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1949年10月3日,中國與蘇聯建立外交關系。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新中國并與之建交的國家。10月16日,蘇聯首任駐華大使羅申向毛澤東遞交國書。圖為周恩來與羅申大使步入中南海勤政殿
新中國外交事業的創始人和奠基者
從中央外事組到成立外交部
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成立,周恩來任書記。為了更好地建立國際統一戰線,促進抗日戰爭勝利進行,1939年4月,南方局正式成立了對外宣傳小組,1940年12月改稱外事組,受周恩來直接領導。南方局外事組在宣傳中共抗戰立場和主張,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1年1月,蔣介石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國共合作面臨破裂的危險。在皖南事變發生前,周恩來等多次會見美國駐華使館官員,希望美國協助制止國民黨反共降日活動。皖南事變發生后,南方局外事組又利用各種機會同外國記者、外交官聯系,公布事件真相。周恩來還會見了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代表居里和英、美、蘇等國大使,向他們提供國民黨制造摩擦的具體材料,說明蔣介石如不改變目前的反共分裂政策,將會導致中國內戰的擴大,危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英、美、蘇都不贊成中國打內戰,對國民黨政府施加了壓力,迫使蔣介石的反共活動有所收斂。
1944年,美國政府派遣軍事觀察組到延安,這是中國共產黨同外國官方往來的開始,因為觀察組的成員多是美國政府派出的軍官,也有少數美國駐重慶大使館的外交官。一個時期以來,共產黨只同外國記者和左派朋友交往。這次接待美國軍事觀察組是對以往做法的一次突破。
同年8月18日,周恩來草擬了《中央關于外交工作的指示》發往中央各局、辦。《指示》指出:共產黨人辦外交首先必須站穩民族立場,反對在民族問題上存在的排外、懼外和媚外幾種錯誤。要加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要學習人家的長處,善于與人合作。這可能是中共中央最早的關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準備進攻延安,共產黨大隊人馬撤出延安,其中包括從南京、上海等地到延安的外事組和在北平軍調處執行部工作過的外事干部。周恩來擔心,好不容易聚攏的這批外事人才被打散,將來不好找,決定成立個機構,把人才留下來,以滿足勝利后開展外交工作的需要。同年5月,周恩來在山西省臨縣三交鎮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宣布成立中共中央外事組,組長是葉劍英,副組長是王炳南,成員有柯柏年、董越千、章文晉、張香山、凌青、韓敘、曹桂生等20多人,并設有研究、翻譯、新聞三個處。
隨著戰局的發展,解放戰爭進入決戰階段。1948年春,中央外事組隨中央主要機關一起,轉移到河北建屏縣西柏坡村(今屬平山縣)。1949年1月,周恩來第一次給中央外事組作報告,長達兩小時。除講當時的戰場形勢外,其他都是講進城后如何做好外事工作的問題。據凌青回憶,周恩來主要講了兩大問題:一是外事政策方面,強調進城后,涉外工作要為穩定局勢服務。對帝國主義分子和帝國主義國家的人民要加以區分;對原帝國主義國家使、領館外交官,在未和我建交前,均按僑民對待;對外國人的財產要保護,不沒收;對外商企業可以允許營業,但要接受管理。二是外事干部本身應注意事項。周恩來特別強調紀律問題,稱外事干部就是文裝解放軍。外交無小事,外交大權在中央,各地不得擅自行事。后來發展為“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的外事干部基本守則。
1949年9月,周恩來指示時任中央外事組副組長的王炳南負責籌建外交部,提出兩項急需辦理的任務:一是籌劃外交部的組織機構和選調部機關的工作班子;二是選擇外交部的辦公地點。
王炳南物色了三處辦公地點:北洋政府時期的老外交部舊址(外交部街)、舊日本使館館址和六國飯店(東交民巷)。為了慎重起見,周恩來親自到三處看房。雖都不太理想,但為應急,還是選定了老外交部舊址,它由數座德式建筑組成,有東西兩座大門。關于組織機構和選調干部事,按周恩來指示,從軍隊和地方選調了一批文化水平較高,具有豐富斗爭經驗的干部,其中包括不少剛剛走下戰場的高級將領。王炳南迅速擬就了一份組織機構名單上報周恩來:副外長王稼祥、李克農、章漢夫;辦公廳主任王炳南,副主任閻寶航、董越千、賴亞力;蘇聯東歐司司長伍修權,亞洲司司長夏衍(未到任,后由陳家康代),西歐非洲司司長宦鄉,美洲澳洲司司長柯柏年,國際司司長董越千(兼)、副司長龔普生,情報司司長龔澎;政策研究委員會主任周恩來(兼)、副主任喬冠華,條約委員會主任章漢夫(兼);辦公廳下設秘書處、人事處、總務處、機要處、簽證處和禮賓處。
9月30日,周恩來召集各有關單位檢查開國大典的準備情況時宣布,從現在起,中央外事組的工作任務已經完成。從此,我們的外交部就正式開始工作了。
迅速將新中國成立這件大事通知各國
政府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勤政殿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下午3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澤東在公告中說: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開國大典一結束,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長就指示外交部辦公廳主任王炳南馬上派人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并附周恩來外長簽署的《公函》發出。《公函》全文如下:“徑啟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已于本日發表了公告。我現在將這個公告隨函送達閣下,希轉交貴國政府。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世界各國建立正常外交關系是需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周恩來。此致×××,1949年10月1日。”