番茄裂果應注意選用適宜當地的皮厚、抗裂的品種,培育壯苗,適時定植,精細整地,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加強棚內溫濕度管理,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有利于減輕裂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